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是多少里?(成语退避三舍中)

01九十里撤退中& 三它指的是90英里。古时候人们称三十里为一棚,所以可以算出三棚的距离。撤退发生在城濮之战,以晋军三万余人击败楚国的四万大军而告终。很多人都知道退避三舍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5 21:46:42

01

九十里

撤退中& 三它指的是90英里。古时候人们称三十里为一棚,所以可以算出三棚的距离。撤退发生在城濮之战,以晋军三万余人击败楚国的四万大军而告终。

很多人都知道退避三舍的故事。它讲述了晋国和楚国打仗时,重耳为了感谢楚王在他流亡期间的恩情,下令军队向楚国投降。重耳的撤退& 三它指的是90英里。古时候人们称三十里为一棚,所以可以算出三棚的距离。撤退发生在城濮之战,以晋军三万余人击败楚国的四万大军而告终。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并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听到这个消息,重耳逃离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历经千辛万苦,重耳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将来会做大事,就用国君的礼物迎接他,把他当客人看待。一天,楚王设宴款待重耳,两人聊了一会儿天。气氛非常融洽。突然,楚王问重耳:“什么?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当了国王,你该如何报答我?重耳稍作思考后说道:侍从,珍贵的丝绸,你有大量的珍禽羽毛,象牙皮,楚国土地丰富。晋国怎么会有什么稀世之物献给国王呢?楚王说:& 公子太谦虚了。说了这么多,你总要给我看点东西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