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arm MDK是MCU/embedded方向的热门开发工具,它集成了开发环境、调试器和C/C++编译器。它具有丰富的元件,广泛应用于arm cortex-m架构芯片中。接下来,本文介绍如何使用这个工
Keiarm MDK是MCU/embedded方向的热门开发工具,它集成了开发环境、调试器和C/C++编译器。它具有丰富的元件,广泛应用于arm cortex-m架构芯片中。接下来,本文介绍如何使用这个工具进行开发。
1安装芯片补丁。打开Keil并单击以下位置安装项目中使用的芯片的补丁
2个新建设项目在keil中创建新项目,如图所示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项目中使用的芯片。
为项目添加项目代码文件。
3配置工程点击下面的图标,打开项目配置界面。
如下图所示配置项目界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看看每个选项卡的功能。
3.1装置设备Device用于选择项目中使用的MCU,可以通过搜索框或列表进行搜索。
3.2目标目标选项卡主要关注ARM编译器的版本以及是否使用MicroLIB。MicroLIB对C库进行了高度优化,使代码非常小,功能比默认的C库少,一般和printf有关。例如,其他的IROM/IRAM属于所用芯片的特性,并且可以缺省设置。
3.3输出输出输出页签用于配置输出文件的相关信息。支持可执行文件和静态库文件的输出,只能选择一个。具体信息如下
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配置输出文件所在的路径Name of Executable:输出文件名Debug Information:输出调试信息Create HEX File:输出hex可执行文件Browse Information:输出浏览信息,勾选上这个才能使用go to definition of功能,进行代码跳转。Create Library:输出静态库
3.4清单列表清单选项卡主要用于生成代码细节的映射文件,以供以后的代码分析使用。
3.5用户用户页签主要用于用户执行自己的脚本命令,比如复制文件。编译C/C++文件前(编辑前运行用户程序)、编译前/重建前(编译前运行用户程序)和编译后/重建后(编译后运行用户程序)只是执行时间的区别,只有编译后/重建常用。
有条件地运行“生成后”:生成/重建后的执行条件;Beewhen Complete:编译后发出声音;开始调试:启动调试器
3.6 C/C++C/C++页签主要配置C/C++的编译参数,极其重要。
预处理器符号:预定义函数,相当于全局定义#define,相当于GCC中的-D编译选项语言/代码生成:可以理解为编译过程中的一个编译选项,初学者一般不需要太在意。
包含路径:包含路径是指定我们项目中使用的头文件的位置,这样编译器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头文件。3.7 AsmAsm tab主要是针对汇编代码的,类似于C/C++ tab,这里就不赘述了。
3.8链接器链接器选项卡主要用于配置链接选项,重点是分散文件。您可以单击“编辑”来加载、查看和编辑分散的文件。
3.9调试调试选项卡主要用于硬件在线调试。Use主要用于选择使用哪个下载调试器。
启动时加载:启动时加载应用程序。
Run to main():当您进入调试模式时,程序会自动运行到main函数。
3.10公用事业“公共”选项卡关注以下设置,
很多人在下载程序后运行之前,都需要重新设置程序。原因是没有勾选“复位运行”。如果缺少编程算法,Keil编译器无法编辑片内flash,导致代码烧写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