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产手机“大厂”做平板,相信当年很多朋友都抱有期待。毕竟他们的手机卖得那么好,看来他们早就应该推出平板来巩固自己的生态了。但事实上,直到这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平
说到国产手机“大厂”做平板,相信当年很多朋友都抱有期待。毕竟他们的手机卖得那么好,看来他们早就应该推出平板来巩固自己的生态了。但事实上,直到这两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平板产品的私人需求变高,厂商才开始真正关注平板领域。就连我们体验了半个月的vivo Pad也是2022年4月正式发布的。
Vivo在发布会上也坦言自家平板的“迟到”,但他们依然坚信体验更重要,甚至“时间越晚,体验越好”。那么这款vivo Pad表现如何呢?我用这半个月的经历告诉你答案。
轻薄精致的全金属机身机身设计方面,vivo Pad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加入了直角中框的设计,感觉有点“棱角分明”。厚度仅为6.55mm,重量为489g,握持时其整个机身都能呈现出轻盈利落的手感。
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是全金属机身,但在边框和背部的处理相当不错,没有以往手机金属后盖上常见的“断天线缝”。所以后盖几乎无缝,颜值和质感自然大大提升。
在图像模块的部分,vivo Pad也延续了一同发布的X Note上“天圆之地”的概念,圆形的双摄像头模块被矩形的装饰面所填充,形成了分层的设计。这是一个双摄像头模块,拥有1300万像素广角主摄像头和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虽然我不建议你用11寸平板拍照,但你还是可以放心清晰地记录会议内容。
至于前置11寸屏幕,在精致的设计下,还是挺常规的。16:10的比例,2.5K的分辨率,120Hz的高刷新率,是现在主流的配置标准。
可信的骁龙870至于性能部分,vivo Pad搭载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骁龙870移动平台。性能出色,功耗比好就不用多说了。LPDDR4X内存和UFS 3.1闪存也是老伙伴了。在这里,我简单的在这里放一个跑分数据,供大家参考。72万的跑分还是很不错的。
它在游戏中的表现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得益于平板的大尺寸,其散热性能会好很多。《原神》中的平均帧率也达到了56.57帧。当然,还是那句话,vivo Pad虽然是比较薄的选择,但是我在游戏过程中很快就会感觉到累,握感还是很难让我坚持玩下去。玩手柄可能更舒服。
这个配置可能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但坦白说,骁龙870真的是一款适合平板的芯片。它有着不错的性能上限和低廉的价格,既能保证平板产品2.5K分辨率屏幕的流畅运行,同时又能很好地压低价格,从而让平板更具竞争力——厂商们自然“心照不宣”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OriginOS高清,细节丰富有了好的硬件配置,再来详细说说“软”的体验。就像所有手机厂商都会深度适应大屏形式一样,OriginOS在vivo Pad上也有一个“HD”的后缀。最直观的变化显然是在桌面底部增加了大家熟悉的Dock bar。
但回到OriginOS本身,其实它在原子组件上的积累,让它在转战平板领域时,拥有了巨大的小组件优势。丰富的widget选择和全新的比例适配。如果你是vivo手机用户,相信你转过身开始用vivo Pad的时候,会觉得很熟悉,很舒服。
当然,你所期待的多应用场景的功能也是非常全面的。可以使用小窗口、分屏、多窗口等功能,工作中学习记笔记、查资料也挺方便的。
这次vivo Pad还在多个平台上升级了OriginOS的quantum suite,成为第一个可以同时支持Windows和MacOS系统的解决方案,让生产力不会受到平台的限制。然而尴尬的是老问题。它导出的时候不能选择PDF的格式,原子笔记里看起来不错的排版导出到非图片格式就会失效。希望后续可以考虑在这方面优化一下。
在教育领域也增加了一些功能。内置的儿童模式可以快速将平板电脑变成“学习机”,还提供各种有趣的教学和课程内容。顺便说一句,似乎也是为了让孩子们以更健康的方式学习。还能监测和提醒光线、坐姿、观看距离、观看时间等信息。,想得挺周到的。
抛光键盘和笔平板系统本身做的不错,vivo Pad也打造了一套不错的手写笔和键盘,以外设的形式赋予其更多的次元体验。其中,手写笔采用圆柱形设计,加上后面的电池盖,看起来真的很像“铅笔”,很符合我们对“笔”的直觉。
当然,它必须在写作体验中更加直观。良好的手写优化,极低的延迟,略圆的笔杆身,让它在硬件带来的基础体验上达到了业界中上水平。而且vivo为它创造了很多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功能。
这些功能是快速截屏,快速文本选择,快速启动原子笔记和涂鸦。根据我的实际使用情况,“手写”这个功能可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当你把平板放在支架上,用手写笔滑动平板界面浏览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时,用手写笔输入要比用触摸键盘快得多。
不过上面提到的“触摸”键盘,以及与之配套的智能触摸键盘,其实输入体验还是不错的。它不仅拥有舒适的按键,还使用了业内罕见的触摸板,这也意味着将它带出家门可以省去鼠标的麻烦。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因为它的触控板占据了一部分面积,所以它使用了背面的折叠结构来支撑平板,所以需要更多的桌面空空间,这就有点取舍了。
同样,vivo Pad在系统中为这个键盘盖准备了丰富的组合键和触摸板手势。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也能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这些配件的出色表现,一定程度上会让我忽略它是vivo的首款平板产品,但我也需要补充一点遗憾,就是目前这两款配件只有灰色可选,和我们手里的天蓝色vivo Pad不太搭。希望以后能丰富配色,让用户更好的搭配。
电池寿命,快速充电和一些小细节最后,再来详细说说一些经验。比如续航方面,vivo Pad配备了8040mAh的电池,可能也是受轻薄机身的限制。这个数据比很多同类产品略低,但说实话影响不大。在我们的模拟测试中,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即使面对高分辨率的大屏,这块大电池依然可以表现出足够长的续航时间。如果纯粹是播放视频或者浏览图文,根据测算甚至可以做到16小时以上的续航。应对一天的低强度使用已经足够安全,面对《原神》这样的高负荷游戏也只是有一点点压力。44W快充,这个续航还是挺靠谱的。
此外,为了方便用户真正将其视为“生产力工具”,vivo Pad在良好的系统优化和完善的配件基础上,为其增加了一些细节配置,比如安装在屏幕右上角的NFC标签,可以让其快速“触摸对方”,实现文件传输、屏幕投影等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互联。
还配备了很多自称旗舰手机都没有的USB 3.1接口,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0 Gbps。据说它可以在1.6秒内传输1GB的文件,这也使它有可能将平板电脑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当连接到支持DP传输的显示器时,它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4K 60Hz图像,更好地释放生产力。
▲可惜没有完全居中,乍一看还是有点不习惯。
摘要至于vivo Pad,我的体验其实是围绕着它是否成熟展开的,所以最终我能给出的评价还是一个相对中性的“它足够成熟”的观点。它没有明显的缺点,也不是特别惊艳——毕竟它确实来的有点晚。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第一代产品已经表现出如此成熟的体验,其下一代产品是否会有一些“杀手级”应用?我觉得还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