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指挥有什么用(指挥的作用及地位)

一个乐团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两百人。虽然音乐人都有自己的乐谱,但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强弱快慢。如果让乐手自由发挥,场面会很可怕。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指导乐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4 11:53:58

一个乐团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两百人。虽然音乐人都有自己的乐谱,但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比如强弱快慢。如果让乐手自由发挥,场面会很可怕。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人来指导乐队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演奏,指挥就是同一个标准的人。

指挥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打拍子控制节奏,就是建立一个合适的速度,防止音乐越来越慢,或者冲得太快杀了乐手。大部分指挥家都是右手拿着指挥棒打拍子,不同拍子挥舞指挥棒的方式也大相径庭。当然,如果只是一拍,指挥早就换成节拍器了。现在指挥更重要的工作是诠释音乐,这就需要指挥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音域、音色和合奏声,仔细研究乐谱上的每一个音符和记号,甚至知道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

不同的指挥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对同一部作品在速度、力度、情感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他们会有选择地表现或抑制某些音乐元素,通过手势传递给乐队,完成演奏。所以同一首曲目的不同指挥版本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本质上是对原曲宗旨的重新诠释。有些很有想法的指挥家甚至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直接对原曲进行修改。这些时候指挥的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就复杂多了,比如表示力度的变化,控制演奏的力度和速度,提示一些声音进入等等。,以至于乐队演奏的音乐完全不一样。此外,在实际演奏中,指挥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动作,幅度因人而异。比如指挥家谭盾曾经发表过自己独创的指挥手势图。无论理查·施特劳斯遇到多么激昂的旋律,他看起来都很平静。

为了在舞台上灵活地挥动指挥棒,指挥必须让乐队理解他对乐谱和原始手势的改编,并反复排练。排练过程很辛苦。指挥要向数百名乐手解释他对音乐的理解,并通过手势和警棍给他们下命令,不断纠正乐手的演奏错误。只有互相折磨,乐团才能天衣无缝地演出。其实一个指挥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乐队排练上,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一个朋友一上手就能指挥庞大的乐团,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已经很经典了,乐手们已经可以无人能及,这个朋友有着无与伦比的超能力。当然也可能是大家都不忍心揭穿真相,配合他完成一个心照不宣的童话。

从音乐角度来说,指挥是整个乐团的灵魂人物,他决定了整场演出或某个作品的独特气质,这也是人们在提到一支乐团时会隆重介绍他的指挥的原因。而在音乐之外,指挥往往还是整个乐坛的大管家,从安排排练和演出计划,到与乐手签合约、争取涨薪等权益,全是指挥的活。一名优秀的指挥可以通过自己的运作,让一个籍籍无名的乐团一夜爆红。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