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跌出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怎么样

回归25年来,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多次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疫情冲击,金融业实现蓬勃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全球前三,在推动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1 06:34:10

回归25年来,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多次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疫情冲击,金融业实现蓬勃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全球前三,在推动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发挥积极、独特的作用。来看香港回归25周年系列报道——

中国银行在1994年发行的首批港元钞票,对不少香港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发钞对于香港顺利回归的非凡意义,却不是人人都知晓。

中国银行在1994年5月1日成功发行第一批港元钞票,成为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香港唯一一家中资发钞行。

中银香港总裁 孙煜:

我们在香港回归前发行钞票, 体现了对香港未来前途的信心,对于香港平稳过渡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也彰显了中国银行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地位、实力和信誉。另一方面,按照香港银行公会章程,具备发钞行地位是担任该公会主席行的先决条件。

成为发钞行后不久,中银香港也顺理成章成为香港银行公会三大主席行之一。成为三大主席行之一就能够使得中银香港在业界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能代表中资银行发出声音,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民排队要现钞的热烈场景被永远定格,显示出的不仅是对香港回归的信心,更是对祖国的强烈归属感。

28年来,中银香港先后发行了4款不同系列的港元钞票。虽然样式图案不同,但钞票正面中银大厦的图案却始终不变。

中银香港总裁 孙煜:

在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达成共识之际,港澳中银集团宣布兴建新的中银大厦,这也是以实际行动来显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中银大厦建成后,成为香港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

回归以来,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香港平稳渡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8、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

而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香港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而作为香港唯一一间人民币清算行,经中银香港处理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清算量占到全球清算量的75%。

中银香港总裁 孙煜:

香港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又是中国内地与世界经贸往来、双向投资的枢纽,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对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高至关重要,也是不能错过的机遇。

2004年,中银香港率先开始为客户提供离岸人民币的外汇报价服务,之后香港的其他同业也纷纷跟进参与,共同建立起今天的CNH的外汇交易市场。2010年, 中银香港代理第一笔香港企业发行点心债,将点心债发行人从境内机构逐渐拓展到全球,推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所谓点心债市场,迈向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股票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相继通车,互联互通机制开启了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时代。

中资金融机构在跨区域金融合作、物理渠道、系统建设等方面,对香港金融中心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中银香港总裁 孙煜:

中银香港作为人民币清算行,在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跨境互联互通项目上深度参与了前期方案讨论、承担了多项重要职能。

互联互通是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良好互动的一个缩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及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中,不断获得机会、完善功能、发展壮大,确立了与内地经济休戚与共的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特色。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为香港金融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中银香港总裁 孙煜:

从香港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香港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行业,展现出极大的韧性,未来更是充满希望。

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等一系列战略规划都赋予了香港重要角色。

“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也使香港享有联通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地位,金融业作为香港核心的竞争力依然明显,香港对于金融机构仍具极强的吸引力。

回归25年来,香港银行存款总额增加超过4倍,股票市场总市值更增长了不止10倍,这一切都说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巩固。

来源:凤凰卫视金小菲 香港报道

编辑:王二丫

香港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因为香港的发展和内地有关。

香港岛位于中环金融街8号,是香港著名的地标国际金融中心。它面对维多利亚港,见证了香港在国际经济中发生的深刻变化。自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成就之一就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根据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已超过新加坡和东京,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它在纽约和伦敦也被称为纽波特,如果说100年前,香港的金融业依赖贸易和外汇。近几十年来,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与内地密不可分。

不论上市数目或市值,内地企业在香港股票市场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香港与内地金融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资本涌入香港,希望以此来开拓内地市场。同时,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香港融资的帮助。内地的开放使香港成为中国和世界之间的桥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彦生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采访时说,香港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腹地是香港。内地为香港的金融市场,金融供应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内地对香港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在1980年代初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吸引了许多香港公司在珠三角地区投资并建立工厂来加工材料。随着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红筹股和H股已出现。

红筹股通常是指在香港注册, H股是指在香港直接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1992年,香港股市迎来了第一只红筹股,招商局下的油漆生产公司海虹集团,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 1993年,第一家H股青岛啤酒也在香港上市。随着中国鼓励中资企业向海外扩张,香港股市迎来了红筹股和H股的热潮。分析人士指出,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香港的大中型公司基本上已经上市,甚至将香港股票市场变成了备受批评的房地产市场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无疑改变了香港股市的命运。

香港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金融中心的本质,就是钱在那里
比如香港,新加坡,因为是物流中心,大量的现金流。上海,全长江流域的贸易都在那里,后来辛丑条约的钱都是从上海走的。而本质来说,上海和香港的金融崛起,是伴随着英国鸦片的进入。英国鸦片掠夺的财富都在上海和香港,也诞生了汇丰银行(HSBC),也就是上海和香港银行集团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当时上海的首富沙逊家族,现在香港控制汇丰的董事,都是当年的鸦片大贩子。
英属印度当时的金融中心,其实是在加尔各答,也就是恒河的入海口,鸦片,黄麻等在当地交易。孟买的崛起,是因为棉花的贸易。不过随着印度独立,中国独立,旧有的鸦片贸易不见了,自然就不存在什么金融中心了。中国以前的金融中心,是在山西,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大量的贸易通过山西运往恰克图,然后通过俄罗斯去欧洲,有了大量的钱,自然就会有对钱的管理的需要。后来洋人入侵,山西人完蛋。直到民国期间,山西的金融依然实力强大。
人类历史金融中心的兴衰是常态,随着贸易路线的开辟就会诞生金融中心,随着贸易的衰落金融中心就会离开。威尼斯当年是全欧洲的金融中心,吕贝克是波罗的海的金融中心,现在都被大西洋航线的伦敦阿姆斯特丹取代了。美国一开始的金融中心在波士顿和费城,而因为伊利运河的崛起,纽约芝加哥变成了金融中心。
如果真正的丝绸之路开辟,香港新加坡这样的物流中心被大陆城市取代是很快的事情,很快就会衰落。跟什么民主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