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项目“济南泉芯”已烂尾 投资规模高达598亿元

近日,业内盛传投资规模598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济南全信”已经烂尾。济南全信跟武汉洪欣后面的操盘手一样,还没完。报道援引全信员工的话说,“公司处境艰难。从4月份开始停发工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7:32:43

近日,业内盛传投资规模598亿元的半导体项目“济南全信”已经烂尾。济南全信跟武汉洪欣后面的操盘手一样,还没完。

报道援引全信员工的话说,“公司处境艰难。从4月份开始停发工资,强制员工离职”,项目陆续停工。报道还引用了在周边其他项目工作的承包商的观察。“在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多次变更工程总承包,这在建筑行业非常少见。显然,这个项目存在长期的巨大风险”。

资料显示,全信济南项目总投资高达598亿元,拟建设12纳米/7纳米工艺节点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该项目于2019年第一季度悄然开工。建设地点位于济南林空经济区,用地面积39公顷。该项目总投资59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30亿元,建设12英寸12nm生产线,月产能7000片。二期投资260亿元,扩大2.3万片12 nm逻辑芯片月产能;三期投资100亿,增加7nm产能1万片。

至于股权结构,根据公开信息,四大股东分别是济南纪信产业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宜信集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两者均隶属于济南SASAC。

根据这个项目的环评报告,全信当时吹嘘海口要建12nm工厂,年产48万片晶圆,2400片掩膜。在济南政府的协助下,工厂于2019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然而,项目的停工,员工的计划解雇,以及几天前订购的大量设备和大约17亿元的存款,都成了济南政府的烫手山芋。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这17亿台设备包括ASML的三台光刻机。所有订购的设备尚未交付。如果全信未能支付尾款并违约,设备供应商将从保证金中扣除约17%的违约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持有济南全信约41.18%股权的宜信集成背后的控股股东曹珊,曾是早已身败名裂的武汉洪欣的幕后控制人。资料显示,武汉洪欣的控股股东曾经是京光蓝图。曹珊是北京光量蓝图的主要股东和法定代表人。然而,曹珊于2019年1月退出京光量蓝图,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

根据《王记伟》的报道,“曹珊”实际上是安徽电创电子董事长鲍恩宝的笔名。为了组建洪欣和全新的核心团队,鲍恩宝频繁地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

他在接受王记伟采访时强调,“由于核心团队有大量台湾籍人员,在竞业限制协议期间不方便办理工商注册,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约定竞业限制协议到期的台湾籍骨干在企业正常经营并产生利润后进行股权分配。”

在济南全信的400多名员工中,有180名是台湾工程师,他们的平均月薪在5-10万元人民币之间。

鲍恩宝表示,由于与洪欣高层路线不同,他于2018年11月离开了洪欣,并带着部分核心人员到济南参与了全信的成立。至于停发工资,强调的是资金链不断裂。目前账户里还有6-7亿元存款。

但根据工商资料,济南全信的注册资本虽然高达59.5亿元,但实收资本一开始只有5.1亿元,之后开始增加到32.37亿元。据此前报道,这部分资金由济南市国资委下属两家公司出资,而鲍恩宝控制的易信集成,化名“曹珊”,一分钱也没出。这与当时的武汉洪欣如出一辙。

编辑:芯智讯-林子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