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柜排行榜(ZOL排行榜)

在囤积情绪的控制下消费提前透支。“买个冰柜就可以大胆囤货了。”一大早,商场一开门,杭州的张先生就问了冰柜的价格。最近张先生家里买了几千元的材料。为了储存材料,他计划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15:15:53

在囤积情绪的控制下

消费提前透支。

“买个冰柜就可以大胆囤货了。”一大早,商场一开门,杭州的张先生就问了冰柜的价格。最近张先生家里买了几千元的材料。为了储存材料,他计划买一个冰箱以备不时之需。

4月14日的微信指数显示,冰柜搜索指数达到506万。自4月10日以来,该指数一路飙升,连续多日维持历史最高水平。相关数据显示,近期冰箱、冰柜需求激增,搜索热度已与“双十一”持平。

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让不起眼的冰柜走进了消费者的心里。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可能会改变中国居民的消费认知和习惯,未来制冷需求的增加将促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局部增量的产生。在冰箱、冰柜平均每户拥有量达到1台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冰箱、冰柜的增长成为低迷家电市场中难以让人惊喜的一件事。但这种惊喜能持续多久,能不能带动市场的增长,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一个人买了四个冰柜。

4月13日,北京王女士今年购买的第四台冷柜到货了。这四台冰柜中,有一台容量为126升的小冰柜,是过年时给父母购买的。另外三个是最近放在电商平台上的,其中两个是送到自己家的,容量分别是120升和146升,一个用来囤肉,一个用来囤孩子的食物。另外还送了一个冰柜到王女士的奶奶家,她今年85岁,一个人在家。

“当你买一个小冰柜时,可以方便地储存至少两周的食物,如面食和肉类。”王女士认为冰柜必不可少,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而她自己一家五口人,一个对门的冰箱,加上两个小冰柜,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4月15日上午,在广州Suning.cn的一家商店里,李俊冰洗区的一名销售人员通过视频导购卖出了一台13000元的冰箱。据他介绍,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消费者都喜欢选择视频导购这种方式,能看到真货,心里踏实。

据了解,自4月1日起,该店冰箱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从4月1日到4月15日中午12点的数据来看,销售额已经同比增长218%,为历史最高。此外,4月7日-9日,广东冰箱、冰柜销量同比增长156%。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杭州某销售柜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杭州多家商场的冰柜销量大幅上涨。每天早上,商场一开门,就有顾客来咨询。这位人士透露,今年冰柜销量已经突破历史记录。

据Suning.cn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如沪、锡、苏、杭、甬、宁等地,冰箱、冰柜的销量大幅增长。3月以来,冰箱销量环比增长44%,增幅明显;冰箱销量前五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上海、北京、成都。

从全国范围来看,最近冷柜的销量和销售量都有明显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4月4日-4月10日,冷柜线下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25%,销售额同比增长18.54%;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1.71%,销售额同比增长16.27%。

多家电商平台表示,有一种趋势:家用冰柜、立式冰柜、冰吧作为冰箱的收纳补充,成为更多家庭的“第二冰箱”。根据Suning.cn提供的数据,今年冰柜的销量增长了100%以上。为了应对这种情况,Suning.cn及时调整了供应链策略和市场策略,将销售方向集中在冷柜上。

家电分析师梁表示,以前冰箱是家庭消费的主流。冷柜是B端企业、超市、政企单位等的首选。会购买更多。现在疫情肆虐,很多家庭为了方便考虑购买商品。

激增的需求会是短暂的吗?

目前大容量的冷柜可以储存更多的食物,刺激了一部分用户的购买需求;一些用户因为居住空间以及希望将肉类和海鲜分开储存,所以希望购买更多小容量的冰柜。

奥维云网副总裁何。com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消费者对冷柜的需求来看,有“大冷柜,小冷柜”的趋势,大冷柜销量同比增长17.6%,双温小冷柜销量增长15%左右。

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com,受疫情和物流配送限制,上海各种家电零售额暴跌。3月份洗衣机、空和彩电零售额同比下降40%-60%。但冷柜销量同比增长14.8%,尤其是家用橱柜中的小型冷柜和立式冷柜。过去两周,上海冰柜线下销量翻倍。

居住在上海的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分析师马清楚地观察到,他周围的人都表现出一种情绪:他们后悔没有多买一台冰箱或冰柜。“从长远来看,这场流行病可能会让消费者认识到,冰箱的储存和保存更有必要,”他补充说。

何注意到,上海疫情下冰柜销量逆势上涨,可能是把消费者对冰箱、冰柜的需求放在了前面。一方面消费者有更换冰箱的意愿,另一方面冰柜也不贵,加上天气转暖,很多家庭选择购买。

近日,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某品牌打着“预订整猪,赠送冰柜”的旗号进行促销。整猪或半猪配一个冰柜作为赠品出售,价格分别为9999元和5299元。为了囤货,增加制冷需求,企业和品牌进行各种营销。

然而,家电分析师刘步尘指出,由于某个地方的疫情而囤积冰柜是一种短期需求,而不是常态。之前冰柜主要用于商务,在市场上的销量远不如冰箱,功能也比较单一,不适合家庭使用。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如果有条件规划位置,有相应的购买力,大容量冰箱是首选。

“一方面,当一般购买冰箱或冰柜时,消费者会在家中规划位置。现在,多买一个,放在哪里都是问题;另一方面,疫情过去后,冰柜是否还有用,也是居民考虑的问题。”刘步尘对这波增长的持续性并不乐观。

根据Suning.cn的说法,大容量的冰箱和冰柜可以储存更多的食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购买物资的频率在降低,单次购买量增加是趋势,对大容量存储和保存功能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未来在智能健康的主题下,我们将重点布局大容量冰箱。

Aoweiyun.com分析师王磊指出,之前冰柜的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需要储存大量的肉类和冷冻食品。人口趋势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二口之家、三口之家的大城市需求量小,冰箱保有量高。受疫情刺激,冰柜以柔性需求为主,定位是冰箱的补充。

低迷的白电市场有救了吗?

回顾前几年的家电销售数据,3月份并不是冷柜的传统旺季。一位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往年这个时候都准备卖空,没想到今年冷柜卖得不多。冰柜的销售高峰以前是12月到春节前后的2、6月。

美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冰柜需求明显增加,行业搜索热度已经和双十一持平。从销售维度来看,美的3月冰箱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6%。截至目前,4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45%。可以看出,用户对冰箱、冰柜的需求在明显增加。

据梁分析,即使冰箱和冰柜需求并存,结合疫情影响,短期内销量提升明显,但能否产生持续拉动作用还很难说。

马杰认为,上海目前的疫情导致了示范效应。在囤积情绪的控制下,提前透支了消费需求。但是整个冰箱行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大的变化很难发生。

受住房和人口红利下降、留存率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家电行业发展相对低迷,中国市场进入深度盘整期。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规模达7603亿元,同比增长3.6%,但与疫情前一年相比,销量仍处于下滑状态。根据奥维云网的公开数据。com,2022年3月,人人线下和线上销售额和销售额同比均出现下滑。

刘步尘提到,冰箱、空电视机、彩电、洗衣机这四大家电在中国已经进入备货阶段。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进入饱和阶段,成为存量释放阶段。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过去30年的发展曲线与家电高度一致。现在,房地产开发的高峰已经过去,家电开发的高峰也结束了。

为刺激经济增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据了解,自2009年大规模家电下乡至今已有10年,符合家电更新换代周期。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包括家电等消费市场。

目前,京东联合JD.COM、苏宁、国美等渠道,已发放3亿多元节能券补贴多款家电,旨在提振消费市场。此外,深圳在大型电商平台上设立“深圳特区”,邀请家电等行业骨干企业入驻,发放5亿元代金券鼓励消费。

五一促销和6月18日促销在即,综合因素叠加。何判断,5、6月份可能会出现需求激增。“然而,大多数企业都很谨慎。现在物流不畅,仓储成本太高,风险不可控。他们不会期待太多的销售。冰柜的销量会有一定的增长,但对整个市场的促进作用有限,”何金铭补充道。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