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曲木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现在我们出门在外,更习惯用手机地图导航,但是你知道吗?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古代,指南针是古人的“导航神器”。特别是对于当时的航海
写作/曲木
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现在我们出门在外,更习惯用手机地图导航,但是你知道吗?在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古代,指南针是古人的“导航神器”。特别是对于当时的航海家来说,他们不得不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那么,指南针是怎么来的呢?而且,如果你用过指南针,你会很好奇:指南针上的箭头明明指向北方,为什么不叫指南针呢?
首先,中国的旅行者是第一个使用指南针的人。起初,指南针是由磁铁制成的,一种天然的黑色磁铁矿。中国的人们发现,当一块可以自由运动的磁铁停止运动时,它的两端会一直指向南北方向。所以中国人把这种能指方向的磁铁叫做“指南针”,有时还把指南针做成大人的形状。
古代人形指南针
中国的航海家发现,如果把一块铁放在磁铁上研磨,它很容易被磁化。后来,他们把磁铁放在一个木板上,再把木板放在一个水碗里,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指南针。
古代水碗罗盘
至于指南针明明指向北方,却不叫“指南针”,与我国对对面位置的认识有关。在中国古代,“南”一直是南北的主导地位,面朝南是最高位置。有句话叫“南为王,北为朝北”,就是皇帝叫皇帝,朝北的是朝臣,朝臣是拜王的。皇帝的座位和议事都是朝南的。所以指示方向主要是南,指南针的前身“司南”也来源于此。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
加入“有知识的中小学生科学小组”,
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内容和活动,还有粉丝福利!
先拿到这里!
青少年科学粉每日一问
上线!
根据科普文章的主题和中小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智君形成了每日话题,帮助青少年课内外有效结合!
结合本期的这篇科普文章,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初中历史】知识点。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