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儿科中成药企业济川药业在“双11”期间“大赚”了一笔——宣布斥资20亿元进军生长激素业务。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济川药业股价已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20亿元“订购”生长激
老牌儿科中成药企业济川药业在“双11”期间“大赚”了一笔——宣布斥资20亿元进军生长激素业务。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济川药业股价已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20亿元“订购”生长激素
济川药业11月10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与天京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中国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天京生物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覃逸生长激素(“TJ101”)。公司支付开发销售首付款和里程碑款高达20.16亿元(不含税)。
天京生物将继续牵头TJ101的临床三期试验,并向国家医疗产品管理局(NMPA)提交上市申请,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生产技术转让后,济川药业将成为中国唯一代理商,负责目标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
同时,双方将按照利益共享原则,按季度分享TJ101的商业收入,并在此原则下支付净销售额低两位数百分比的授权佣金。
济川药业主要从事儿科、消化、呼吸等领域相关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归母净利润12.7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约15.95亿元。
中证注意到,济川药业的重磅产品近年来遭遇劣势。年报显示,公司三大核心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小儿治翘清热颗粒连续五年贡献总收入的70%以上。然而,自2018年底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等处方药修改说明书后,2019年年报中,以该产品为主的济川药业清热解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52%,公司上市以来首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此外,今年7月至9月,公司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先后退出河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保名单。公司的另一款重磅产品——小儿治翘清热颗粒于今年10月被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暂停采购一年。
小儿赤翘清热颗粒是济川药业独家品种,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从历年年报来看,近四年公司儿科产品占总营收的15%以上,而小儿治翘清热颗粒是该类产品的主要营收支柱。
长春高新“一哥”地位不保?
根据弗罗斯特&;根据Sullivan的市场研究报告,目前,估计中国只有5.7%的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儿童接受了生长激素注射治疗,临床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2030年,中国PGHD市场预计将增至358亿元,预计2018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8%。此外,目前市场上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大多需要每日注射,治疗不便,患儿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
济川药业表示,覃逸生长激素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有望成为PGHD更安全、更方便、更有效的替代疗法。弗罗斯特&沙利文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重组人生长激素总销售额将达到59亿元。
根据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仅有7家企业、5家国内企业和2家进口企业获得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中国的上市许可。其中,长效生长激素制剂只有一种,即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生产的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
济川药业的进入,可能会影响国内生长激素的竞争格局。公告发布后,济川药业连续涨停,长春高辛出现下跌,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过5%。
11月11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长春高新询问济川药业布局生长素对其的影响。公司回应称,相关厂商的产品尚未上市。作为国内唯一上市销售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公司将积极发挥品牌、产品、渠道的领先优势,积极推动注射方式的改进,努力推动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11月12日,两连板济川药业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已披露全资子公司签署《覃逸生长激素(TJ101)独家研发、生产、销售合作协议》的公告。由于医药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产品能否成功获批上市存在一定风险;未来产品市场规模的预测来自于第三方研究机构的研究结论,实际市场规模不确定。新产品上市后的推广进度和市场销售也存在不确定性;本协议的履行也会受到不可预见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