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一个大的社交网站。一个叫庞升东的年轻人创办了一个网站51。当年这个网站最大的新闻就是他用98万买下了51.com的域名。在那个没有人关注域名的年代
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一个大的社交网站。一个叫庞升东的年轻人创办了一个网站51。当年这个网站最大的新闻就是他用98万买下了51.com的域名。在那个没有人关注域名的年代,这是国内最大的一笔域名购买,创下了国内域名的纪录。
当时也有一家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社交网站QQ空。没错,这家公司就是腾讯。不过当时腾讯的注意力都在QQ上,并没有把太多的体验放在QQ空上。
在此期间,51网迎来了飞速发展,仅一年多时间就积累了5000万用户。当时对用户的定位是:我在线上有家。因此,当时许多网民定居在51.com。
在51崛起的时候,腾讯的Qzone业务其实是腾讯内部的边缘业务。2006年之前,Qzone是腾讯内部的一个实验部门,方向并不明确。更多的是为了做事,相应的人员配备不够强。甚至有一段时间,Qzone是腾讯内部公认的庇护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发展方向不明确,用户群体定位混乱,连最重要的一项打开速度都没有照顾到。从某种意义上说,Qzone自己在2006年前后的不作为,给了51机会。
这突如其来的成功也让51盲目自大,甚至扬言2010年赴美上市。由于用户数量剧增,服务器超负荷,网站打开缓慢,音乐加载不上等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时,腾讯紧锣密鼓地推进Qzone的完善,动员新的技术团队进入这个项目,重新构建架构。改造后的Qzone甚至比51的打开速度更快,提供的模板更多,一下子缩短甚至超越了51空给用户的产品体验。
最重要的公司腾讯,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手机QQ与QQ空无缝对接。使得51网失去了最初的巨大优势。之后用户迅速流失。51的荣耀不在。
如今的51网也转型成了游戏社区,原来的荣耀只能用来回忆。51.com还被调侃说,庞升东赔光了投资人的钱,却不能给投资人一个交代。虽然庞升东说过:少活20年,就要和腾讯打到底。然而这终究成了空的谈资。
我想知道那一年有多少网民定居在51.com。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