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回答早在秦汉时期,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神的名字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挂在左右门的两侧,用以驱鬼、镇邪。每到春节,中国民间都有贴对联
简短的回答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神的名字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挂在左右门的两侧,用以驱鬼、镇邪。
每到春节,中国民间都有贴对联的习俗。这个习俗由来已久,那么对联的由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细节01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对联历史悠久,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0202
对联是从格律诗的对仗发展而来的,保留了格律诗的一些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古人的诗和他们的诗相比较,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联对仗要求工整、平衡、协调,上联最后一个字含糊不清,下联最后一个字含糊不清。这些特点都类似于格律诗,所以有人称对联为贴诗。
0303
据《宋史·蜀家》记载,五代以后,蜀主孟昶“年年杀生,命学士为字,写桃符,置寝门四周。年底(公元964年),学士有幸写了一首词,于是以非工之身,自称写了书名:余庆元旦,甲戌野。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0404
宋代以后,民间过年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的那句“家家总换新桃换旧韵”,正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符涛密切相关,古人也称春联为“符涛”。
0505
直到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红木板,才有了今天人们看到的春联。据《赞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命手下官员在家中加挂一副春联,亲自微服出巡,挨家挨户观看,寻欢作乐。从此以后,所有的文人学者都把做题组合当成了一件高雅的事情。清代以后,对联处于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