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芯片封锁对华为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很多业务不得不暂时下线。华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不能打造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我们的脖子就会被人的损失
美国的芯片封锁对华为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很多业务不得不暂时下线。华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不能打造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我们的脖子就会被人的损失卡住。
近日,根据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数据,由于芯片供应严重不足,华为2月份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仅为4%,排名仅比剥离后的荣耀品牌高一点点。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美国对中国企业芯片封锁的不断加剧,我们逐渐意识到实现芯片自主,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去年国家成立了第一所“芯片大学”,建设了亚洲最大的集成电路技术“东方芯港”,为“中国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工信部部长明确表示,为了实现芯片技术的自主化,国家将倾其所有,财政部也出台了相关的减免税政策。只要具备相关资质的国内半导体企业符合要求,未来国家都会进行减免政策。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掀起了一股造芯浪潮。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新成立了近1.5万家半导体企业,其中许多是有技术和资金的大企业。
在“中国芯”发展的利好环境下,突然传来两条好消息。中国在芯片制造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打破垄断!
任曾表示,中国拥有世界顶级的芯片设计企业,但由于光刻机被卡在了脖子上,无法自主制造高端的“中国芯”。其实这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因为芯片制造不仅需要光刻机,还需要蚀刻机等设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好在国内企业在蚀刻机制造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4月6日,国内半导体巨头正式宣布,自主研发的刻蚀设备已在65nm至5nm芯片生产中获得客户应用。也就是说,中微研发的蚀刻机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在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芯片技术封锁的形势下,中微研发出5nm蚀刻机,为中国打破芯片技术封锁增添了动力,推动了中国芯片制造向前发展。
此外,上海天电智芯半导体近日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基于通用GPU架构的7nm GPGPU云高端训练芯片,实现了国产GPGPU芯片“0对1”的突破,填补了国内GPGPU芯片领域空的空白。
据悉,天智芯半导体研发的7nm GPGPU芯片可用于AI应用、互联网、云数据等应用场景。智芯7nm GPGPU芯片的问世,不仅可以帮助我国节省大量外汇,还可以避免国内企业发展受阻,对我国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电脑、汽车等电子设备中。它们对于军事、通信、遥控等领域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也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发展的基础。芯片被称为“工业食品”,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极其重要。
但由于我国进入现代工业较晚,技术积累薄弱,半导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的技术差距,这也是其他国家能卡在我国芯片脖子上的原因。
事实证明,唯有掌握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国内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挺直腰板,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半导体行业的决心。当然,笔者也希望国内那些掌握大量现金流的互联网企业,少干一些金融、游戏、卖菜等掏老百姓钱包的事情,能够做一些高科技研发的事情,真正的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