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游戏的QQ群中“00后”显示占比超六成。部分淘宝店铺提供未成年人网游账号收费。今年寒假,一个10岁的孩子在某电商平台花了8000多元购买游戏《迷你世界》的虚拟币,其中平
第一代游戏的QQ群中“00后”显示占比超六成。
部分淘宝店铺提供未成年人网游账号收费。
今年寒假,一个10岁的孩子在某电商平台花了8000多元购买游戏《迷你世界》的虚拟币,其中平台商家赚取了1000多元的差价利润,剩下的钱以“迷你币”的形式充入孩子的游戏账户,远远超过了未成年人的充值限额。在游戏防沉迷新规下,南都记者发现,各平台提供的游戏收费服务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机制的渠道。
恶意退款漏洞的利用
玩家充值是游戏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为了获得或升级游戏素材、道具、人物皮肤等元素,玩家往往会花钱购买虚拟资产,游戏产业“氪星”由此诞生。
杜南记者了解到,游戏收费服务最初活跃在电商平台,后来社交平台和以“大玩家”、“交易虎”为代表的收费APP成为游戏收费的新战场。杜南大数据研究院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五分之四的受访者表示在淘宝、仙游等电商平台上见过游戏收费服务,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接触过交易虎、Bigplayers等游戏收费APP,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在QQ、贴吧等收费平台上见过游戏收费服务。
“优惠券七折”、“超低价收费”等口号被电商平台的收费商家广泛使用。比如你在某大型电商平台搜索“游戏充电”,退货产品的销量就有几万,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找到热门游戏的充电服务。
社交平台上的收费服务层出不穷。比如贴吧“代充吧”有34000粉丝,代充服务商在帖子上附上自己的信用证明,吸引玩家。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找到很多标题为“收费学徒、技术和教会”、“收到大量Apple IDs且佣金可观”、“寻求国外ID合作”的帖子。
收费代理如何实现低成本收费?上海(杭)律师事务所律师曾告诉南都记者,代理收费的种类比较复杂。同样的交易形式下,可能是盗刷信用卡的金融诈骗,也可能是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篡改服务区数据。也可能是普通商家利用特殊情况的优惠充值渠道赚取利差。
很多收费代理抓住了礼品卡、汇率、退款、黑卡等漏洞或渠道。据了解,海外流行的礼品卡往往是配合一些活动赠送或打折出售的。收费商家可以通过外部账号或虚拟地址使用这类国外礼品卡给国内游戏充值,赚取中间差价。所以会有收费商家在网上发布的“求国外ID合作”、“求大量礼品卡”等相关内容帖子。苹果礼品卡和谷歌礼品卡是商家最常用的礼品卡渠道。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搜索“礼品卡”、“某国礼品卡”,可以发现大量商家倒卖礼品卡。
在苹果App Store,虚拟商品在每个国家都有相对固定的价格,不会因为实际汇率的变化而频繁变动。所以国内的收费商家往往会购买虚拟商品或者低价礼品卡给国内用户充值,赚取汇率差价。
北京雷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俊义告诉南都记者,如果代理商户通过赚取汇率差价完成代理收费,涉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反向买卖外汇或非法介绍买卖外汇,将面临外汇监管机构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恶意“退款”也受到收费商家的青睐。杜南记者了解到,如果玩家把账号密码给了商家,收费商家会在给玩家充值后进行退款。这一系列操作就是钻了苹果“退款政策”的空子。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苹果App Stor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供退款服务。“充话费退款”的整个流程如下:玩家以低于正价购买——提交账号密码——以官方价充话费——玩家收货——充苹果退款——全额收回充值金额。在“退款”操作下,如果发现有玩家恶意退款,可能会扣除相应的道具或称号。但是收费代理不承担责任,甚至拿了退款跑路。此外,在退款操作过程中,收费代理会索要玩家的Apple ID和密码,用户信息会被完全泄露。
据调查,充电行业仍存在“黑卡充电”渠道。“黑卡”是一种来历不明的信用卡。一些不法分子窃取公民信用卡账户信息,卖给收费商家,收费商家在苹果系统中窃取。用“黑卡”充电时,充电商家会询问玩家的游戏账号和密码,将游戏账号转移到他的iOS设备上,然后用黑卡绑定的id进行充值。收费商家低价窃取从黑客手中购买的黑卡信息。在卡主发现被盗并挂失期间,卖家可以随意刷卡。“黑卡收费”的价格往往远低于原价,冠名风险最高,还涉及盗刷信用卡等直接触犯法律的行为。
律师王俊义告诉南都记者,这类违法行为常见于非法获取境外信用卡、使用境外信用卡预授权功能、绑定苹果手机、在苹果App Store完成刷卡等场景。App Store的非实时结算机制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王俊义建议,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除了严厉打击买卖信用卡、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外,还应提高对异常充值行为的识别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充值频率、充值地点等明显异常的情况及时做出应急响应,甚至做出限制或禁止。
从业者暗示“圈内人”
在各种收费方式下,玩家通常会在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接触到“中间商”。中间商作为非法收费从业者和玩家之间的桥梁,他们进行宣传,接单。中间人收到玩家订单付款后,会将订单转给从事收费行业的人员,非法收费从业者通过获取的收费渠道为玩家充值优惠券。
“你一个硬币一个硬币刷都不会被发现。”“你有自己的内部交易群,加入群要交3W。”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在收费从业者中,活跃着不少游戏公司的“内部人士”。一些游戏运营商的员工福利很丰厚,比如优先考虑测试资格,或者在收费时提供很大的优惠。内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一利益,将低价游戏“票务”原封不动、高价卖给第三方平台,赚取差价。它可以利用权限和程序,免费刷“虚拟币”或“虚拟道具”等游戏元素,然后通过直接充值或在账户内转账的方式实现低成本的收费交易。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你可以找到很多经营5年以上的代理店,标榜自己是“正规渠道”。在杜南记者的求证过程中,在社交软件上发现了几个相关帖子,内容为“XX的游戏收费,所有平台都收费,人都懂说话”。
未成年人无限量收费
对于未成年人选择玩游戏充电的原因,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防沉迷的极限,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充电价格低,优惠多;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还认为收费商家的营销伎俩会吸引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九成受访者反映游戏平台未对其他玩家赠送未成年人账号道具和优惠券的价值设置上限,导致未成年人账号被“赠送”无限充值;8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游戏平台每次充值都应该设置人脸识别,以确认玩家自己充值,而不是代为充值;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游戏平台存在技术漏洞。
杜南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实测,以“迷你币”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大量商家提供预付费服务。进入一家随机商店,记者提供了未成年玩家的迷你号。交了128元后,商家口头询问,“充值业务要求你回答是否成年,是否知道虚拟物品一旦充值不能退款。”得到“是”的回答后,充值成功支付(实际支付116元)。商家没有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或信息来帮助验证身份。记者核实发现,通过这个收费渠道,10岁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确实可以收到多收的虚拟币。
在其他电商平台,南都记者也发现,收费商家只会在商品详情页注明“未满18周岁不得消费”,或者口头询问买家是否成年,并不会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未成年人可以轻松充值。这与杜南的这项民意调查结果一致: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不会阻止未成年人使用充电服务。
在社交软件上交易不需要任何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收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名为“桃花源面面子”的贴吧用户发布了一个替换帖,表示可以替换8-8.5折的多款网游,并附上了微信号和QQ二维码。杜南记者扫码加入“绵氏1群”,群内多达1873人,是一个面向商家和玩家的网络交易群。值得注意的是,群成员信息显示,00后用户占比超过六成。
民调数据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代未成年人收费会超过未成年人游戏的消费限额,会使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游戏;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代理费让很多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付出了很多钱。
平台调查
淘宝商家装饰提示“未成年人禁止收费”10岁账户收费直接到账。
平台对举报投诉回复“不成立”,称没有硬性措施。
2018年6月,淘宝发布公告关闭“网络游戏点卡>:& gt手游充值”是第二级类别。封停期间,如果卖家以其他方式重新发布第三方手游预付商品或服务,将发布未授权商品规则,根据淘宝规则进行处置。
然而,杜南大数据研究院调查发现,淘宝上不仅有大量游戏对商家商品收费,还可以轻松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收费。不仅突破了防沉迷的规定极限,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平台提供各种收费服务。
根据杜南大数据研究院今年4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近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淘宝和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上见过游戏收费服务。杜南记者以“游戏收费”为关键词搜索淘宝,出现了大量商品。其中不仅有英雄联盟、地下城、勇士等热门游戏,还有Google Play、Steam等第三方平台的收费服务,可用于游戏购买和游戏内购买。甚至非国服游戏也可以充值,可以浏览搜索结果。常见的“日服”“韩服”都有。
以三七互娱旗下的《斗罗大陆:魂师对决》为例。南都记者在淘宝搜索相关收费,结果包含大量相关商品和商家。通过浏览发现,这类业务推广中常见“自动发货”、“源头直充”、“先低价充”等关键词,主要商品为游戏道具的兑换码和账户余额。杜南记者在搜索到的销量前列,标有“7年老店”的“秋风店”看到了“24小时自动送货,秒拍”的字样。商品详情显示“所有材料随便填”,拍下链接商品后会自动交付兑换码,玩家可以使用兑换码兑换游戏中相应的游戏道具。在另一家“庞迪手游华为充值套餐”6年店,530元可以充值648元斗罗大陆的游戏账号:魂-师战。店家只对华为的账号充值,需要提供自己的账号密码或者扫描店家提供的二维码,店家对账号充值。
存在收费风险。
记者在杜南浏览淘宝上的预付费产品时发现,很多产品的宣传图和文字说明中都有“正规白卡、提供收据”、“正规渠道”、“安全高效”等字样。这类预付费产品主要是商家用来充值不同国家定价不同造成的差价,包括汇率等因素。与这种相对应的是无法提供收据的“黑卡收费”。这种收费有盗刷信用卡等行为。
据观察,不少网友投诉游戏账号因购买充电服务被封。有网友表示,在淘宝充值店购买游戏《天命-皇冠指定》后,向客服索要收据,却遭到拒绝;有网友表示,拿到截图后发现是店家自己伪造的收据。
淘宝客服:
对此没有硬性的措施。
杜南记者实测,部分店铺将相关商品发给客服后,会出现淘宝官方提醒,显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您必须年满18周岁才能购买线上商品。禁止平台商家向未成年人提供相关商品,禁止未成年人购买。”但在使用未成年人淘宝账号与客服沟通购买的过程中,记者几乎没有收到任何实质性的购买障碍。
杜南记者试图用一个未成年人账户在“桔子* * *”购买游戏优惠券,这是一家有8年历史的淘宝店。该店商品详情中的“消费提醒”强调了未成年人禁止充值。但在下单前,记者询问客服是否有未成年账户充值限额,客服回复“不知道,试试”。记者下单65元的优惠券产品后,客服发来二维码登录游戏,引导扫描确认玩家游戏账号登录。客服确认充值成功后,记者登录该未成年人账户,发现715券已到账。交易结束后,该店客服还承诺,未来消费可以“不限时间充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记者游戏账号的主人只有10岁。根据防沉迷规定,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用户单次充值上限不得超过50元。而游戏代理可以一次性给账号充值,直接绕过了防沉迷规定。
无独有偶,杜南记者尝试在淘宝搜索可以充值迷你世界游戏的店铺,发现该店铺“5198点卡专电”,28.5元可以充值335个迷你币。下单前,杜南记者询问客服是否有未成年人充值限额,客服回复“未成年人请在成年后充值。”但记者尝试在订单页面直接填写未成年人的“迷你号”后,仍然可以下单,再次登录10岁未成年人的账户,迷你钱已经到账。与上述代金券充值游戏相比,《迷你世界》手游想要实现“迷你币”的充值,商家无需登录玩家账号即可直接完成充值。
记者在淘宝上发起了店铺投诉。但淘宝给出了“举报不成立”的结论,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举报的商品违反了淘宝平台的销售规则”。随后记者致电淘宝客服,客服表示会对商家的不当积分进行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降低卖家店铺排名等多维度处理。对于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的现象,客服表示,淘宝暂时只有一些相关的提醒,并没有硬性的措施来打击,涉及灰黑游戏的产品也没有相关的举报渠道。
电商平台应该如何防范和杜绝提供未成年人游戏收费服务?杜南大数据研究院发起的民调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用户在游戏充值时应核实身份;此外,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检查,严惩为未成年人提供收费的商家;半数受访者支持建立举报机制,用户可以举报违规违规的商家。
专家意见
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加强监管。
上海(杭)律师事务所律师曾表示,由于代理收费会损害游戏公司的利益,因此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用户协议都禁止代理收费。其次,根据不同情况,收费代理人可能涉及职务侵占、信用卡诈骗、盗窃等违法犯罪。可能涉及违约、不正当竞争等民事责任;对于游戏公司规则框架内的部分代理收费,可能并不违法,也不违约。
杜南大数据研究院的民调显示,近五分之四的受访者支持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措施严惩涉未成年人案件;60%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管理好自己的支付账户和密码,防止未成年人做出与游戏相关的非理性消费。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认为,考虑到这种产灰的特点,应强化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电信运营商等关键环节的主体责任要求,上述平台应依法严格履行对相关用户、设备、交易的审核义务。律师王怡君表示,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研究,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出台详细的应对措施。
出品:杜南大数据研究院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监制:荣明昌刘江涛
规划:王海军
协调员:邹颖
研究员:唐易学杨晓敏张玉婷
技术:占华平 实习生:付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