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没能灌满渤海的原因首先,让我们对黄河有个大概的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这么大一条河,从高原出发,一路奔流
黄河没能灌满渤海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对黄河有个大概的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这么大一条河,从高原出发,一路奔流,最后流入大海。
奔腾的黄河奔腾的黄河
历史上,许多诗人在目睹黄河奔腾的景色后,都写下了关于黄河的诗篇,其中李白的“看不见你,黄河水如何移出天界,入了海洋,一去不复返”成为千古名句。那么,黄河口在哪里呢?它朝哪个海去了?目前,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在渤海和莱州湾的交汇处,所以黄河一直在奔向渤海的怀抱。为什么说是现在?这是因为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现在的河口是1855年决口改道后形成的。
黄河入海口黄河河口
黄河含沙量毋庸置疑,输沙时间差异明显。根据统计数据。7-9月黄河将输送全年输沙量的70%,因为这个季节的降雨会加快黄土高原的泥沙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激增。
黄河水文特征黄河水文特征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东营流向渤海南部的黄河是世界上最浑浊的河流。年平均径流量31.6× 10 9m3/a,年平均输沙量7.68× 10 8t/a(吨/年)。黄河物质约占渤海输入的90%。
毫不夸张地说,黄河泥沙对渤海影响深远。那么,咄咄逼人的黄河为什么不填渤海呢?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自然原因。
渤海地理位置渤海的地理位置
渤海作为中国的内海,三面被陆地包围,所以泥沙的输出和沉积对渤海有明显的影响。据统计,黄河近65%的泥沙淤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剩下的物质会扩散到渤海中部。所以泥沙携带量虽然很大,但是要填平渤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最终扩散到渤海的泥沙还是占总量的一小部分。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黄河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
其次,很多地质学家认为渤海的地壳有一定的“沉降”,在这种沉降下,即使泥沙流入,也会抵消掉。不过这种说法还有待考证。第二个原因是国家对黄河的管理。近年来,黄河入海泥沙量一直在减少,这是人为调节的结果。让黄河填渤海,不是一件好事。即使渤海被泥沙填平后变浅,也会影响区域生态和交通状况。因此,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治理黄河,减少其流域的水土流失,甚至人工改道黄河。
黄河改道路线预设预设引黄路线
据统计,在东汉水利专家王靖对黄河和边渠河进行改道后,1000多年间黄河在山东的陆地面积达到10000km2。如果不采取措施,剩下的77000平方公里的渤海将在几千年后消失。
可见,黄河确实有填平渤海的“实力”,但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但是为了生态环境,不能让黄河这样灌渤海。因此,人工干预黄河,降低其输沙能力,可以有效保护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
用黄河填渤海,得到更多的土地,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不过,黄河过去确实有“辉煌”的填海造地历史,它所填的海域面积比渤海大得多。发生了什么事?
黄河与华北平原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本身还是有点“毛躁”的,所以在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翻阅相关古籍可以看到,历史上黄河的泥沙含量也是很高的。如明代负责研究治理黄河的潘继勋说:“若论秋,水为第二位;取两升水,八升沙。”
黄河裹挟泥沙多泥沙的黄河
所以黄河改道到哪里,填海就到哪里。其中,“填海造地”最成功的应该是华北平原。作为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势非常平坦。其中,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都对黄河的输沙和淤积做出了贡献。黄河曾经强占淮河入海700多年,使得这一带的面积不断扩大。从相关地图上可以看到,在黄河泥沙的影响下,苏北海岸线呈现扇形的外观,不断向黄海推进。
黄河三角洲向黄海延伸黄河三角洲一直延伸到黄海。
从清代史料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康熙十六年,也就是1677年,黄河入海口位于当时的天梯关120里左右。19年后,康熙三十五年,延伸近80里,开荒速度还是很惊人的。到了19世纪,原本处于大洋中央的连云港已经和云台山的土地完全连在了一起。在不断的作用下,苏北地区的阜宁形成并扩展到盐城以东的沿海平原。
滨海平原卫星图沿海卫星地图
岘港附近的海岸线前进了40 ~ 50公里,黄河入海口甚至向海中延伸了90公里。泥沙成了龚凡堤形状的苏北大平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
但是渤海的面积只有77284平方公里,和它比起来真的不够用。以上还不是黄河填充的所有海域的统计。事实上,被黄河填平的海域应该不止以上这些。
填海所得黄河三角洲围垦黄河三角洲
这里把苏北东部平原列为典型例子给大家讲解,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黄河“填海造地”的辉煌成就。
黄河治理
自古以来,治理黄河是每个朝代君主都会做的事情。毕竟黄河对沿海生活的人影响太大了。如何有效治理黄河,使其不泛滥,保证沿岸人民的正常生活,保持国家的安定繁荣,是历代君王都会关注的事情。
黄河在古代多次改道黄河在古代多次改道。
在现代,人们也非常关注黄河的治理。2019年,中国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次研讨会指出,治理黄河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可见目前国家对治理黄河的重视程度。由于黄河流域面积十分辽阔,各领域的水文条件和主要问题各不相同,相关工作者在规划治理黄河时往往“对症下药”。换句话说,治理黄河要根据不同情况,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治理黄河的过程相当漫长,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坚持。如此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黄河九曲十八弯黄河九曲十八湾
根据黄河上、中、下游的特点,黄河国家治理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地区以生态修复为主。毕竟黄河的泥沙大部分来源于上游的黄土高原。要想控制泥沙量,就必须铲除源头,提高上游地区的涵养水源能力,减缓水土流失。在中游,水土保持和有效控制水污染是主要任务,而在下游,流域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上述规划可以看出,黄河治理的重点主要在“源头”。毕竟,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么后续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因此,根据黄河水沙的变化,科学家们会不断调整控制策略,以确保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黄河泥沙含量测试黄河含沙量试验
他们提出,未来要加快建设和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科学调控黄河水沙关系。此外,针对黄河河道的淤积和萎缩,需要通过人工努力,帮助其塑造和维持输水输沙的基本通道,避免黄河进一步发生防波堤或悬河。最后对下游河道进行改造,可以帮助下游地区形成永久性的河道整治安全区。
黄河已成悬河黄河成了悬河。
保护渤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把发展的疆域延伸到海洋。与陆地相比,海洋的面积更大,资源丰富。所以濒临海洋的国家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可以在海岸线附近划定自己的领海,无形中扩大了国家的面积。作为渤海的内海,意义重大,所以如何保护渤海,减少黄河对它的影响,是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如果说上游的生态修复是关键,那么下游的人工导流也必不可少。从1976年开始,我国实行人工导流,使黄河口最终通过清水沟流路进入莱州湾。
蓬莱湾地理位置蓬莱湾的地理位置
从结果来看,目前,除人工导流外,黄河口围垦的趋势在逐渐减缓。灌溉面积的扩大和流域用水量的增加都有影响。最重要的是上游绿化面积的增加,加强了涵养水源的能力。
治理黄河效益巨大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黄河的治理方案及相关的治理措施。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黄河含沙量减少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但是,如果我们详细分析一下治理黄河所获得的利益,我们可以看到,治理黄河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其他的利益。
治理黄河老照片治理黄河的老照片
以经济效益为例,包括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灌溉供水等经济效益。总的来说,黄河的治理影响了很多方面,对民生非常有利。
治理黄河70年累计经济效益110678亿元,其中1996年前为17355亿元,1996年至2015年为93323亿元。
?经济效益的巨大产值令人震惊,而黄河治理获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明显。就以黄河填出的黄淮海平原为例,有效地治理就是黄河下游决口改道不再充满“意外”,而是在可控范围内,这样就有效的保障了黄淮海平原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