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智能相对论作者XL3月17日晚,荣耀旗舰新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面向中国市场正式发布Magic4系列。这是荣耀近三个月来第二次发布高端机型。展望未来,MagicV于1月18日发布。在二
文姬智能相对论
作者XL
3月17日晚,荣耀旗舰新品发布会在线上举行,面向中国市场正式发布Magic4系列。这是荣耀近三个月来第二次发布高端机型。展望未来,MagicV于1月18日发布。
在二月底的巴塞罗纳MWC上,Magic4系列实际上是光明的一面。短短一个小时,荣耀CEO赵明说了20遍“荣耀能行”。具体能做什么?他在这次大会上给出了答案:
“2021年是荣耀的回归之旅,2022年是荣耀不断打破科技天花板的创新突破之旅”,“要真正改变苹果在高端市场的霸主地位”。
1.微笑曲线背后
某种程度上,荣耀的这种豪言壮语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2021年第四季度,荣耀接替华为成为国产和安卓阵营第一的手机。总排名仅次于苹果21%的市场份额。在国产手机厂商中,高于vivo、OPPO、小米。进入2022年后,1月底市场份额为17%,1月最后两周销量较前两周增长32%。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市场监测
注:数据中小米包括RedmiOPPO不包括一加;Vivo含iQOO
从独立前16%的市场份额,到低谷时的3%,再到2021年第四季度末的17%,荣耀用销量画出了一条漂亮的微笑曲线。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市场监测
荣耀的这种“黑马趋势”背后,可以说是产品力、供应链、华为分手“大礼包”的结果。
作为荣耀华为的子品牌,之前主要以中低端手机为主。独立后走了之前华为的路。简单来说就是高端口碑,低端销量。最近半年,荣耀一口气密集发布了五款产品:荣耀50、Magic 3、Magic v、荣耀60,以及这款Magic 4系列,占据了中高端产品线的全系列不同价格区间,在产品力上保持了相当大的竞争优势。
从只是独立谨慎测试到密集发布中高端手机,控制上下游供应链是基础。其实荣耀的供应链本身问题不大,因为荣耀独立于华为,芯片供应有保障。比如荣耀50推出高通骁龙778G,零部件采购限制小很多。截至去年8月,荣耀的供应链已经100%恢复,与AMD、英特尔、美光、三星、微软等供应商完成了供货协议的签订。
在下游销售渠道建设上,荣耀的股东中有30多是荣耀代理商和经销商。有了他们的支持,荣耀可以快速完善线下布局。官方数据显示,荣耀线下零售体系有3万多个终端,其中2000多个是最受重视的授权店。仅从2021年初到8月底,就有68%的扩张。
另外,荣耀有一个科研buff,是分离之初华为给的。要知道,荣耀最初8000多人的团队全部来自华为,仅R&D人员的比例就超过一半。不仅如此,荣耀还接收了深圳、北京、Xi安的原华为R&D团队,中国四大R&D中心,100多个行业级实验室以及高端手机原R&D团队,为荣耀的技术打上了华为的基因。
2.差异化战略的核心
荣耀CEO赵明曾坦言,华为的道路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高端品牌的建设没有捷径和侥幸,就是踏踏实实的回到底层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和消费者体验。归根结底,任何被证明可以称之为成功的战略,其核心都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经验”。
荣耀也不例外。通过Magic V,荣耀首次阐述了自己对高端的理解:也许硬件不是最好的,参数也不一定是最强的,但荣耀会专注于通过AI技术提升用户终端的全场景体验。
Magic V和Magic4是超级智能的Magic live AI引擎,内置Magic UI 6.0系统。简单总结一下,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AI技术能力,结合用户的习惯、性格、场景,预测用户的需求,自动弹出相应的商业服务,比如地铁站进站闸机前自动弹出乘车码,机场自动弹出购票信息。
这种“懂你”、提供“选择”的AI智能体验,是荣耀与国内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正因如此,赵明给荣耀Magic V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定义:“一个到位”,这背后其实是当下荣耀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Magic4系列还切中了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的痛点。其智能隐私通话保护功能可以解决常见的通话语音泄露问题,内置的独立安全存储芯片更加实用。如果手机不小心丢了,即使没有密码被恶意刷卡,开机时也会被要求输入密码,否则无法使用。同时,即使物理拆卸内存芯片,也无法通过任何手段解密手机的数据。
这个功能真的很值赵明在发布会上花的时间。我记得他在最后的总结中说过“荣耀在软件体验上会走一条与现有厂商和品牌不同的发展道路”。
当智能手机硬件的创新很难刺激消费者,调动手机的“灵性”时,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秘密。
3.如果你想戴上王冠,你必须承受它的重量。
并不是荣耀一眨眼就转型了,实现了“阶级跃升”。宏伟计划的另一面是现实。作为一个长期在中低端市场深耕的品牌,短时间内做好高端路线很容易。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声音:“在部分用户眼里,荣耀还是有华为血统的,这也是荣耀线下销量好的重要原因”。的确,和荣耀50、Magic3一样,在设计上和之前的华为P/Mate系列有相似之处,这或许也确实是它们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荣耀缺乏自信的设计语言。
分家后,华为与荣耀关系微妙。华为虽然送出了“大礼包”,但在核心技术上有所保留。比如华为的解决方案就是其独有的折叠屏手机“水滴铰链”专利。但Magic V并没有搭载华为的核心技术,而是在Amphenol公版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当时专注摄影的Magic 3还没有搭载华为P50上的计算光学算法。
眼下,华为正处于低谷,被“卡”在手机5G射频芯片和高端芯片的供应链上,但从未放弃重返战场。华为BG CEO余承东去年11月透露,华为手机业务有望在2023年重回王者。华为重回手机赛道,是否还有之前“沾光”的一战之力?
另一方面,高端是苹果的悲哀,苹果依然牢牢把持着高端机市场。虽然这两年冲击高端的国产品牌不少,但成果寥寥,在苹果A系列处理器一骑绝尘的背景下,很难避免成为背景板。根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2021年,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市场,苹果的份额从2020年的48%增长到75%,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份额几乎被苹果吞噬。
荣耀CEO赵明曾经说过,苹果不是无敌的。“沟通一直是它的短板”。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说弯道超车苹果显然还为时过早,一些市场评论确实有点过分。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是,荣耀现阶段,还是很难通过高端机的出货量或者销量来体现其全部实力。这两款新机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可以作为一个开端,形成荣耀高端机的品牌影响力。
同时也不能忘记虎视眈眈的国内厂商。Vivo、OPPO、小米,去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与荣耀只有1%的差距,竞争依然如火如荼。作为唯一没有透露自研制芯计划的厂商,荣耀未来的产品力必然会受到影响。手机市场一片红海,未来的荣耀可能要和华为“自相残杀”了。除此之外,之前还有苹果独孤求败,之后是vivo,OPPO,小米。做第一个不容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和荣耀的发布会依然延迟,但价格差距却是天上地下。小米的Redmi奇迹般地把价格打到1999元以下,而荣耀已经把价格提到了8000元。同时也引发了争议:小米的Redmi本来就是走向“性价比屠夫”的路线。想把它当爆款低价卖并不稀奇,但是荣耀是不是有点奇怪?友商都在降价销售主打的高端旗舰,它却一反常态的把价格提到了历史新高,整天喊着要苹果蛋糕。是不是太乐观了?
智能手机行业有一种观点流传多年:“造手机不是一时的榜单排名,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过去,任在对荣耀的告别演说中曾说,荣耀要“做华为在全球最强的竞争对手,超越华为,甚至喊倒华为”。口号什么时候变成现实?消费品市场,永远不会有所谓大局已定。
分享最后一个有趣的角度,把这两款新品的名字组合起来,荣耀,其实还是挺奇妙的。V是“胜利”的缩写,荣耀以魔V开头;接下来的Magic4系列进一步细化了整个场景的智能能力。这就像是精心安排的组合拳——for vitory,一切为了智能手机之战的胜利。
不过,荣耀近期的优异成绩单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反击的开始,市场会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聪明地挖这口井,添加VX: zenghy 2017。
此内容原创自【智能相对论】,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抄、复制或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属未核实,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
Ai新媒体;
TOP10,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得者;
《论文科技榜》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榜单TOP10
《人工智能的十万个理由》作者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家电(含白电、黑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AIoT设备)、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