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型肺炎# #把健康带回家#大家好,我是传染病医院的孔医生。昨天,我在医院上急诊夜班。一名43岁的女性患者由120救护车接生。在当今社会,这个年龄还是很年轻的,但很不幸,她在
#关注新型肺炎# #把健康带回家#
大家好,我是传染病医院的孔医生。
昨天,我在医院上急诊夜班。一名43岁的女性患者由120救护车接生。在当今社会,这个年龄还是很年轻的,但很不幸,她在分娩后不久就去世了。
网络图
救援过程我就不说了。我们来谈谈她所患的这种疾病。根据她的症状和接触史,初步认为是“狂犬病”。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世界上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病人一旦发病,医生没有办法阻止其死亡,死亡率几乎是100%。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因患者怕水也被称为“恐水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一般由动物传染给人,因为感染了狂犬病毒,会侵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引起咽肌痉挛、呼吸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一旦发病,基本上5天内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致死率100%。它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危险的病毒性疾病。
什么是狂犬病毒?
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如狗、猫、猪、牛、马等家畜,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野生动物。
它是一种神经营养病毒(喜欢入侵神经)。病毒刚进入伤口时,并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中通常检测不到狂犬病毒),而是在被咬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侵入神经系统。
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即使在56℃30 ~ 60分钟或100℃2分钟也失去传染性。40% ~ 70%乙醇和5% ~ 7%碘溶液可在1分钟内灭活病毒。
狂犬病是如何传播的?
1.皮肤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或舔粘膜感染(如小孩大便时肛门被狗舔)。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黏膜侵入神经,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2.屠宰或剥皮时不小心刺伤手会导致感染。
3.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在美国,在蝙蝠生活的洞穴里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生病的情况很少见。
4.含有狂犬病毒的移植器官感染狂犬病,也很少见。
为什么狂犬病死亡率会达到100%?
因为狂犬病毒的毒性很强,而且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它攻击的目标和行走的方式都与其他病毒不同。比如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SARS病毒主要侵入肺组织。但是狂犬病毒不一样。它是神经营养性的,主要攻击大脑和神经组织,它沿着人的神经方向游动。于是攻击的目标扩散到了几乎所有的神经组织,包括小脑、脊柱、肾脏、内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衰竭,几乎无法抢救,死亡率几乎是100%。
被动物咬伤会感染狂犬病吗?
狂犬病死亡率虽然很高,但发病率并不高。并不是说被狗咬了或者被猫抓了就会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感染有两个条件:1。伤人动物必须携带狂犬病毒,并排出病毒。2.被咬者有皮肤损伤或粘膜接触。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何预防狂犬病?
由于该病无有效治疗方法,应加强预防措施,严格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
人一旦被咬伤,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先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10-20分钟,再用大量清水冲洗10分钟。最后涂碘酒消毒,不要包扎伤口。大血管出血要及时处理。
然后尽快去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部门接种狂犬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
原则上,越快越好。因为狂犬病潜伏期长,所以没有及时接种疫苗的人应该和刚被咬伤的人一样尽快接种疫苗。
只要及时正确处理伤口,按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基本可以有效预防,不必恐慌。
重要提示:
最近几天一直在急诊科值班,处理最多的就是猫抓伤和狗咬伤。
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都不能出门,只能呆在家里,所以有宠物的家庭一有空就开始逗猫狗,被抓伤被咬的概率自然就增加了。有的人凌晨两点来打狂犬疫苗,半夜不在家睡觉,给猫洗澡,成了真正的“夜猫子”。建议给猫咪洗澡时,可以戴厚皮手套,防止被猫咪抓伤。
逗猫狗要小心。毕竟动物很容易被激怒。
参考资料: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年版)[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163。
2.陈晓华,陈晓华,等.人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狂犬病杂志,2005(1).MMWR。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2017,65(52):1474-1476。
3.2030年前消除人类狂犬病死亡的运动[J].兽医记录,2016,178(10):232-。
4.李玉瑞,朱立林,朱伟英,等。2016年中国人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J]。刘仲华冰雪杂志,2018,39(1):40-43。
5.、王、。实用内科。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更多健康科学链接:
肝病研究所医生:6点典型乙肝病例分析,为您一一解答。
医院传染科医生:关于艾滋病的30问30答(上)
走向肝硬化和肝癌的第一步:反复或持续的转氨酶升高
一个传染性很强,一个无药可救。听医生关于新冠肺炎和艾滋病的讲话。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我会及时一一解答!
码字不容易。如果对你有帮助,你喜欢孔博士的科普知识,请喜欢,转发,收藏,欣赏!
更多精彩科普,请关注作者头条号。
声明:本文版权归孔峰医生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健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