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笔者一样,盲目入手苹果MacBook的人应该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开始之前我觉得苹果MacBook应该和手机一样流畅,用起来也不难。然后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很滑,但是我自己动手之后就感觉
和笔者一样,盲目入手苹果MacBook的人应该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开始之前我觉得苹果MacBook应该和手机一样流畅,用起来也不难。然后我看到周围的人都很滑,但是我自己动手之后就感觉入坑了。确实系统流畅度不错,色彩饱和度不错。但和手机不同的是安卓和IOS的区别,远不如Windows和MAC OS。操作习惯和各种办公软件都没用。
MAC OS上好用的软件,基本都需要从头学起。熟悉Windows的软件很贵。那些一开始绝对手忙脚乱,天赋异禀的人,用了一段时间估计就习惯了。但是作者用了2年还没习惯,怎么办?卖了换了?起初,我不愿意卖二手产品。过了一段时间,价格下跌,更不愿意出售它们。他不得不考虑其他方法,比如双操作系统。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苹果MacBook上快速安装WTG系统。
当然,你知道的可以直接去掉。非专业人士,本文只分享给和作者一样还不习惯MAC OS的小白用户。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教程,简单的太简单,复杂的太复杂,甚至有些教程安装后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有什么愚蠢的操作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安装WTG系统之前,你需要一台所有型号的MacBook。笔者的Macbook Air是13.3寸8核512GB版本,然后是制作系统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这次用的是爱国者高速固态u盘U393,因为稳定流畅,所以选择了固态硬盘。另外就是原装的Windows系统,根据你的实际需求选择版本。
现在,原来的Windows系统下载到PC端。在这里,作者使用了另一个Windows系统的PC端。下载完成后,通过WTG辅助工具,不到10分钟就成功制作了u盘。辅助工具基本是默认形式,没有太多设置。了解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微调。
第二步非常重要。不要急着把准备好的u盘系统插入MACBook,打开Mac系统自带的“启动转换助手”下载WindowsSupport驱动包。这一步非常重要。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安装WTG系统后出现了很多驱动问题,比如蓝牙故障,WiFi故障。然后想下载驱动软件,发现安装的地方没有死循环。所以启动转换助手直接下载相关驱动包是最好的办法。
另外,在设置的时候,我觉得分区问题也很重要。这个分区很有讲究。更多的MAC OS系统是不够的,更少的WTG系统运行不顺畅。任何问题都会随之而来。根据需求,看自己的MacBook存储大小,合理分配。
第三步:u盘系统做好了,驱动包安装好了,就可以直接插入切换系统了。按住Option键,选择第二个图标为WTG系统,第一个图标为MAC OS系统。你选择进入后,就是正常设置了。过程很简单。
进入系统以后,将下载WindowsSupport驱动包安装到全新的WTG系统,就不会存在无网卡驱动、蓝牙打不开的情况了,基本和刚买了一台Windows系统笔记本电脑一样,初步运作十分流畅。四步完成MAC OS到WTG系统的转换,全程1小时左右搞定,主要是网络不好,下载比较费劲,不然这个时间还能缩短很多。此方式适合很多和笔者一样的小白用户,全程基本傻瓜式操作。
其他在线教程怎么样?不知道,但这是我个人分享的安装过程,希望对我这样的小白用户有所帮助。
安装WTG系统后,各方面操作都很流畅,习惯一个操作系统真的很局限。当然,安装WTG系统后,可以在两个系统之间切换,一个不影响正常办公效率,一个可以不断熟悉MAC OS系统。毕竟人可以变强变大,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WTG系统安装之所以选择爱国者高速固态U393盘,也是朋友推荐的。256GB的内存大小,除了30 GB以上的装机系统,其余200个u盘都可以当u盘用,相当不错了。也是作者对爱国者的另一种理解。
作为一款高速固态u盘,读写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400多到近500的读写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日常使用效率,这也是本次安装能够如此高效完成的主要愿望之一。
实际数据读写简单测试,在3.0的USB接口下基本稳定在每秒276MB/ s。拉几部电影用了不到30秒。
除了USB3.2接口,还支持Type-C接口,兼容更多设备。
当然,对于这个u盘,我也喜欢全金属材质的设计。锌合金的材质,高密度的封装工艺,让它看起来质感十足,手感非常好。
当然,没有完美的产品。爱国者高速固态U393 U盘作者个人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发热问题。基本接入设备使用后,不到一分钟就会发现发热有点明显。我有点担心u盘的最后使用寿命。热量会影响内部主板吗?虽然暂时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影响操作的情况,但是还是有点担心,所以建议厂家尽快优化这个问题!
这一次的WTG系统过程非常顺利,整个过程被愚蠢地操作着。对爱国者高速固态U393盘也有了新的认识。除了作为系统盘,它还有很多用途,双接口兼容电脑、笔记本、手机、平板等设备。即使不作为系统盘使用,全固态u盘的日常使用效果也很不错。作为小白安装分享到此结束。如果安装过程中有相关问题,也可以留言讨论一二,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