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智慧博物馆,打造人文科技新高地

墙上的粉黛瓦,与苏城的烟雨交织,是多少个春秋留下的柔情。静静的站在闹市,可以看到它千百年的样子。苏州博物馆动人的魅力成为很多人爱上苏州的原因。苏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0:37:23

墙上的粉黛瓦,与苏城的烟雨交织,是多少个春秋留下的柔情。

静静的站在闹市,可以看到它千百年的样子。苏州博物馆动人的魅力成为很多人爱上苏州的原因。苏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中国标志性文化机构,毗邻拙政园和狮子园。2006年正式开播,年观众279万(2019年)。2021年9月,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开馆。

苏州博物馆不仅是著名的旅游地标,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为了不断打造自己的文化标签,苏州博物馆以数字化、智能化勾勒出智慧博物馆的动人篇章,打造人文科技新高地。

两馆合一的智慧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子山南侧,建筑面积48365平方米,展览面积13391平方米。永久展馆包括苏州历史展、苏州工艺馆、国际合作馆、书画馆、苏州生活馆、探索体验馆六个部分。

根据规划,苏州博物馆主馆以艺术为主,西馆以教育为主,采取两馆合一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实现多维互动的智能服务和高效协同的智能管理,实现博物馆智能系统和数据互联。同时,西馆需要融入“智慧城市”体系及其所在地、辐射区域、地理环境的文化氛围,实现博物馆的科学普及与传播,促进苏州城市文化的发展,建设“智慧博物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示范单位,自2014年第一批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使用以来,该馆基本形成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博物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基本框架。但是,结合新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解决新问题、满足新需求,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建设进程亟待推进。

数字场景支持场馆的沉浸式体验。

面对挑战,苏州博物馆与容联携手,通过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支撑当下和未来对智能场景和沉浸式体验的需求。

本次智能化建设主体为苏州博物馆西馆,兼顾两馆信息化,以苏州博物馆业务为核心,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博物馆和苏州文化新地标为建设目标,打造弱信息化、建筑智能化、安防智能化、博物馆智能化的智慧场馆。

基于物联网、GIS等技术,构建安全、舒适、高效、低碳的博物馆建筑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博物馆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模块化柔性设计、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以网络化信息传输、智能化信息检索和用户友好为特征的博物馆信息化弱电系统,提高博物馆信息化支撑系统的协同性、共享性和高效性;基于视频智能分析、多重入侵检测等技术,构建智能采集、智能识别、智能决策分析优化、智能联动响应的博物馆防控一体化安防体系,提高博物馆安防工作自动化水平;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建设感知全面透彻、宽带泛在互联、智能集成应用的“二合一”智慧博物馆,实现建筑、弱电、安防、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建设国内首创,打造江苏省人文科技新高地!

弱电系统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可靠运行、形象展示”的思路,利用信息网络和专用系统集成平台软件,将构成全馆数字化智能系统的独立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协调的集成网络系统,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任务的充分共享。实现整体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节约能耗,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全馆的最优控制和决策,实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为用户提供舒适、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建筑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建筑智能化通用平台。通过各子系统对博物馆整体的水电、空调制、照明等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并将数据汇总统一到通用平台,构成一套“互联网、物联网、智联”智慧博物馆的可视化综合管理方案。各子系统通过博物馆网络互联,最终构建基于GIS的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博物馆的分级管理和信息共享,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智慧”的感觉,真正实现安全、舒适、高效、低碳的目标,实现博物馆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被动到主动、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互动、从传统到现代的革命性转变,提高博物馆的运营效率和综合处置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安保系统建设:结合入侵检测、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声音复检、辅助照明等技术手段,以及停车场管理、专用通信系统、电子巡更、防爆安全检查、安保管理平台、安保信息网络等子系统,构建博物馆保护目标的全方位深度防护体系。旨在为苏州博物馆西馆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从而建设一个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完善、综合防护能力强的现代化。

目前博物馆的智能化系统也在建设实施中,保证了两个博物馆可以整体运行,实现共用、资源共享、数据共享。

本次场馆智慧化建设以数字化保护总线为支撑,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建成博物馆数字资源管理、观众管理、智能导览、陈列展览管理、文创产品管理与统一门户等较全面的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博物馆观众带来更舒适的沉浸式体验。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