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怎么转化维生素D3,怎样科学的补充维生素d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最新发表一篇生物技术研究论文称,番茄经过工程改造后能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3的前体维生素D3原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3:02:26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植物》最新发表一篇生物技术研究论文称,番茄经过工程改造后能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3的前体维生素D3原,其方式是阻断通常能让维生素D3转化成胆固醇的一种酶的作用。这种番茄或能成为维生素D3的一个新的膳食来源,提供潜在的健康益处。

该论文介绍,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一大主要健康问题,影响着全世界约10亿人,会增加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的发病风险。虽然阳光照射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3,但这种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我们的饮食。然而维生素D3的膳食来源十分有限,尤其是植物来源。

论文通讯作者、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凯西·马丁(Cathie Martin)和同事及国际同行合作,他们编辑了番茄中编码一种酶(7-脱氢胆固醇)的一个基因,这种酶通常能将维生素D3原转化成胆固醇。通过编辑该基因,他们阻断了这个通路,从而让番茄的果实和叶片中大量积聚维生素D3原,同时不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或产量。之后,维生素D3原经过紫外线B处理能转化成维生素D3,或是在紫外线B照射下被人体用来合成维生素D3。

论文作者发现,一个番茄果实中的维生素D3原的含量,如果转化成维生素D3,相当于两个中型鸡蛋或是28克金枪鱼的水平。他们指出,食用这种番茄果实或有助于达到儿童和成人的每日维生素D3摄入要求。

《自然-植物》同期发表比利时根特大学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最新研究的这种策略或启发对作物工程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提高植物中维生素D3的含量。(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吃番茄补充维生素D?基因编辑技术来帮忙

Nature Plants——[15.793]

① 番茄的叶子和未成熟果实中存在一定量的7-脱氢胆固醇(7-DHC),7-DHC还原酶(Sl7-DR2)将7-DHC合成为胆固醇,最后用于合成α-番茄碱;②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编码Sl7-DR2的基因可显著增加番茄叶子和未成熟果实中7-DHC水平,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③ Sl7-DR2突变体的成熟果实相比未成熟果实,7-DHC水平较低,但仍然足够高,用UVB照射植株可将7-DHC转化为维生素D3,一个番茄中的维生素D3含量相当于两个鸡蛋或28克金枪鱼。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9.028]

① 纳入48名 健康 志愿者,进行5天的“摄入塑料包装的热汤”的饮食干预;②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期间的尿液邻苯二甲酸盐代谢产物水平显著升高,MMP、MBP、MIBP及总邻苯二甲酸盐代谢产物分别增加了71.6%、41.8%、38.8%及29.8%;③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IL-1β、IL-4及TNF-α的mRNA水平分别增加了19.0%、21.5%及25.0%,而IL-6及IFN-γ的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24.2%及32.9%;④ 部分邻苯二甲酸盐与IL-8、TNF-α及IL-10的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Carbohydrate Polymers——[9.381]

① 从日本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中提取得到Mw=5.1 kDa、主链为1,3-Fuc的岩藻聚糖J2H ,并进行表征;② 口服J2H可有效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血糖代谢功能障碍、血脂异常和肠道微生物群失调;③ J2H富集了至少四种具有海藻糖胶降解潜力的肠道细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Bacteroides sartorii)和产酸拟杆菌(Bacteroides acidifaciens);④ J2H具有抵御肥胖的潜力,其益生的褐藻糖胶降解菌可能是其减肥活性的重要原因。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Critical Care——[9.097]

① 纳入1172名危重症患者评估ICU的营养治疗及其对临床结果的重要性;② 在ICU的时间平均为10天,74%的患者脱离呼吸机,而24%在90天内死亡;③ 所有患者日平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分别为15.9kcal/kg和0.7g/kg,分别是ESPEN指南推荐能量与蛋白质的83%和65%;④ 每日适量的摄入(热量10-20kcal/kg,蛋白质0.8-1.2g/kg)与脱离呼吸机的概率较高相关且死亡风险较低;⑤ 没有证据表明高热量或高蛋白质摄入与更好的临床结果有关。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Nutrition Reviews——[7.11]

① 纳入17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总结补充膳食多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肾、炎症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② 多数研究使用大豆蛋白或豆奶(5项研究,每天0.5-1g/kg的大豆蛋白或240mL豆奶)或姜黄素(5项研究,每天80-1500mg)作为干预手段;③ 补充膳食多酚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7项研究)、蛋白尿(5项研究)及血清丙二醛水平(5项研究),并显著增加肾小球滤过率(7项研究);④ 研究偏倚风险高,证据质量低或极低。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EBioMedicine——[8.143]

① 纳入28名接受生酮饮食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儿童,收集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粪便及血清样本;② 在生酮饮食干预期间,肠道菌群组成及血清炎症标志物发生显著变化;③ 特定的双歧杆菌物种(长双歧杆菌与短双歧杆菌)与血清TNF水平相关;④ 相比于对生酮饮食不应答的儿童,对生酮饮食应答(癫痫发作频率降低)的儿童的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及血清TN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⑤ 鉴定出于对生酮饮食应答相关的肠道菌群-免疫系统互作特征。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7.196]

① 纳入12项亚洲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共248050名男性和280454名女性,总结咖啡及茶的摄入与死亡率的关联;② 咖啡摄入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均呈负相关,与不喝咖啡者相比,每天至少喝5杯咖啡的男性和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4%和28%;③ 绿茶摄入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及其它原因死亡率均呈负相关,但与癌症死亡率无显著关联,与不喝绿茶者相比,每天至少喝5杯绿茶的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降低了21%及22%。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045]

① 纳入77437名参与者(有 健康 意识且多为素食者),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评估超加工食品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情况,随访期间共发生9293例死亡;② 超加工食品和动物性食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证据;③ 大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相关(摄入最高者 vs. 摄入最低者,HR=1.14);④ 动物性食物(肉类、乳制品、鸡蛋)的摄入与全因死亡率无关,但较高的红肉摄入量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相关(摄入最高者 vs. 摄入最低者,HR=1.14)。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Food Microbiology——[5.516]

① 藜麦可以减轻高脂膳食小鼠肥胖症状,改善其糖脂代谢;② 藜麦调节结肠菌群,并主要调节拟杆菌、放线菌、脱硫弧菌属 ,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以及布劳特氏菌属丰度;③ 同时,藜麦可以上调结肠、大脑的TGR5以及结肠、肝脏、大脑的GLP-1;④ 但是,藜麦降低结肠、肝脏部位的TLR4以及肝脏、血液中的内质网压力和氧化压力的生物标志物;⑤ 此外,藜麦增加肠道和大脑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⑥ 因此,藜麦可以通过菌群-肠-脑-肝互作轴途径有效减肥。

【主编评语】

【原文信息】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临床营养陈彬林,aluba,xinyan,Rustypotatis,Bingbing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28 | 9文聚焦:吃进去的微塑料对 健康 有害吗?

05-27 | 今日Science连发6文:菌群如何“支撑全身的 健康 和自豪”

05-26 | 今日Nature:新方法!挖掘未知肠菌蛋白,助力疾病研究

05-25 | Immunity聚焦:19页综述详解肠道抗病毒免疫

05-24 | 破解“验菌识病”大难题,赵方庆团队NCS报道方法突破

05-23 | 46.8分综述讲透:幽门螺杆菌如何扰乱免疫促胃癌

05-22 | 炎症性肠病如何“食疗”?《自然·综述》详解

05-21 | Cell子刊警示:长期使用抗生素,损肠道免疫,促真菌感染

05-20 | 张正骁等Microbiome突破!助力膳食纤维个性化应用

05-19 | 禁食如何影响肌肉干细胞?Cell子刊揭示“双刃剑”效应

如何快速补充维生素D3?

维生素D3不同于其它的维生素,可以在很多的食物中找到,而维生素D3只在极少数的天然的食物中存在,多数是通过吸收阳光获得,不过因为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能够储存在体内,所以也就不用像水溶性维生素那样担心从食物中摄取得太少了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维生素D3对维护多个器官系统很重要,但主要负责骨骼健康。人体获得维他命D3后会将其转变成一种荷尔蒙。

维生素D3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阳光、天然的食物和维生素D3的强化食品。
1.阳光:维生素D3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不过诸如受季节、空气状况、使用防晒霜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维生素D的合成。
2.天然食物来源:含维生素D3天然食物比较少,最丰富的食品包括鳕鱼肝油,蘑菇,鲑鱼,鲭鱼,沙丁鱼,金枪鱼,还有鱼肝油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3,不过天然的鱼肝油的味道有大多数人是受不了的。
3.维生素D的强化食品:因为维生素D3天然食物来源比较少,所以维生素D3另一个主要的来源则是从强化食品中获得的。富含为维生素D3强化食品有牛奶、橙汁、谷物、糕点、面包、饼干、干酪、人造奶油等。
4.如每100克鳕鱼、比目钱及剑钱肝中分别含维生素D3200~750微克、500~10000微克、25000微克。其他如鲱鱼、鲑鱼、沙丁钽及鲳鲸等含有少量;禽畜肝脏、蛋类和奶类也是含有少量,每100克含量在100微克以下。,在一般情况下,单靠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3是不容易的,所以通过日光浴在体合成维生素D3是一个别重要途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