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原因,怎样保护湿地和恢复湿地

国家林草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我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目前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处、湿地公园1600多处。什么样的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4 19:41:49

国家林草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我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目前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处、湿地公园1600多处。什么样的区域可以称之为湿地?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在湿地中生存?湿地何以被称为“大地之肾”?保护湿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一问到底。

先来看看,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叫做湿地呢?

什么是湿地?湿地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吗?

对于什么是湿地,大家众说纷纭。长江、黄河等河湖水体算不算湿地?湿地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徐世球:湿地,顾名思义,潮湿的地方。实际上湿地包含了陆地上所有的水体,甚至还包含了低洼地方比较潮湿的区域,再加上海洋低潮的时候,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也就是说陆地上所有的水加上海洋的一部分,都叫湿地。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长江肯定是湿地,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全都是湿地。人工水库也都是湿地。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徐世球:主要是五个方面的类型,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滨海湿地,最后是人工湿地。中国的湿地面积大概就是66万平方公里的样子,它占国土面积7%左右,在世界上排在第4位,亚洲排在第1位。

数万候鸟越冬 网湖湿地如何成为候鸟天堂?

一说到湿地,很多朋友马上就会联想到候鸟。眼下,随着气温下降,正有大批南迁候鸟飞抵长江流域越冬。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已经迎来了30多种3万多只越冬候鸟。今年这里还首次监测到了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枕鹤。鸟儿们在网湖湿地过得怎么样呢?

这些灰色的大型珍禽就是白枕鹤,它们有着标志性的红色面颊,以及白色的脖颈枕部,体色鲜明,体态优雅,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物种。据悉,白枕鹤的全球种群数量约为5000只,中国约有3000只,占总数的70%。眼前这一群白枕鹤共有10只,它们结伴而行,时而在滩涂上悠闲觅食,时而又振翅于高空翱翔。此外,同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的东方白鹳,也如期抵达。这些珍稀候鸟的到来,让保护人员格外惊喜。

湖北省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郑和松:极濒危的物种,对环境的要求又特别严格,要求我们有一个丰富的一个食源,有一个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那么它的到来就说明我们这个环境有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明显的改善。

与此同时,豆雁、白琵鹭、小天鹅、反嘴鹬等大批越冬候鸟也已抵达,它们在网湖的山水林草间自由栖息。据监测,目前网湖湿地已有越冬候鸟30多种,数量超过3万只,不少候鸟种群比往年同期大幅增加。

湖北省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郑和松:像普通鸬鹚,我们去年这个时候只有七八百只,现在有一千六七百只,像我们针尾鸭的数量变化更大,它以前一般我们发现最大的种群只有一百多只,但是从今年的水鸟调查的过程中就发现针尾鸭有一千七百多只。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201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近年来,这里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体水质逐年改善,越冬鸟类种群数量稳步上升。眼下,保护区更加强了监测力度,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候鸟安全越冬。

湖北省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郑和松:为了满足这些精灵们的需求,我们一个就是留地,通过降低水位,裸露滩涂,提供更大的栖息地;第二个就是留粮,通过对我们一些粮食种植户,包括一些鱼塘的养殖户进行宣传,让他们在收割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多留一些食物,在鱼塘收获的时候尽量不要干塘,留一些小鱼小虾放在塘里增加它们候鸟的食物来源。

夜观“候鸟天堂” 沉湖湿地夜间是何景象?

湿地是鸟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的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现有动物资源561种,其中鸟类277种。今年初,这里监测到的鸟类数量达到了8.5万只。看惯了白天鸟儿们或漫步或飞翔或觅食,夜幕降临,它们又在做些什么?除了鸟类,还有哪些动物在湿地中生活呢?

沉湖湿地不仅有丰富的珍稀鸟类,还有底栖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在此和谐共生。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 冯江:比如说我们保护区的一些河麂,就是獐子,和野猪,这些大型兽类我们是经常碰到的。

去年,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了一次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活动,在野外布设了80台红外相机,记录下了不少可爱动物的“本色演出”。傍晚时分,健康活泼的小河麂在妈妈面前蹦跳撒欢。夜幕降临,落单的河麂和野猪在茂密的芦苇丛中穿行。

不同于白日秋光中的万鸟翔集,入夜后的沉湖湿地一片静谧,翩然翱翔的“湿地舞者”已悄然隐入夜色。从七壕保护站出发,夜视镜头时刻保持着安全飞行距离,以更广阔的高空视角,徐徐寻觅它们的踪迹。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方瑛:对鸟类夜间活动的研究,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去修复我们的湿地,有针对性地制定巡护管理、保护措施以及科研都有很积极的作用,使鸟类能够有更好的一种生活环境,在我们这里能够安心越冬,甚至于留下来成为我们这里的“留鸟”。

湿地有何重要作用?如何保护湿地?

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我国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为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湿地有何重要作用?保护湿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还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徐世球:比如说海边的红树林湿地,它就有效地能够防止海浪的功能。如果说沙漠边上也有类似湿地,那它具有这个防沙功能。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森林、湿地。湿地叫“大地之肾”。肾是干什么用的?肾是排毒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能够促进保证新陈代谢,既然湿地叫“大地之肾”,它也具有强大的这方面的功能,为地球排毒。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文宣:塑料的包装乱丢,会污染水质,现在第一从这方面开始,特别是从小孩子开始,提倡他们保护、爱护自然,爱护水生生物。不要乱放生,特别是一些外来物种。我们长江现在有十几种外来物种,对本地的物种造成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很重要的。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自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非法捕杀行为,合理种植保水植物,保证微生物种群的正常代谢。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主要是不能超过湿地对污染物的承受负荷。适当补水,保持湿地的正常水环境 特别是在结冰期和枯水期。开发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湿地。

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速度。造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制条件。摸清家底,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理顺关系,协调管理,综合治理。积极引导湿地周边群众参与湿地管理。 保护动物,控制非法捕杀行为 保护水源,避免其被污染 

保护湿地的措施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湿地的 措施

  1 法律手段

  法律是最有力最强制的措施,湿地治理也应做到有法可依,为了防止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湿地立法刻不容缓,通过有关法律程序,如民事、刑事等等来进行湿地保护,加快湿地保护方面立法步伐。

  2 行政手段

  制定有关行政部门的湿地保护政策,在湿地生态管理中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湿地监控和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湿地进行长年的追踪测定和调控,并且强制执行湿地保护政策,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 湿地污染要防治、治理统筹兼顾

  湿地管理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湿地污染主要来自工农业的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要严格加强对城市排污场所的管理。严禁在湿地附近进行大型农业生产、建设重污染工业园,已建的工业基地要强行迁走。对已经污染的湿地,通过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对退化或者消失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或者重建,逐步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功能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最终达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状态。严格做到治理和防治统筹兼顾。

  4 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开发先进的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做到高效治理,低成本治理。贯彻执行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来解决湿地结构可持续性、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5 宣传 教育 方面

  实施湿地保护教育,普及湿地知识,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群众参加到湿地保护中来。

  我国的湿地保护措施虽然很全面,但是一些细小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不然还是会影响到湿地的安全的。我国湿地破坏主要是在持续大量开垦和不合理开发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环境恶化,盲目排干湿地、过度取水调水、排污等,导致湿地功能退化甚至丧失。掠夺性开发利用湿地野生生物资源,引起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加速。要想彻底的做到湿地不受破坏是难上加难的。我们只有提高了人们的素质,让每个人都意识到湿地对我的的生活我们的栖息地是多么的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湿地的破坏,要开发出新资源来替代湿地里的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做到这步还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做到减少破坏。从而得到更完善的保护。并且要更健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对耕地和粮食的巨大需求迫使人们对湿地排水造田、围湖造田,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们无节制地向江湖湿地排放废污水,使湿地生态和服务功能退化,湿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主要问题有:

  1.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湿地被开垦为农田或作 其它 用途,围埂造田、兴建码头,湿地植被被破坏,生态功能衰退,鱼类等水生生物丧失了栖息生存的空间与繁衍的场所,湿地自身的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退。

  2. 生物多样性受损: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获、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表现在鱼类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

  3.污染加剧、环境恶化:湿地被肆意侵占,并常成为沿江建筑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泄区和承泄地,污染在不断加剧、环境在不断恶化。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国湿地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受到不同

  程度的高营养化污染危害,仅长江水系每年承载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达一百二十多亿吨。

  4. 湿地保护区域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我国湿地总面积约占全世界的13%左右,但是我国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数量,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保护的重点仅限于狭义的湖泊沼泽湿地,没有将与湖密切联系河流水系湿地作为保护的重点。

  5. 湿地作为公共资源,其产权和边界不清,各地区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都以不同方式向湿地索取资源或效益,缺乏科学的公共资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湿地的含义

  狭义: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公约》中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同时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源不超过6 米的沿岸带水区。

  湿地的生态功能

  1.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

  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除少数来自地下水源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湿地,同时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但更重要的是湿地具有调节径流、控制洪水的生态功能,对区域防洪,抗旱和减灾,维持区域水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湿地中的沼泽,由于土壤结构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但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在丰水期将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储存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发生洪水灾害,同时又能保证在缺水期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2.对环境污染的调控作用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湿地后,通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转换,水中污染物可被储存、沉积、分解或转化,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据估算,在湿地水生植物体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水中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水葫莲、香蒲和芦苇都能有效吸收水中有毒物质,并成功地用来处理含有毒物质的污水。

  3、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并且有很多物种是中国所特有的,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亚洲 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5%;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中国位于澳大利亚-东亚,印度-中亚迁徙水禽飞行路线中,每年有200种、数百万只迁徙水禽在中国湿地中停歇和繁殖,有的湿地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白枕鹤占世界60%、天鹅占世界50%。

  4.湿地具有极高的生物生产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