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社日是几月几号 2022年春社日是几月几号几时春社

【节气魅力,中国】作者:郝风和煦,莺燕归,绿野飞,春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建立了“二分法”。《春秋繁露》记载:“春分,阴阳各半,故昼夜寒暑。”春分时,太阳直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06:36:02

【节气魅力,中国】

作者:郝

风和煦,莺燕归,绿野飞,春分到了。

春秋时期,人们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建立了“二分法”。《春秋繁露》记载:“春分,阴阳各半,故昼夜寒暑。”春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长短相等。之后太阳的直射位置从赤道移到了北半球,北半球的白昼开始比黑夜长,而南半球则相反。

新华社

在中国古代,立春到长夏就是春天,而春分正好平分了春天,所以在古代,春天也被称为“春分”。"当春分到来时,鸡蛋是美丽的."据传说,在春分这一天,人们最容易竖蛋,所以民间有在春分竖蛋的传统。人们选择光滑对称的新鲜鸡蛋,尽量竖立在餐桌上。这款老少皆宜的游戏,给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惊喜和欢笑。

春天有三个季节:“一是鸟到,二是雷乃声,三是电起。”这里的“黑鸟”被称为燕子。《左传》记载:“玄鸟家也,师也。玄鸟,燕爷。春分来,秋分去。”它是春分的使者。在古代,人们也有在春分那天放风筝的习俗。“两气不斗,春分雨。雨中来看电影,云中听打雷。”春分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会打雷,会产生闪电,春日会越来越丰富多彩。

大自然的意蕴流淌在几千年的岁月变迁中,沉浸其中的是中国人对宇宙的感知和观察,以及由此形成的人生智慧和生活艺术。

新华社

春分赏花为宜。“多雨的景色,春分的天气,千花竞艳。”这时,梨花、海棠、樱花、玉兰、油菜花等。盛开,满春的喜悦点缀着树枝。田野里,马兰头、荠菜、艾草、蒲公英、蕨菜等野菜也在春雨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以欣欣向荣之势向四处走动的人们展示着大地的觉醒。

这是吃野菜的好时候。苏轼在《春菜》诗中写道:“满静宿根生叶,韭芽如蕨。烂香白鱼肥,青蒿碎,凉糕。”读书让人觉得口角流口水,牙齿脸颊留香。在张杰的散文《挖羊倌》中“拿着篮子,轻盈地走向广阔的田野”这句话在希望的田野里播撒欢乐,倒野菜容易煮,不用猛油煎人们追求的是没有虚假装饰的清新爽口的味道。此外,还有春分吃萝卜、滚驴、晒饼等习俗。

茶人崇尚“三节前采青”,即以春社、清明、谷雨前采摘的茶叶为最佳。其中,春社日(古人春天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往往在春分前后,此时采集的茶叶鲜嫩珍贵。吃喝,承载着生活的艺术,是人们对自然、土地的无限热情,对中国的无数情怀。

节气见证了时间的变迁,也参与了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书写。“春风就像一位尊贵的客人,一到就繁荣昌盛。”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春分场景中,有春花如雪铺满古老的红墙,有冬奥志愿者笑靥如花迎接八方宾客,有天地交汇绚烂光影的2022年。过去与现在,动与静,传统与现代...中华文明以节气为计,再次向世人吟诵瑰丽悠远的诗篇,分享石空哲学背后的独特浪漫。

新华社

春天,农忙,生长在广袤沃土上,书写在田野、湖光山色之间的时序经验,代代相传。此时正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北方大部分地区冻土融化,庄稼生长。“春分是北方冬小麦的拔节期,肥水能不能跟上,关系到麦穗的分化。这也是种树和嫁接果树的好时机。清代宋万《田家春日》诗中写道:“明朝种树,是春分。“还有与农耕密切相关的习俗,如春分送春牛图、贴雀嘴等。

春景明,修炼还在继续。让我们带着春天的礼物奔向广阔的田野吧!

《光明日报》(2022年03月20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