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为什么十六圆(为什么一直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句俗语也许大家都已经听的耳朵都长茧了,意思也很明白,十五的月亮可能在十六圆,但大家对十六圆的月亮比较关注;其实月圆发生在是十四、十五或者十六甚至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20:16:10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句俗语也许大家都已经听的耳朵都长茧了,意思也很明白,十五的月亮可能在十六圆,但大家对十六圆的月亮比较关注;其实月圆发生在是十四、十五或者十六甚至是十七都是有可能的,可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现象呢?

中秋月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意思也挺明白的。十五的月亮可能是十六圆,但是大家更关注十六圆的月亮。其实满月有可能发生在14号,15号,16号甚至17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中秋的月亮

有一些天文知识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月亮已经被地球潮汐锁定,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是一致的,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一个月不到几天,准确的说应该27.32166天,事情豁然开朗,因为一个月只有27天,那么农历月初如果是朔月的(全黑看不到月亮的时刻),那么望月(月圆时刻)就应该发生在农历13,下一次朔月就该是农历27…….是这样吗?

月相的变化有天文知识的朋友可能知道,月球已经被地球潮汐锁定,其自转与公转周期一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一个月不到几天,准确的说应该是27.32166天。事情豁然开朗,因为一个月只有27天,所以如果是农历月初的新月(完全黑暗中看不到月亮的时刻),那么满月(满月时刻)应该发生在农历13日。月相的变化

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一点问题都没有?从上图可以看出,月球公转所经历的月相变化完全符合天文意义上的月球光照变化。但是为什么农历正月的规律已经差了半天(按最早的农历十四月计算),而且差了快三天呢?我们的常识有问题吗?

其实如果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动的话,上图的月相变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地球并没有,以每秒接近30KM/S的速度在公转的轨道上飞奔。(上图只是恒星月周期出的朔望月图),如果加入公转影响的月相位置应该如下图理解:

朔望月成因事实上,如果地球不在公转轨道上运动,上图中的月相变化是没有问题的,但地球并不是以每秒近30KM/S的速度在公转轨道上疾驰。(上图只是星月周期的月相图)。如果加上公转影响的月相位置,应该这样理解:农历的成因。

如果A点对应的位置是新月,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在第二个月,当地球到达B点时,同一位置的月亮不再与太阳相连,它以更大的角度发散。月亮需要旋转另一个角度才能再次成为新月,而这个角度差需要2.21天月亮才能到达!

星月:月球自转的理论月相变化是一个星月周期,一个星月的时间是27.32166天,不考虑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

农历月:考虑地球公转影响的月盈亏变化期。一个太阴月的周期是29.53059天。

农历朔是周期,但没有半天日期,所以农历月的大小是29天和30天。所以累积的差异会导致每次满月周期不是落在农历十五,而是在那个区间会有微小的变化!

另外这将引出另一个问题顺便了解下,农历的十二个朔望月周期为一年,据此计算一年只有354.3667天,和一个回归年(考虑了岁差的地球公转一圈)相差11天左右,因此每隔三年会有一个闰月来消除这多出来33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