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技术和管理(养殖淡水鱼类怎样入门)

淡水鱼养殖技术与技巧探讨(科普)我国目前养殖的品种很多,其中青、草、鲢、鳙鱼四大鱼类以及鳊鱼、鲤鱼、鲫鱼是广泛养殖的淡水品种。此外,还有特殊种类:三文鱼、斑点叉尾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0 07:17:14

淡水鱼养殖技术与技巧探讨(科普)

我国目前养殖的品种很多,其中青、草、鲢、鳙鱼四大鱼类以及鳊鱼、鲤鱼、鲫鱼是广泛养殖的淡水品种。此外,还有特殊种类:三文鱼、斑点叉尾鮰、淡水鲈鱼、彩色鱼、有鳞缅甸、甲鱼、罗氏沼虾、淡水虾、中华绒螯蟹等。海水养殖品种也相当多:海参、海蜇、东风螺、大黄鱼、丝、黑丝、鲈鱼、石斑鱼、鲜大菱鲆、鲜齿、梭子蟹、锯缘青蟹、对虾等。海鲜很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此外,新品种也在不断开发。

饲料的选择

一.蛋白质饲料

1.动物蛋白饲料

如鱼粉、蚕蛹、肉骨粉、血粉、羽毛粉,以及其他新鲜饵料,如蚯蚓、沙蚕、蛆、蜗牛、面包虫等。

2.植物蛋白饲料

与动物蛋白源相比,植物蛋白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目前我国渔业饲料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豆类种子及其加工品、种子加工副产品、各种油料种子及其油饼等。其中,饼粕是配合饲料工业中最重要的。

3.单细胞蛋白饲料

又称微生物饲料,是某些单细胞藻类、酵母、细菌等微生物的干燥产物,包括酵母蛋白,如啤酒酵母、味精酵母、纸浆酵母和固体发酵饲料酵母,单细胞藻类如螺旋藻、小球藻,真菌如白地霉,细菌如光合细菌。

二。能量饲料

该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一定量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其主要特点是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高。一般总可消化养分在56%以上,有的高达90%左右。因此,这种鱼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能量值高。

饲料能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谷物、糠麸、淀粉等。和高能量含量的进料油。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易消化糖(淀粉),粗蛋白含量很低,在动物营养中主要起供能作用。能量对物理性质(如粘结性、密度等)有一定的影响。)的颗粒饲料。

该饲料能源丰富,价格低廉,是鱼虾配合饲料中最重要的原料,仅次于蛋白饲料。一般其用量占配方的10%~45%。肉食性鱼虾用量低,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用量高。但这种饲料能量丰富,营养不均衡,蛋白质低,单一使用效果不好。

谷物饲料是指成熟的草类种子。如玉米、大麦、高粱、燕麦等。,有共同点:含糖量高(约占干物质的66%~80%),蛋白质含量低(1% ~ 13%);质量差,缺乏必需氨基酸;粗纤维含量低,可利用的养分相对较高,一般称为浓缩饲料。

谷壳是粮食加工的主要副产品,也是主要的商品饲料之一,资源丰富。与原始谷物相比,含糖量较低,而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相应较高。常见的药渣主要有米糠和麦麸。

淀粉基根茎饲料主要有甘薯、马铃薯等。它们的鲜品含水量较高,但干品的营养成分比谷类种子含淀粉多(80%),其他成分很低,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一般在5%以下。用于鱼类配合饲料中,起到提供糖分和增强饲料粘附力的作用。

饲料油是一种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植物油和油脚多用于配合饲料。因为它能提供比任何一种饲料来源更多的能量,所以在饲料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三。粗饲料和青饲料

粗饲料主要包括干草、干树叶和吃水税,干物质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消化率低,可利用的养分较少,维生素含量丰富,在草食性鱼类饲料中可少量添加。

青饲料主要包括水生植物、饲草、叶菜等。,含有80%以上的水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粗纤维较少;易于消化,适口性好。青饲料不仅直接为草食性鱼类提供营养,还通过草食性鱼类的粪便和水间接为大量滤食性鱼类(有鳞鱼)提供营养,更加经济有效。养鱼常用的几种陆生优质青饲料有黑麦草、苏丹草、象草、苦向日葵等。水生绿色饲料包括芜菁、浮萍、苦草、马来眼子菜和空心莲子草等。,可作为草食性鱼类的优良补充饲料。

四。自然饲料

天然饲料在淡水鱼养殖,尤其是池塘养鱼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青鱼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它们的基础饲料。

天然饲料包含以下成分: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黄藻、甲藻、绿藻、蓝藻和眼虫,是鲢鱼的主要食物。

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其他甲壳动物。它们常被称为“鱼虫”或“红虫”,是鳙鱼的主要饲料。

底栖动物:包括水生寡毛类、线虫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的幼虫等。底栖动物是鲱鱼和鲤鱼的主要食物。

水生植物:包括水生维管束植物、一些大型丝状藻类和轮藻。是草鱼最喜欢的饲料。

施肥是培养浮游生物的主要手段。肥料种类和用量不同,施肥后前期浮游生物的优势种也不同。一般浮游植物在受精后4天达到高峰,浮游动物在5~7天达到高峰。

动词 (verb的缩写)人工养殖饲料

人工养殖是用来获得鱼类喜食的一些动植物,以弥补天然饲料的不足,提高鱼类产量。

1.武平

芜湖平,又名藻沙,是夏季草鱼的主要饵料,也是鲭鱼、鲭鱼的优良补充饲料。杂草丛生

浮萍的栽培是3月底排池水清池,薄池要施腐熟猪羊粪300kg/亩作基肥。

每亩种植15-20kg,水温达到27C时进入旺盛生长期,每次捕捞不超过6%。杂草丛生

浮萍的主要病害是锈病和水涝病。

2.浮萍

有浮萍和浮萍两种,是养殖草鱼、团头鲂等鱼种的好饲料。三月份池塘清理干净后,

亩产草7000斤左右,施动物粪250斤,春秋两季用麦秸辫栽培。

是快速繁殖期。水要清洗干净,浮萍根部要长期追肥。气温高时,应少施化肥。满了就可以收割一次,每次。

获得不超过总额的50%。

3.蚯蚓

它是鲱鱼和鲤鱼的好饲料。培养蚯蚓要注意:土壤要肥沃;不能直接连接到容易高烧的人。

肥料,保持土壤水分;分层控制,土肥堆放。

4.枝角目

以水蚤(红虫)为代表。将堆肥水注入1米深的土壤或水泥池中,大量繁殖。

然后移植到水蚤上,在20 ~ 25℃的条件下,3~4天就可以繁殖出大量的枝角类,-–周

可以把红虫捞出来做鱼饲料。

不及物动词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某些特殊需要而添加到饲料中的一些微量物质。

质量。其主要作用是:补充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喂养

口感,提高适口性;促进水产动物的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提高产品质量,

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饲料加工性能,降低饲料储存、加工和运输成本。

培养损失。饲料添加剂是全价配合饲料的核心部分,用量少,效果大。

喂入量的确定

日投饵量一般用鱼体重的百分比来表示,称为投饵率。饲料的饲喂率、饲喂质量

数量、鱼种、鱼的大小、水温、溶解氧、水质等环境因素,以及养殖技术等。

因素的影响。如果水中溶解氧含量高,鱼虾就会吃得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有利于饲料。

消费率也高。以鲤鱼为例,溶解氧为4mg/L时,摄食量减少13%,溶解氧为3mg/L时。

36%,在2毫克/升时下降了50%..可见,鱼的摄食率随水体而异

溶液中的溶解氧增加。

饲料比率可以基于鱼的蛋白质需要量、饲料的消化率和饲料的蛋白质。

计算内容,计算方法如下:

摄食率% =鱼的蛋白质需要量(克/天●千克鱼)与饲料中粗蛋白质%x粗蛋白质消化率%x100的比值。

日投饵量的计算:池塘的放养量和放养规格可以作为基础数据。根据投饵池的水温和鱼的规格,从8个投饵率表中可以查到日投饵率。

日投饵量=池中鱼重x日投饵率值或日投饵量=(总投饵量/投饵系数+放养量)x日投饵率值。

饲料系数=(出池鱼重-入池鱼重)/饲料量

实际每天的投饵量主要由季节、水色、天气、鱼的投饵决定。根据经验,鱼八成饱时饲料利用率最高。

草鱼、鲢鱼和鳙鱼的人工繁殖

第一,亲鱼的选择

二、亲鱼培育

第三,催情产卵

四。人工孵化

鲤鱼和鲫鱼的人工繁殖

首先,产卵周期

二、雌雄亲鱼的鉴别

第三,亲鱼培育

第四,产卵季节

动词 (verb的缩写)产卵模式

饲养鱼苗和鱼种

鱼苗培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鱼苗培育是将鱼苗饲养15~20天,长成3厘米左右的幼鱼。传统上,此时的幼鱼被称为“夏花”。很多地区鱼苗饲养8-10天,全长达到17-20mm时,就被拉到池塘里,然后培育成夏花。这种幼鱼叫“黑头”;鱼种培育是将夏花分塘饲养2-5个月,使其长成10-20cm的幼鱼。习惯上将此时的幼鱼称为一龄鱼种或当年鱼种。秋天从池塘里出来的一岁的小鱼被称为“秋花"还是《秋影"第二年春天,从池塘里出来的被称为“春花”或“春片”。

鱼苗的培育是养鱼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商业鱼类养殖提供足够的规格合适、体格健壮的鱼类。关键问题是提高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因此,要根据鱼苗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其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和食物条件,以促进其生长。

商业鱼类养殖

在家庭养鱼池塘中饲养少量乌鳢鱼种,不需要特殊饵料,既能清除池塘中的野生鱼类,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要求池塘淤泥要浅,冬季可以建池塘,否则黑鱼会留在池塘里,影响次年主要养鱼的生产。池塘饲养的乌鳢鱼种应明显小于主鱼养殖的。一般每亩可饲养30~50尾当年苗种50g/尾左右,无需额外投喂,年底尾重可达500g以上。

乌鳢鱼种应在主要鱼种放养后20-30天放流。筑巢的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出现因饵料不足而捕食家养鱼种或较小的黑鱼种的现象。

池塘主要由家养的鱼管理。为了保证黑鱼的饲料,可以在饲养池中放养一些罗非鱼。罗非鱼繁殖力很强。罗非鱼鱼苗被用作黑鱼的鱼饵。

池塘要5~10亩,水深1.5~2.0米。泥浆要清除,水量充足,注水排水方便。

池塘四周有50-60厘米高的围栏,防止黑鱼逃跑。池塘的消毒方法和鲤鱼养殖一样,要在池塘周围同时种植–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或水花生,是用来让鱼躲藏和觅食的。

乌鳢对溶解氧的要求较低,具有辅助呼吸器官,可直接从空气体中获取氧气,适合高密度摄食。一般每亩可放养80-100克/尾规格的鱼种1500-2000尾,同时可搭配鲢鱼200-300尾。同一池鱼种规格大小要统一。

饲料应为冰鲜鱼和畜禽下脚料等。投喂量为池塘鱼总重量的5%-10%,投喂量为一天两次。池塘里有大量的单一养殖饲料。为了解决饲料问题,也可以使用蛋白质含量40%以上的配合饲料,从小驯化。刚开始可以用少量的小杂鱼作为引诱剂,等它们逐渐习惯后,就可以完全用配合饲料喂养了。喂完配合饲料后,中间不允许鱼虾混杂,否则黑鱼不会吃配合饲料。

综合养鱼

综合养鱼是以水体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的养殖水体和周边出租车用地使用。

传统技术的精华和现代技术的成就,建立了以渔业为主,渔、植、牧、林、果、工商副业紧密结合的复合生产体系。可以说,综合养鱼不仅仅是一个水域的综合开发,更具有区域发展的意义,形成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获得更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生态系统。

鱼类越冬的其他方法

1.在水库和湖泊中越冬

注意越冬密度。如果密度太高,就要强行捕捞一些鱼,尤其是小杂鱼。此外,还要清除一些耗氧物质,如杂草、泥沙等,并定期检修大门口的拦鱼设备,防止鱼逃跑。

2.静水越冬池

在水量和含氧量的前提下,注意水质的变化,尽可能减少耗氧因素,使鱼类安全越冬。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生物增氧越冬技术。

3.流水越冬

它是以众多的水库、泉水或无毒、清洁的工矿废水为水源,人工建造而成。其特点是:水源充足,注排方便,占地面积小,越冬密度高,成活率高。最好注意鱼的种类大小。水温应控制在4C以下,溶解氧保持在2~4 mg/L,停鱼设备应定期检修。

4.温室越冬

目前量还少,效果不稳定。温室越冬的要点是:一、温室越冬鱼的肥满度要保持大鱼完整无病无伤;二、保持环境条件稳定,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水温可稳定在29C~49C,温室应保持黑暗,无大的扰动。

5.用箔越冬

选择湖泊、支流、河流等水流稳定、水温适宜、沉积物坚实的地方,插箔或木块隔离部分水面,供鱼类越冬。要求彻底清除野生鱼类,防止鱼箔或网伤害逃逸的鱼类。同时要注意水质和溶解氧的定期测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在笼子里越冬

在没有越冬池的地方,或者只有少数优良品种、亲鱼和多种受试鱼类的地方,可以在适合鱼类越冬的水域使用专用网箱或网箱越冬。

活鱼的运输方法

1.封闭运输

2.开放式运输

3.无水湿运输

4.麻醉运输

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病毒性鱼病

第二,真菌性鱼病

第三,细菌性鱼病

4.寄生虫引起的鱼病

动词 (verb的缩写)非寄生虫性鱼病

以上因篇幅有限就不再详细的介绍其它的鱼类养殖技术了,各位看客如有更好的养殖技术也可以晒出来交流学习嘛。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