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怎么办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头疼怎么办最快最有效缓解)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不适。研究表明,长期偏头痛患者会导致脑白质变性,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反复发作的头痛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01:13:1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不适。研究表明,长期偏头痛患者会导致脑白质变性,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反复发作的头痛会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因此,科学地预防和治疗偏头痛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临床防治偏头痛的用药方案。

四十多岁的李阿姨长期患有偏头痛。发作的是头部剧烈疼痛,好像要爆裂了,眼睛红红的,水汪汪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平时只要头疼,李阿姨就吃买的止痛药,刚开始不疼,后来常规剂量没用了,李阿姨就自己加大了止痛药的剂量,结果突然肚子疼。去医院的时候被诊断为胃溃疡,活动性出血。原因是因为长期服用止痛药。后来医生给李阿姨调整了用药方案。她不是简单地缓解疼痛,而是通过改善血液供应从根本上治疗偏头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阿姨头痛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下降。

偏头痛的本质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疾病。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病原因。神经血管学说是目前最常见的病理机制之一,但研究表明,饮食、遗传、睡眠和精神因素也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偏头痛发作以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表现,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且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偏头痛的发病率约为9.3%。长期偏头痛可诱发记忆障碍、脑梗塞等中枢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一、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一、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学说等多种学说,其中血管学说最为常见。根据血管学说的理论,多种诱因会激活偏头痛患者头部的血管系统,导致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等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头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大量蛋白质漏出血管外,产生大范围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顽固性头痛发作。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血管状态是临床治疗偏头痛的关键原则。

二。偏头痛的阶段性药物治疗计划

临床上,偏头痛根据其病程特点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不同的病情有不同的临床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案,其根本治疗目的也不同。

1.急性发作期的用药方案

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目的是快速缓解头痛,持续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四种,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麦角胺类药物、曲坦类药物。其中,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为非特异性镇痛药,而麦角胺和曲坦类药物为改善血管状态的药物。在临床上,这两种药物经常一起使用。

①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止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头痛。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中度疼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治疗偏头痛。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多种刺激性敏感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来缓解外周疼痛。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血液循环,因此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会引起胃肠黏膜损伤,会出现胃痛、出血、胃溃疡等不良反应,就像上述文章中的李阿姨一样;其次,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会抑制肝脏内凝血酶原的合成,从而导致出血的风险。因此,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双氯芬酸是一种环加氧酶抑制剂,是一种强效解热镇痛药。其作用强于阿司匹林,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的特点。常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它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长期口服双氯芬酸还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损害胃肠道黏膜。其次,少数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减少。

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外源性症状。当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时,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偶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很少引起消化道出血,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过敏性皮炎,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②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中枢止痛药,可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疼痛。然而,由于其成瘾性和副作用,它们仅在临床上用于其他止痛药无效的严重偏头痛患者。而且阿片类药物是精神麻醉的处方药,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有布托啡诺和羟考酮。

丁醇是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剂,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缓解疼痛和中重度疼痛。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布托啡诺后会出现恶心、出汗等不良反应,并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因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禁用。其次,长期口服会上瘾,所以只能作为临时用药。

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阿片类药物,通常用作强效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剧烈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其他止痛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羟考酮会产生成瘾性,导致强烈的戒断反应。其次,羟考酮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禁用。最后,羟考酮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③麦角胺类药物。

临床上常用麦角胺类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理研究表明,麦角胺类药物可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从而使外周动脉收缩,减少脑动脉的扩张程度和搏动次数,从而治疗偏头痛。尼麦角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

尼麦角林是一种半合成麦角林衍生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或脑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能阻断血管中的α受体,从而改善循环、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脑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尼麦角林会引起消化道反应,对肾功能有影响,会导致血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升高。其次,尼麦角林会影响凝血功能,正在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应慎用,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④曲坦类药物

雷公藤多甙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它能选择性地与5-羟色胺受体结合,使扩张的脑血管明显收缩,减少血管渗出。其次,曲坦类药物可以刺激三叉神经的突触前5-HT1D受体,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从而有效缓解疼痛。临床常用的曲坦类有佐米曲坦和阿莫曲坦。

佐米曲坦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属于第二代曲坦类。服用后可通过收缩脑血管、释放神经肽来减轻偏头痛。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佐米曲坦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常见的有腹胀、恶心、头晕、嗜睡、乏力等。,多为轻度,停药后可缓解。

阿莫曲坦是最新一代曲坦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可以说是临床治疗的最佳药物。临床结果表明,阿莫曲坦治疗偏头痛后复发率很低,副作用很少。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到1%。因此,常被用作治疗急性偏头痛发作的一线药物。

2.慢性缓解期的药物治疗计划

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即使偏头痛没有发作,也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头痛发作的频率,减轻疼痛的程度,减少脑功能的损害。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抑郁药和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

①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一线药物。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血管舒张,产生明显的血管收缩,从而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是最常用的药物。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血浆肾素活性,从而导致血管收缩。临床研究表明,每日服用普萘洛尔片120mg-160mg,可有效预防偏头痛复发。但普萘洛尔可诱发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导致心力衰竭,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慎用。其次,普萘洛尔会加重气管收缩,导致缺氧,因此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禁用。

美托洛尔主要作用于β1受体,但与β2受体结合较弱,因此副作用较少。临床研究表明,每日服用美托洛尔片150mg可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美托洛尔的副作用小于普萘洛尔,但对心动过缓、心力衰竭、支气管痉挛和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仍禁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乏力、头晕、干咳。

②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受体,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颅内递质的释放。是临床常用的预防偏头痛的药物之一,常用的有氟桂利嗪。

氟桂利嗪是非特异性钙拮抗剂。临床研究表明,每晚口服10mg氟桂利嗪可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然而,氟桂利嗪有许多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嗜睡、乏力、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诱发锥体外系反应。

③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是预防偏头痛的二线药物。药理研究表明,它们能选择性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从而有效预防偏头痛。阿米替林是临床常用的药物。

阿米替林可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元的离子通道,从而有效缓解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研究表明,每晚睡前口服阿米替林可有效预防偏头痛复发。但是,阿米替林有很多副作用。长期服用阿米替林可导致口干、嗜睡、青光眼、尿潴留等。,所以青光眼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

④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

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是临床防治偏头痛的辅助药物,通过调节脑细胞的代谢,减轻偏头痛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2和辅酶Q10。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临床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B2可以改善脑细胞的代谢能力。每天口服200毫克维生素B2可以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次数。但是,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2会引起皮肤瘙痒、烧灼感、刺痛等不良反应。

辅酶Q10是线粒体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几种酶系统的辅助因子,与能量代谢直接相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口服100毫克辅酶Q10,可有效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长期服用辅酶Q10的不良反应很少,多为消化系统反应。

三。摘要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非常难以治愈。因此,其治疗目的可分为缓解急性期症状和缓解期预防复发。所以不同时期的用药方案是不一样的,很多药物都是精神麻醉类药物,建议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次,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偏头痛患者应主动避免生活中的各种诱因,积极预防基础疾病,改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防治偏头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或者收藏。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有相关问题,请分享这篇文章给他们。谢谢你。想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五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站。早点注意,不要迷路。

#家庭健康守护官#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