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收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标准!(新税收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纳税人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的相关费用,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22:52:50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纳税人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的相关费用,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全文如下:

国发[202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落实《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设立3周岁以下婴幼儿保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纳税人与照顾婴幼儿和3岁以下儿童有关的费用,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二。家长可以选择由一方扣除扣除标准的100%或双方分别扣除50%。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改变具体的扣除方法。

3周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保障措施等事项,参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4岁以下和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国务院

2022年3月19日

(此作品公开发布)

经济日报评论:个税重大变化!

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专项附加扣除传递了哪些积极信号?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新增项目!3月28日,国务院发文明确了将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费用纳入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重要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减轻家庭生育和养育的负担。同时,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由6个增加到7个,涵盖婴幼儿护理、子女教育、重疾医疗、赡养老人等必要的生活支出。“保护网”织得更紧更牢了。

2018年开始实施新一轮个税改革,实施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改革的最大亮点。专项扣除是在现有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一系列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扣除项目。它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更符合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税制的公平。

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费用。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NPC人大常委会备案。”201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与新个税法一同实施。

专项扣除的实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过去三年来,许多个人纳税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元/月(6万元/年)的基础上,再加上一项或几项专项附加扣除的适用,很多人的税负大大减轻,甚至不再需要缴纳个税。可以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好政策,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3岁以下婴幼儿的看护费用也有望纳入专项税收扣除。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经济负担和儿童保育已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实施配套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运行,以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去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明确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保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出台婴幼儿护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明确了具体细则,通过税收调节,降低家庭生育育儿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规定实行定额扣除,明确纳税人与3岁以下婴幼儿看护相关的费用,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定额扣除大大提高了计税的便利性,这也是其他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顺利实施的有效经验。

同时,减轻群众生育、育儿、教育负担,除了将3岁以下婴幼儿保育费用纳入专项税收扣除,还需要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打出“组合拳”,如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差别化租赁和购房优惠政策、严格落实产假和哺乳假制度等。通过各项政策的共同努力,显著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政策规定已经明确,认真执行至关重要。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同时,继续简化优化办税流程,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享受政策红利,降低纳税人遵从成本,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记者曾金华)

来源:中国经济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