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程序)

1.选择受理法院。起诉离婚,原则上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户籍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被告离开一年以上的,可以向原告住所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18:52:41

1.选择受理法院。

起诉离婚,原则上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户籍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被告离开一年以上的,可以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夫妻分居一年以上的,应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起诉前做好准备。

如果选择受理法院,离婚前要做好起诉的准备。准备以下书面材料:民事起诉书(即离婚起诉书)、原告身份证明(户口簿、身份证)、子女身份证明(出生证、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明(结婚证、结婚证、户口簿)。起诉离婚需要有感情破裂的证明,而感情破裂需要一定的表现形式。比如家庭暴力,比如婚外情,需要相关证据。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割的,财产证明(产权证、机动车登记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公司工商登记资料等。)应予以提供。

3.向法院提交起诉离婚的材料。

材料审核通过后,法院会开具诉讼费缴纳票据,引导当事人到指定银行。在法院窗口支付或通过网上支付。缴费后由案件窗口或法官正式立案,缴费期限为7天。逾期不交,视为自动取消。

4.审前程序。

案件立案后,将分配给相关领域的法官。法官会在一定时间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或调解时间,先被告后原告。

5.开庭期

原告按照传票规定的时间准时出庭。原则上,离婚诉讼需要夫妻双方亲自出席。不要过多介绍法庭程序。

6.庭后工作。

耐心等待法院判决。在此期间,双方仍可自由协商调解。如果离婚是自愿的,可以撤销诉讼;离婚各方面协商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民事调解。

7.判断

获得判决后,上诉期为15天。如对判决内容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具体方式是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上诉。如果判决不允许离婚,不上诉,原告可以在6个月后再次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取得有效离婚调解书或离婚判决书的当事人,不需要领取离婚证。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的效力与离婚证相同,是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证明。

《民法典》第1080条: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的完成。调解生效,即婚姻解除。

如何判断夫妻关系是否真的破裂?

《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有关组织可以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感情确实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许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的。抛弃家庭成员;

(3)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的;

(5)其他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再分居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准予离婚。

温馨提醒,离婚诉讼的过程似乎简单而清晰,但涉及的起诉起草。证据材料的获取和整理。法庭陈述和证据在实践中相当专业和乏味。如有必要,请尽快向专业律师寻求帮助,以免出现错误。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