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我们国家建立了综合和分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等这些综合收入,按年度核算,多退少补。需要下载“个人所得税”这个APP,实名注
自2019年以来,我们国家建立了综合和分类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等这些综合收入,按年度核算,多退少补。
需要下载“个人所得税”这个APP,实名注册,人脸识别,登录,看是否需要补税或者退税。
那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标准是什么呢?
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或应缴税款= [(综合所得-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2020年预缴税款。
“退”还是“交”?
这是一个正数和负数的问题。
计算出本年最终应纳税额后,减去2020年的预缴税额,得到应退或应纳税额:
如果结果为正(如“1350”),则需要缴纳相应金额的税款(1350元);
如果结果是否定的(如“-1350”),可以退还相应的金额(1350元)。
然后,你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申请退税或缴税。
举两个例子:
隔壁老王是自由职业者,2020年综合收入112372.75元,无“三险一金”,非独生子女,赡养两位老人,有房贷,已纳税7352.61元。
这样的话隔壁老王的退税=[(112372.75-60000-24000-12000)×3%-7352.61 =-6861元。
隔壁老张在一家公司上班,2019年综合收入92715.7元。2019年个人缴纳“三险一金4496.16元,其他费用1.32元。他在北京有房贷,不需要赡养老人,缴税486.39元。
这样的话,隔壁老张应纳税额=[(92715.7-60000-12000-4496.16-1.32)×3%-486.39 = 0.1566元。
日前,国家决定延续“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并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计入当月工资收入”和“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长至2023年底。
简单来说,就是:
2021年12月31日前发放的年终奖,可计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税额;
但从2022年1月1日起,每年的一次性奖金将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今年有一些选择,可以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明年,就别无选择了。
想看政策文件的朋友可以参考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发布的这两份文件: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年度一次性奖金计征个人所得税方法的通知
那怎么交呢?看文件总是很无聊。你看看能不能算一笔账。
让我们假设两种情况:
隔壁老王,年收入15万,年终奖3万;
隔壁老李年收入3万,年终奖15万。
(1)情况一:年终奖不计入综合收益。
这种情况下,年终奖单独征税。
按照税务局的规定,需要将年终奖收入除以12个月,然后根据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计算纳税额。
月度税率表: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隔壁老王年终奖3万,平均12个月,也就是每个月2500。
在对应的月税率表中,是在第一档,“不超过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为0。
在这样的情况下,隔壁老王的年终奖应该按照3%纳税,也就是3万× 3%-0 = 900元。
如果是隔壁老李,因为年终奖15万,平均每个月12500,对应三档,税率20%。
那么,隔壁老李的年终奖需要缴纳的税额是150000×20%-1410 = 28590元。
相当于15万-28590 = 121410元。
ps:
如果老李的年终奖是144000元,可以按照10%的第二档税率缴税,也就是144000 x 10%-210 = 14190元。
相当于144000-14190=129810元。
你看,6000元的年终奖少了,但是你扣税后拿到的钱却多了8400元。这是原则。
(2)情况二:年终奖并入全年综合收益。
隔壁老王今年收入15万,加上年终奖3万,一共18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个人综合所得税率表”。
个税计算公式=(综合所得-6万元-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综合所得税税率表:
18万元,对应第三档,“14.4万元以上到30万元”。
那么,隔壁老王每年应纳税额是:
18万×20%-16920-(15万×20%-16920)= 6000元。
你看,算法不一样。隔壁老王每分钟多交了5100元的税。
那么,这种情况下,隔壁老李应该交多少税呢?
18万×20%-16.92万-3万×3% = 18180元。
从28590元到18180元,隔壁老王反而存了10410元。
所以,你看,每个人的收入,年终奖分配,适用税率都不一样,最后算下来还是差很多。
简单来说—
如果工资大于年终奖,可以考虑选择“单独纳税”;
如果年终奖大于工资,可以考虑“合并计税”。
如果你的奖金非常高,基本都是一次性奖励的话,还是用合并计税能省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