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用功了吗?这是很多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在市场上各种营销管理工具中,如4P、4C、STP市场细分、PEST分析、五力分析等,SWOT分析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包括商管教材,大学,研究所,
你今天用功了吗?这是很多职场人士必备的技能。在市场上各种营销管理工具中,如4P、4C、STP市场细分、PEST分析、五力分析等,SWOT分析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包括商管教材,大学,研究所,大部分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做SWOT报告。进入职场后,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SWOT分析作为企业战略制定和竞争对手分析的经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三藩市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提出的SWOT分析,顾名思义,由S、W、O、T四个字母组成,分别代表实力(Strength)、弱点(weak)、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所谓优势和劣势,侧重于被分析对象的“内部”状态,如强大的品牌、忠实的客户群、独特的技术;但相对价格较高,企业资金不足。
而机会和威胁是被分析对象的“外部”环境状态。机会可能代表新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银行信贷支持等。威胁可能是卖家延迟付款,竞争对手结盟,市场增长放缓。
什么时候是做SWOT分析的好时机?答案是很多元,可能是每个季节,每个新产品开发前,企业考虑转型的时候,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改变计划的时候等等。广泛应用于制定经营战略、集中资源、强化自身产品优势、弥补自身弱点、运用内部优势抵御外部威胁、利用外部机会消除内部劣势等方面。
要做一个完整的SWOT分析,四个关键点缺一不可。首先是避免歧义。
1.重点:内外兼顾,不要含糊。
典型的SWOT分析是一个有四个象限的矩阵,列出了分别代表SWOT四个字母的相关影响要素。在列出优势和劣势时,我们必须考虑所有内部因素,涵盖以下领域:财务资源(资金、收入来源、投资机会)、物质资源(地点、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员工、志愿者、目标受众)、获取自然资源、商标、专利和版权以及当前流程(员工计划、部门级别、软件系统)。
写优势的时候,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公司有哪些特长或特点是竞争对手没有的?公司熟悉什么样的产品/领域?公司有什么样的资源?公司能做哪些别人做不到或者比别人更好的事情?
相反,在写劣势的时候,问问自己:公司特别不熟悉的是什么?公司哪里资源少?公司有什么不能比的?
案例一:可口可乐品牌作为饮料市场的领导品牌,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能够推动各种产品创新。加上向200多个国家提供产品的供应链网络,包括分销商、装瓶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这是最大的内部优势。
但由于可口可乐要保持其品牌产品的独家口味,运输成本很高,因为要保护配方的神秘性,原液必须从总公司发往世界各地。正因为如此,运输成本的增加是一个内在的劣势。
案例二:如果今天我们只是在讨论产品的营销工具,用直播还是电视广告更好,那么直播选项的优势在于即时性和互动性,有助于提高粉丝的粘性。反而缺点是播出画面没办法后期制作,前期制作准备繁琐,非常考验主持人的临场反应。
至于SWOT分析中的外部机会和威胁,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市场趋势(新产品和技术、受众需求的变化)、经济趋势(当地、国家和国际金融趋势)、资金(捐款、立法机构和其他来源)、人口统计、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政治、环境和经济法规。
可口可乐的外部机会在于其巨额投资,进攻不同的饮料市场,接触更广泛的客户群。例如,它先后购买了绿山咖啡公司和能量饮料制造商的股份,并在2018年斥资51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咖啡连锁店Costa,目的是“不仅仅是一家汽水公司”。可口可乐可以利用Costa的渠道销售可乐、果汁等饮料,而不是其他零售渠道。
作为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近年来正面临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有机”的热爱的威胁,而含糖饮食在普通大众和媒体的认知中是消费者健康的杀手。
对于前述案例2,想用直播代替电视广告推广产品的人,可以把外部的机会看成是台湾省直播产值从2014年的5亿元新台币增长到2018年的24亿元新台币。再加上5G的到来,更快的网速,移动设备的普及,也给了直播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至于威胁,无非是直播市场准入门槛低。所以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想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难度要大得多。
2:避免高估优点,淡化缺点。
SWOT分析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不要高估优势,也不要低估劣势。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产品很好,又找不到弱点,可以去拜访客户和相关厂商,从中立的渠道收集信息。不要碍着职场生态,怕谈品牌短板。主管可以主导这部分的讨论,让参与者保持客观的视角,提出值得优化的缺点。
然后,第三个重点是分析后的实际策略的应用。一般来说,SWOT会进行两两比较,将四个字母两两组合,然后产生四种策略。例如,如果我们一起看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我们可以找到公司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3:善用两个字母的组合,产生四个策略。
利用SWOT交叉分析帮助公司同时评估内外部条件,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有四个方向:
1.防御策略:面对弱势(W)和威胁(T)的情况,优化品牌弱势,避免外部威胁影响品牌。
比如台湾有一家便利店品牌,有3000家网点,在某知名网上商城前开了实体店,以低价相威胁。那么便利店能做的就是提高双方合作的物流价格,或者把这个网店的商品下架,从而提高自己进入实体店的成本,降低威胁。
2.改进策略:面对弱点(W)和机会(W),把握成长的机会,对品牌内部的弱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比如前面提到的便利店,因为网购的兴起,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货比三家,寻找最便宜的价格。然后,面对弱势的价格,他们可以启动收集策略,交换独家商品。让客户保持对现有品牌的忠诚度,以聚集积分,并有机会减少其劣势。
3.缓冲策略:面对优势(S)和威胁(T),强化优势,减少威胁的伤害。
比如知名运动品牌耐克,2019年退出亚马逊在线商店,建立DTC品牌官网。正是通过消费者对品牌的强烈认知和忠诚度(S),通过单一的购物平台,消除了电商平台上的各种假货(T)。
4.积极策略:面对优势(S)和机会(O),通过外部机会尽可能多地暴露品牌的优势,创造乘数效应。
例如,耐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目标,并呼吁“走向零零零碳行动”。从每个产品设计的一开始,它就以兼顾性能和环保为目标。致力于使用最少的材料,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可以作为SWOT中的优势。通过收购一些厂商,品牌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把握高效整合(O)的趋势,创造更多利润。
4.焦点:融入消费者体验并严格定义。
虽然SWOT往往是营销人员的首选,但也有其盲点,这是第四个重点。做SWOT分析的时候,别忘了把消费者的体验也算进去。另外,竞争对手多的时候,要找到最合适的对象进行比较。
至于SWOT分析,对“机会”的定义往往过于宽松。比如可能在路上的政策,在没有看到配套措施之前就认为是机会;相反,面对威胁,我们会忽视他们的影响,陷入从众,为自己的低效率找借口,这在传统SWOT中是不够严谨的。
把握以上四大原则撰写SWOT,就有机会做出好的分析、应用报告,帮助组织在职场上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