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长期关心青少年权益及健康成长,关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建设,并持续追踪报道背后的产业及合规议题。
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也即将是修订后的《中
编者按:
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长期关心青少年权益及健康成长,关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建设,并持续追踪报道背后的产业及合规议题。
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也即将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一周年整,我们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系列报道及报告。基于去年《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1)》相同的样本,升级指标,特别加测租、买号测评,再次以第三方视角研判国内主流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建设。
在本专题系列报道的第二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事前”环节,从用户进入游戏前是否要求实名认证以及实名认证后身份为未成年人时是否让监护人参与其游戏行为监督这两个维度,对20款手游进行深入测评。
在进入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前,每个玩家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完成实名认证。
这一机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国家新闻出版署便制订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要被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可见,实名认证是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身份验证关卡。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次测评过程中,20款手游均在游戏开始前弹窗了实名认证环节,要求用户正确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后方可进入游戏。此外,受测手游中的游客模式也均不可用或已被取消。
然而,与2021年的测评结果相比,各游戏公司在推进防沉迷系统下家长参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监督方面仍无明显的进步。在受测的20款游戏中,仅有《王者荣耀》和《迷你世界》两款游戏就家长监督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方面设计了相应的机制。
《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得分一览
实名认证:游客模式均不可用或已取消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游戏内实名认证环节是否落实愈加重视。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除了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做出进一步限制,其中第二条亦明确指出,游戏企业应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基于以上条例,研究员将用户进入这20款游戏前是否会出现实名认证弹窗作为本次测评的第一个维度。
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所有手游APP在用户正式进入游戏前,都会弹窗实名认证窗口,要求用户在游戏开始前填写真实姓名以及身份证号。
(图说:例如手游《阴阳师》要求用户填写姓名、国家/地区及身份证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测评中,莉莉丝旗下手游《剑与远征》曾存在长时间游玩后也未弹窗实名认证的情况。而在今年的测评过程中,研究员在进入《剑与远征》的游戏主界面时便被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后方可游玩,否则只能退出游戏。在实名认证系统建设方面,《剑与远征》进步明显。
《剑与远征》在游戏主界面便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除了要求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外,令人惊喜的是,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在这一认证环节中,考虑到了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完整输入,设计了“向家长求助”功能。研究员点击该功能后,即可获得一个网址,未成年人可直接发送给监护人填写。
在《迷你世界》的实名认证环节,未成年人可向选择“向家长求助”功能
此外,受测的20款游戏中提供的游客模式均已取消或不可用。比如《王者荣耀》的界面上虽然仍然存在“游客模式”的选项,但在点击后,系统便会进一步提示:“腾讯成长守护提醒你:根据国家防沉迷通知的相关要求和腾讯最新强化的防沉迷策略,游戏将不再支持游客模式登录,建议您使用QQ、微信账号登录进行游戏。”
《王者荣耀》已不支持游客模式
家长监督:仅《王者荣耀》要求关联监护人信息
在网络游戏防沉迷环节中,家长监督也是不可缺位的一项关键环节。
相关政策法规中也明确了家长在网游防沉迷中所扮演的守护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中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此外,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为了强调家长监督的重要性,2021年9月,由游戏工委联合213家游戏企业发布的《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中指出,各类单机、主机游戏要同步内设防沉迷设置和家长监护系统,在下载、购买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身份实名认证。
本次测评结果显示,当游戏玩家的身份被认证为未成年人之后,20款手游均提示进入了防沉迷系统或不开放18岁以下的玩家游玩。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本次测评的过程中,仅腾讯旗下《王者荣耀》1款游戏在未成年人实名认证环节结束后需通知监护人或家长,其余19款游戏并未就监护人或家长监督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方面设计相应机制。
在完成《王者荣耀》的实名认证部分,用户实名认证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后,系统将会提示需要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包括监护人的出生年月、手机号等信息,腾讯方将以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获取监护人同意。
《王者荣耀》提示需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
回顾2021年的相关测评结果,彼时也仅有《王者荣耀》一款游戏需在实名认证环节要求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如何推动在防沉迷系统下,家长进一步参与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监督,也是游戏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合规建议: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后可补充要求关联家长信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的大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游戏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及监护人的及时参与。
然而,从本次防沉迷系统“事前”环节的测评结果来看,除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和腾讯旗下《王者荣耀》外受测的大多数手游都未设置家长参与的环节,家长若需要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或需要通过游戏企业提供的外部监督平台或APP才能实现。
如家长可在米哈游成长关爱平台中添加孩子的账号
基于以上测评结果,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游戏企业可以在未成年人用户完成游戏内的实名认证流程之后,可以在随后的环节加设“补充监护人”信息的环节,有助于监护人更加便捷地监督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不过,从平台公司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环节的增设,就会在身份证信息之外,需额外储存监护人的手机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如何保证这一部分的数据合规,需要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及公司内规章制度进行研判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员在测评过程中还注意到,在本次测评中,除大厂外,中小游戏企业也可以在未成年人保护上,增加一些功能的巧思。比如在实名认证环节,《迷你世界》为了鼓励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并继续游戏,会给予用户相应的道具奖励。此外,还预判到一些低年龄的游戏玩家,可能在填写身份证信息的时候会遇到困难,进一步提供了向家长求助的功能。
因此,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广大游戏公司除了追赶技术,如在最高等级的合规处理升级人脸识别技术之外,在加强防沉迷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用户进入游戏前,设置一些简单的运营技巧,比如增送游戏内道具等,鼓励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在设计游戏产品时,也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使用体验,令未成年人用户主动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引导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游戏互动。
测评补充说明
测评时间:2022 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5 日
APP所测版本:
5月30日,我们将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报告(2022)》系列报道第三篇,重点关注防沉迷系统的“事中”环节,游戏公司是否严格落实了防沉迷模式中的时间限制和充值限额?欢迎持续关注。
出品: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数字娱乐课题组
策划:曹金良
统筹:诸未静
测评员: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报告撰写: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设计总监:林军明
设计师:林潢、吴颖文、徐晖
【回顾: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结果出炉】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李凯琳
编者按:
正值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也即将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一周年整,我们推出《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2)》系列报道及报告。基于去年《20款手游APP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2021)》相同的样本,升级指标,特别加测租、买号测评,再次以第三方视角研判国内主流 游戏 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建设。
在进入丰富多彩的 游戏 世界前,每个玩家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完成实名认证。
这一机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国家新闻出版署便制订了《网络 游戏 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要被纳入网络 游戏 防沉迷系统。可见,实名认证是网络 游戏 防沉迷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身份验证关卡。
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次测评过程中 ,20款手游均在 游戏 开始前弹窗了实名认证环节, 要求用户正确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后方可进入 游戏 。此外,受测手游中的游客模式也均不可用或已被取消。
然而,与2021年的测评结果相比,各 游戏 公司在推进防沉迷系统下家长参与未成年人 游戏 行为的监督方面仍无明显的进步。在受测的20款 游戏 中,仅有《王者荣耀》和《迷你世界》两款 游戏 就家长监督未成年人 游戏 行为方面设计了相应的机制。
实名认证: 游客模式均不可用或已取消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 游戏 内实名认证环节是否落实愈加重视。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游戏 的通知》除了对未成年人的 游戏 时间做出进一步限制,其中第二条亦明确指出, 游戏 企业应严格落实网络 游戏 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 游戏 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 游戏 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 游戏 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 游戏 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 游戏 ,网络 游戏 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 游戏 服务。
基于以上条例,研究员将用户进入这20款 游戏 前是否会出现实名认证弹窗作为本次测评的第一个维度。
结果显示,本次测试的所有手游APP在用户正式进入 游戏 前,都会弹窗实名认证窗口,要求用户在 游戏 开始前填写真实姓名以及身份证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的测评中,莉莉丝旗下手游《剑与远征》曾存在长时间游玩后也未弹窗实名认证的情况。而在今年的测评过程中,研究员在进入《剑与远征》的 游戏 主界面时便被要求进行实名认证后方可游玩,否则只能退出 游戏 。在实名认证系统建设方面,《剑与远征》进步明显。
除了要求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外,令人惊喜的是,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在这一认证环节中,考虑到了年龄较小的未成年人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姓名、身份证号码的完整输入,设计了 “向家长求助” 功能。研究员点击该功能后,即可获得一个网址,未成年人可直接发送给监护人填写。
此外, 受测的20款 游戏 中提供的游客模式均已取消或不可用。 比如《王者荣耀》的界面上虽然仍然存在“游客模式”的选项,但在点击后,系统便会进一步提示:“腾讯成长守护提醒你:根据国家防沉迷通知的相关要求和腾讯最新强化的防沉迷策略, 游戏 将不再支持游客模式登录,建议您使用QQ、微信账号登录进行 游戏 。”
家长监督: 仅《王者荣耀》要求关联监护人信息
在网络 游戏 防沉迷环节中,家长监督也是不可缺位的一项关键环节。
相关政策法规中也明确了家长在网游防沉迷中所扮演的守护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中明确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此外,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 健康 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为了强调家长监督的重要性,2021年9月,由 游戏 工委联合213家 游戏 企业发布的《网络 游戏 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中指出,各类单机、主机 游戏 要同步内设防沉迷设置和家长监护系统,在下载、购买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身份实名认证。
在完成《王者荣耀》的实名认证部分,用户实名认证为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之后,系统将会提示需要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包括监护人的出生年月、手机号等信息,腾讯方将以发送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获取监护人同意。
回顾2021年的相关测评结果,彼时也仅有《王者荣耀》一款 游戏 需在实名认证环节要求关联监护人相关信息。如何推动在防沉迷系统下,家长进一步参与未成年人 游戏 行为的监督,也是 游戏 公司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合规建议:实名认证为未成年人后可补充要求关联家长信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网络 游戏 未成年人保护的大环境建设,不仅需要 游戏 企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及监护人的及时参与。
然而,从本次防沉迷系统“事前”环节的测评结果来看,除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和腾讯旗下《王者荣耀》外受测的大多数手游都未设置家长参与的环节,家长若需要了解孩子的 游戏 行为,或需要通过 游戏 企业提供的外部监督平台或APP才能实现。
基于以上测评结果,南财合规 科技 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 游戏 企业可以在未成年人用户完成 游戏 内的实名认证流程之后,可以在随后的环节加设“补充监护人”信息的环节,有助于监护人更加便捷地监督未成年人的 游戏 行为。
不过,从平台公司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环节的增设,就会在身份证信息之外,需额外储存监护人的手机和出生年月等信息。如何保证这一部分的数据合规,需要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及公司内规章制度进行研判处理。
因此,南财合规 科技 研究院数娱小组建议,广大 游戏 公司除了追赶技术,如在最高等级的合规处理升级人脸识别技术之外,在加强防沉迷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用户进入 游戏 前,设置一些简单的运营技巧,比如增送 游戏 内道具等,鼓励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在设计 游戏 产品时,也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使用体验,令未成年人用户主动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引导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 游戏 互动。
测评补充说明
测评时间:2022 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5 日
APP所测版本:
出品:南财合规 科技 研究院数字 娱乐 课题组
策划:曹金良
统筹:诸未静
测评员: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报告撰写:诸未静、蔡姝越、吴立洋、吴峰(实习生)
设计总监:林军明
设计师:林潢、吴颖文、徐晖
【回顾: 20款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测评结果出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