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中间断了几个月有影响吗 社保断交6个月怎么办

其实工龄是个老概念,跟后来养老保险的缴纳关系不大。其实工龄是我们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计算工作时间的一个概念。最初的工龄其实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公务员退休制度。1951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9 11:10:30

其实工龄是个老概念,跟后来养老保险的缴纳关系不大。

其实工龄是我们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计算工作时间的一个概念。最初的工龄其实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公务员退休制度。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生效,我国开创了职工养老制度。那时候工人养老金叫退休养老金,不叫退休。1957年,国务院发布的《工人职员退休待遇暂行规定》明确统一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制度。

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专门制定了工龄一章。根据有关规定,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1957年《暂行规定》明确连续工龄的计算标准是参照本企业工龄的计算方式。

连续工龄很重要,因为退休必须要求连续工龄达到规定年限。按照过去的退休规定,我们的工龄是不能中断的,连续工龄一旦中断,就会被清零。其实那时候我们的退休待遇都是由劳保基金或者用人单位和国家支付的。后来随着劳保基金的退出,退休福利全部由用人单位或国家承担。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连续工龄少于相应年限就不能领养老金了。毕竟企业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国家做贡献,用人单位和国家为退休人员支付终身养老金是不合理的。因此,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一般要求连续服务5年以上。

但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去的退休养老制度已经赶不上时代潮流。毕竟私企和外资企业的员工不能享受退休制度,这实际上造成了国企和私企、外资企业的不同负担。因此,1991年,我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以前我们退休后得到的待遇一般叫退休费。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国家起初并没有改变退休待遇的计算模式。后来从1992年到1997年,国家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计算模式。此时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是退休后统一领取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20%。如果我们间歇性地缴费,那么在计算相应的养老金福利时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将按顺序向前推。

2005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了现在的退休待遇计算公式。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主要跟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相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不再因为缴费中断而向前推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待遇激励模式进一步确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