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享员工?是什么模式?

共享员工是什么意思?“共享员工”是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一些暂时无法复工的中小企业,为员工发放基本工资的压力很大。与此同时,由于网购需求激增,网络零售企业的门店员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1 01:23:25

共享员工是什么意思?

“共享员工”是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一些暂时无法复工的中小企业,为员工发放基本工资的压力很大。与此同时,由于网购需求激增,网络零售企业的门店员工、配送小哥等岗位出现大量空空缺。“共享员工”的做法,让员工在企业间暂时流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共享员工”是应对疫情的临时措施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共享机制能否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实现共赢?

“共享员工”招聘受欢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王选工作的云海肴餐厅仍处于停业状态。然而,他失业后不久,就接到公司通知,可以通过自愿报名成为“共享员工”的方式,暂时调到盒马鲜生。“一方面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现在积极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做贡献。”谈及报名“共享员工”的初衷,王轩告诉记者。

“目前疫情对餐饮行业影响很大,餐饮企业需要承担房屋租金、人员雇佣等成本。;对于在线零售商来说,由于在线订单激增,他们目前面临着大量的就业需求。”云南云海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价值增长中心总监陈钠表示,盒马提出将员工“借调”到暂时关闭的餐饮企业的想法,并很快与云海肴等餐厅达成协议。“共享员工”的合作成为国内企业主动自救疫情的创新之举。

“云海瑶工作人员,盒马欢迎您!”2月3日,盒马生鲜超市宣布接受海云料理和青年餐厅部分员工到盒马门店工作。相关合作涉及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近500人。随后,来自餐饮、娱乐、百货、商场、租车等行业32家企业的1800多名“共享员工”加入盒马,通过培训后上岗。据了解,目前盒马“借调”的员工主要从事店内布置、仓库布置、装箱等业务,而配送员仍有较大缺口。

此外,沃尔玛、JD.COM 7 fresh、永辉等多家零售企业相继发布“员工共享”计划,邀请暂时歇业的餐厅、酒店、电影院等企业员工,共同取暖,共渡难关。

“通过‘共享员工’模式,人力资源可以流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恢复一定的社会产出水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鹤林指出,“共享员工”刺激了劳动力暂时过剩的传统餐饮业和劳动力暂时短缺的新兴电商零售平台之间的劳动共享。传统餐饮企业、电商零售平台、员工都解决了燃眉之急。

“共享模式”延伸到制造业。

近日,苏宁物流发布“人才共享”计划,提供仓库分拣包装、社区骑手、快递等各类工作岗位。联合欧尚、大润发、苏州壶关物流中心近500家门店,提供大量理货、拣货、包装岗位。联想集团还提供电脑、手机组装等临时工作机会。

随着网络零售行业向“共享员工”抛出橄榄枝,“共享模式”在各行业不断产生新的突破,逐渐从网络零售行业向物流、制造等行业蔓延,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表示:“只要中国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只要我们能够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就有能力继续以海外市场为先,带动国内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同时,我国各地工厂将优先录用停工的中小企业闲散员工,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履行救助义务。”

2月8日,联想集团首批在武汉、合肥、深圳、惠州、成都开放部分岗位,为当地未开放的企业员工提供电脑、服务器、手机组装、包装等临时岗位。据联想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报名者以餐饮、酒店员工和部分互联网客服人员为主,报名人数已超过500人。在联想的工厂复工后,“共享员工”将在3-5天的培训期后上岗。

“疫情虽然给传统企业造成了寒冬,但也给传统企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与新经济企业合作,共同渡过难关。”潘麟指出,新经济企业已经与传统企业联手,形成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将探索出抵御不确定性影响的商业模式。

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

疫情过后,“共享模式”会成为常态,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吗?「共享模式」会对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吗?

“灵活就业将是未来中国人力资源供给的重大变化。”潘麟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解决资源壁垒,缩小人力过剩企业与人力短缺企业的距离,实现供需快速精准匹配,将使劳动力资源更加有效地流动。

据悉,在国际用工标准中,“灵活就业”广泛存在,主要集中在非旺季的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据任锐集团发布的《2019中国灵活就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灵活就业在中国快速发展,采用灵活就业的企业比例达到44.6%。近七成企业表示有灵活用工计划,其中“销售”成为企业中最灵活的用工岗位。盒马全国运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表示,盒马作为零售企业,用工方式灵活。在需求高峰期,盒马会招聘一些短期合作员工。

“由于很多行业有淡旺季,在淡季,如果要维持旺季的人力规模,企业的人力成本会增加;在旺季,你可能会面临无法快速组织员工的窘境。对于企业的用工需求,灵活用工的模式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温莎集团副总经理杨颖说。

盘和林建议,能否通过第三方服务商或互联网服务商打造员工共享平台,汇集企业和员工的信息和需求,在线上达成用工协议,通过线上服务精简用工流程,让员工尽快上岗。此外,一些效仿企业也须约定清楚供需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尤其是管理制度、保障措施、法律风险与责任归属。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