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m机箱风扇评测(12cm机箱风扇螺丝规格)

几年前,当ITX还很热的时候,轻薄的下吹式CPU散热器是许多玩家的热门追求。因为当时的ITX机箱对CPU散热器的高度限制要求非常严格,几乎很难上到塔式散热器。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2 00:07:23

几年前,当ITX还很热的时候,轻薄的下吹式CPU散热器是许多玩家的热门追求。因为当时的ITX机箱对CPU散热器的高度限制要求非常严格,几乎很难上到塔式散热器。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可以在尽可能低的高度压制高端CPU的散热器,以至于大家干脆把这种散热器叫做ITX风冷散热器。

但近年来新一代CPU发热量大增,已经不是风冷的好办法了。所以新ITX大部分底盘都可以安装集成水冷,所以越来越不重视ITX风冷散热器,除非会使用一些走极紧凑路线的ITX底盘。幸运的是,无论多么小的需求都应该得到照顾,ID-Cooling最近推出了一款IS-55散热器。

说到ID散热,在做ITX暖气片上还是挺执着的,现在也有了完整的产品线,比如IS-30,IS-40X,IS-50X,IS-6K。他们的身高基本就如名字中的数字,所以这次的新IS-55是55mm高。注意,这里指的是整个散热器的高度,而不是某些坑爹厂家标注的散热器本体高度。加了粉丝之后就是另一回事了。相信很多ITX玩家都有过因为这个买错散热器的伤心经历。

虽然IS-50X的高度和IS-55差不多(实际高度56mm左右),但IS-55的定位显然更高,ID-Cooling甚至称其为“旗舰级别”。不过189元的价格在下吹式CPU散热器中确实是比较高的价格了。当然,它也有一些高阶功能,包括更高成本的焊接和铜底设计,五个增强热管和标准。

产品外观和安装

ID-Cooling一直走的是务实路线。这款IS-55散热器无论是外包装还是主体都很简单。与之前的IS-50相比,它的散热鳍片明显更多,更接近IS-6K的规模,用料和做工也明显更好。虽然不是特别高级,但在200元的底吹风冷散热器里也算是有些质感了。

主要是它的机身有一层黑色的涂层进行抗氧化处理,五根强化热管可以在不同方向正常工作,镀镍铜底座也比较干净光亮。只是它的标配风扇用了灰黑配色,比较沉闷,但也是ID-Cooling风格。

好在它不同于其他很多下压风冷散热器用的是8cm或者9cm,或者是特制的大尺寸风扇。ID-Cooling IS-55使用的是标准的12cm风扇,因此它的孔位置非常容易替换其他风扇,比如外观更好、性能更好的薄风扇,或者是带有RGB灯的风扇,这是一种有趣的玩法。

另外,如果你不太在意55mm的高度,机箱的散热器高度限制允许的话,ID-Cooling IS-55可以换成更厚的25mm风扇。包装还自带四个相应厚度的螺丝,方便更换。理论上可以带来更好的散热效果。但整体高度会达到65mm,这与它最大的低高度优势相悖。

平台支持方面,ID-Cooling IS-55自然可以支持包括LGA1700在内的全平台,安装也不会太繁琐。附带的说明书中有明确的步骤,基本遵循了其他ID散热产品通常的安装固定方法。个人觉得是一种很容易安装的。

ID-Cooling还附送了一个带弯头的螺丝刀,还挺甜的。虽然我们玩装机的时候不会丢螺丝刀,但是总有不在手边的时候,而且这个礼物还是比较薄的,所以我们尝试了可以直接穿过风扇,不需要实际拆下风扇就可以到散热器的螺丝。

至于与主板的安装兼容性,ID-Cooling IS-55在默认推荐的安装方向上,考虑到了避开主板的显卡槽、电源、风扇插座、内存。其实现在的ITX主板都是把M.2 SSD放在显卡插槽和CPU插槽之间,所以很少会出现散热器干扰显卡背板的情况,电源和风扇插座一般也不会有明显冲突。

但是,在内存方面,就不那么理想了。虽然ID-Cooling已经声称IS-55是为了避开内存而设计的,留有33mm的高度,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尝试了美国海盗船复仇者LPX最短的内存。它的马甲只比PCB高一点点,还够到散热器。所以基本上只有纯裸内存最能支撑。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

如果主板I/O端不太高,ID-Cooling建议将IS-55安装在另一个方向,这样就不会出现内存安装兼容性问题。但其实现在大部分高端的ITX主板在I/O和VRM端也有比较高的马甲,可能B660和H610的部分ITX主板更适合这种安装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近年来测量的最小体积的全功能ITX机箱,来自Dan Cases的A4-H2O。其CPU散热器的高度限制刚好不到55毫米。但将ID-Cooling IS-55的主板插入其中,发现风扇四角的防震橡胶略高。虽然机箱侧板可以装回去,但是散热器对应位置会有一些凸起,不太完美。当然,只要

但是如果你不想修改原来的设置,就不要玩的太过火了。如果按照机箱55mm的高度限制选择ID-Cooling IS-55,大概会比较尴尬。低于56-60mm的高度限制,兼容性会更好。

测试散热

对于这种下吹式风冷散热器,由于不能抑制过高的加热功耗,不符合我们自制的散热器测试平台的要求。所以这次采用一套英特尔酷睿i9-12900K真机平台进行散热测试,其中CPU的发热功耗分为95W和125W两个档次,更符合其目标平台的功耗。为了进行比较,介绍了英特尔为这款第12代酷睿专门制造的RH1散热器。

测试结果并不意外。自然ID-Cooling IS-55比RH1好很多。两者都很容易应付95W。这个电量一般就是人玩游戏时的CPU电量,应该也能满足这个最常见的负载任务。高达125W,ID-Cooling IS-55还是比较沉稳的,应该能达到更高的功率。这个时候Intel RH1是承受不了这种力量的。虽然按照规范来说还是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数值让人看着害怕。所以ID-Cooling IS-55可以很好的替代原来的散热器,让ITX平台走向功耗更高的CPU。

压力测试

英特尔的新LGA 1700插座(Socket V)保持了37.5mm的宽度,而长度增加到了45mm,从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其Z高度将从7.3mm降低到6.5mm,降低了0.8mm,这就需要制造商使用新的背板和支架来满足LGA 1700插座的安装要求。为了保证CPU顶盖与散热器底部接触良好,需要较高的安装压力。

安装压力的重要作用在于,当散热片与处理器接触时,安装压力越大,两者之间的热阻越小。在增加安装压力的过程中,安装压力越大,热阻下降越快,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下降速度会变慢,直至平缓。

安装散热器压力测试装置。

按照英特尔官方的规格标准,LGA 1200插座的处理器所用的散热片的贴装压力要达到30kg,最大80kg。如果是LGA 1700插座的处理器使用的散热片,范围在50kg到100kg之间。

ID-Cooling IS-55安装在LGA 1700插座上,压力传感器测试结果显示安装压力为53.5kg,刚好在英特尔LGA 1700平台的使用要求之内,可以很好的兼容12代酷睿CPU。

测试风扇

在这次测试中,数据来源于SuperGrid制作的风量风压测试装置。本测试装置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ISO标准准备的。通过风道试验箱内的多喷嘴/孔板测量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匹配不同系统阻抗(共冷排和共塔散热器)下的风量。风扇的瞬时转速由转速测试仪监测,风扇的全速和普通冷排下的噪声值在专用静音柜中测量。

风扇测试装置

实测的ID-Cooling IS-55标准风扇最大转速约为2048 RPM,最大静压为1.46 mmH2O,最大风量为44.5 CFM,属于这类轻薄12cm风扇的正常水平。如果风量、风压、系统阻抗还比较模糊,请参考我们的科普文章《真正了解冷却风扇的风量和风压》。

噪声试验

噪音现场是我们专门搭建的20平米消声室,环境噪音最低18.8分贝。风扇位于房间中央,噪声计与风扇进风面中心的距离为25cm。

ID-Cooling IS-55标准风扇全速空时的噪音为39.3 dBA,安装在散热器后的噪音为41.4 dBA,相当安静。噪音测试只能作为参考,与用户的使用环境和底盘风格有关。

摘要

作为PC安装中相对入门级的产品,市面上其实有很多选择,甚至你都不用买,盒装CPU直接给你一个。但是能应付相对高性能CPU的下吹式风冷散热器很少,散热相当好用,而且都比较短,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ID-Cooling IS-55算是目前综合性能比较好的一款。

它的整体高度只有55cm,刚好卡在许多新ITX机箱的CPU散热器的高度限制范围内。在散热能力上,也能满足新一代中端CPU的散热要求,对ITX玩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另外,ID-Cooling的安装方式更加方便贴心,也让安装少了一些折腾。

当然,可能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觉得这货卖的差不多200元的价格,散热效果还不如百元暖气片。是不是太不划算了?知道对于ITX安装,必须先安装散热器,然后才能谈散热性能。所以ID-Cooling IS-55还是要放在真正的ITX玩家的眼里才能明白它的价值。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