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金融杠杆会让人上瘾。一旦你从金融杠杆创造的奇迹中获利,只有少数人会回到更保守的负债率。”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1财务杠杆我们
巴菲特说,“金融杠杆会让人上瘾。一旦你从金融杠杆创造的奇迹中获利,只有少数人会回到更保守的负债率。”
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
1财务杠杆
我们平时说的理财,这里的“财务”是广义的财务。财务杠杆中的“财务”是狭义的财务,尤其是融资。所以财务杠杆也叫融资杠杆,是指一个公司的融资结构,即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
比如我要投资100万元股票,钱都是我自己的,是1倍杠杆。1倍杠杆意味着不使用杠杆。如果你自己出50万,从银行借50万去炒股,杠杆是两倍。巴菲特为什么说财务杠杆可以创造奇迹?
如果一年后,股票升值20%,价值120万元,而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一年后,股票卖出,银行贷款还清,投资活动结束。我们来看看投资者在以下三种假设下的投资回报率。
三个假设:
1.杠杆比例为5:我出资20万,向银行贷款80万;
2.杠杆比例为2,我出资50万,银行贷款50万;
3.杠杆率1,我个人出资100万。
在第一种假设下,1年后股票价值为120万。先还银行本息,80万本金加8万利息(80万X110%)。剩下的32万属于投资人。投资回报率=(32-20)/20=60%。这只股票只上涨了20%,但投资者却获得了60%的回报。
在第二种假设下,1年后股票价值为120万。先还银行本息,50万本金加5万利息(50万X110%)。剩下的65万英镑将归投资者所有。投资回报率=(65-50)/50=30%。股票只升值了20%,但投资者却获得了30%的收益。
在第三种假设下,投资者只获得股市平均收益的20%。
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财务杠杆可以创造奇迹了。在股市收益率为20%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市场增长下,随着杠杆倍数的增加,使用杠杆的投资者获得更大的回报率,从20%上升到60%。
财务杠杆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专利,财务杠杆的奇迹也发生在产业投资中。如果一个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是20%,那么这个公司的资产每年都会增长20%,和刚才股市的增速差不多。如果公司的资本除了来自股东之外,还来自银行,那也会有刚才的效果。杠杆越大(银行的资金越多),股东的回报率就越大。细节我就不演示了。
前阵子的热点新闻是蚂蚁金服暂停上市,原因是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限制了蚂蚁金服的杠杆率,使得原本的预期收益率无法成立。具体可以看刘润老师写的微信官方账号,通俗易懂,特别清晰。
股市收益的20%来自股票价值的增加,但被不同的融资结构传导和放大;产业投资中的资产回报率来源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结构无关),也会被不同的融资结构传导和放大。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杠杆的放大效应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公司的资产回报率(20%)大于银行贷款利率(10%)。挣钱才是硬道理。杠杆是锦上添花。没有锦缎的花算什么?如果不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一味的谈资本运作,公司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如果公司自身收益率低于借款利率,增加杠杆只会损害股东利益。不信的同学用刚才的例子,把资产回报率设为10%,借款利率设为20%。然后你就可以算出股东回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春节后的股市,借钱炒股的人是不是都爆棚了?
即使公司资产收益率超过借款利率,财务杠杆是不是越大越好?资产回报率可以超过借款利率。这只是一个假设条件,不一定都是真的。如果假设是确定的,增加杠杆是最好的财务策略。就像中国的股市,春节前股市天天涨,大家都想加十倍杠杆买股票。
创业者,凭借自己对趋势的判断,加大杠杆,全力出击,或许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一旦趋势错了,你就失去了一切。赚钱的时候,留有余地。亏损的时候有对冲机制。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下做决策,就是投资,否则就是投机。
分析了这么多,我只想得到以下结论:
1.债务融资(利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股东的收益率,但会加剧风险;
2.股权融资可以对冲风险,但不能放大收益;
3.财务杠杆放大股东回报率的前提是资产回报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
2经营杠杆
除了财务杠杆,企业家还要面对另一种杠杆,叫做经营杠杆。
拉面店应该做拉面还是从外面买拉面?汽车制造商应该自己制造汽车发动机还是从外部供应商那里购买?艺术教育机构应该聘请专职老师还是兼职老师?
以上问题存在于各行各业。这里不讨论公司的战略,而是尝试从财务上给出相应的指标。财务上,通常用经营杠杆率来衡量公司的轻资产/重资产模式。
我们以艺术教育机构为例来说明经营杠杆率的计算。
假设A和B是幼儿艺术教育行业的两家公司,规模差不多:两家公司年销售收入等于100万元;营业利润等于10万元。区别在于两家公司的成本结构:A公司的美术老师是全职老师,拿底薪和部分奖金,所以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B公司的美术老师多为兼职教师,按课时领取劳动报酬,固定工资很少,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高。
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
我们引入经营杠杆比率的公式:
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经营利润
A公司的经营杠杆率=40/10=4,而B公司的经营杠杆率=20/10=2。
边际贡献和营业利润的差额就是固定成本。固定成本越大,边际贡献与营业利润的差额越大,因而营业杠杆率也就越大。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重资产公司的经营杠杆率大于轻资产公司的经营杠杆率。A公司和B公司虽然不是制造业,但是A公司有大量的专职教师,也算是重资产模式。
因为A公司的老师都是专任老师,当业务扩大后,成本不会随着销售额线性增长,老师的成本增长率会小于收入增长率,所以A公司有更多的利润可以沉淀下来。B公司的主要成本是兼职教师的劳动报酬,属于可变成本,会随着销售额线性(同比)增长。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分析重资产公司的优势:
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
1.销售收入增加时,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倍增效应取决于经营杠杆率;
2.重资产模式更容易形成护城河。比如案例中的A公司,拥有大量的专职教师,教学质量会更好,交付能力会更强,其模式不容易被模仿。其他公司可以通过在市场上找兼职老师来模仿B公司的模式。兼职老师不排外,可以和任何人合作。
重资产公司的优势是轻资产公司的劣势。
类似于财务杠杆的两面,经营杠杆既放大了利润,也放大了亏损。如果收入下降,A公司专职教师的工资是固定成本。即使销售收入下降,教师工资也要按时发放,所以利润比收入下降的快。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的成本结构更有优势。成本会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但利润的减少不会那么剧烈。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分析重资产公司的劣势:
主要成本是固定成本。销售收入下降时,成本刚性更大,弹性不足,抗风险能力差。而轻资产公司的优势恰恰是抗风险能力!在爆发的时候,轻资产公司在抗风险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如果企业家确定市场的增长是未来的强劲趋势,很有可能通过自建工厂(产能)和提高经营杠杆来获取超额利润;如果走势不如预期,巨大的产能在此时会成为公司的巨大负担,轻则亏损,重则资金链断裂。
3杠杆叠加
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
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关于财务杠杆的结论:
1.高财务杠杆(更多的债务融资)可以提高股东的收益率,但会加剧风险;
2.低财务杠杆(更多股权融资)可以对冲风险,但不能放大收益;
3.财务杠杆能够放大股东回报率的前提是资产回报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
wWw。KEMAowaNg.oRG .通信网络(Communicating Net的缩写)
现在我们已经研究了经营杠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类似于财务杠杆的结论:
1.经营杠杆高(固定成本多)可以使公司利润翻倍,但会加剧风险;
2.经营杠杆低(可变成本多)抗风险能力强,但不能实现利润翻倍;
3.经营杠杆能让利润翻倍的前提是未来收入增长趋势强劲。
两种杠杆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趋势判断是杠杆策略成功的关键。但如果企业未来的成功过于依赖趋势判断的准确性,必然会增加企业盈亏的不确定性。
如果高财务杠杆和高经营杠杆叠加会怎么样?销售收入增加,利润翻倍,股东回报率放大。当然,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在商业社会,没有100%确定的盈利机会。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按照套利理论,大量资本会投入到这个行业,再想赚钱就难了。
两个杠杆叠加的另一种可能是风险翻倍,需要特别警惕。我想提醒我们的创业者,如果你认为你是投资而不是投机,那么这两个杠杆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如果公司负债率高(财务杠杆高),就应该选择更灵活的成本结构(经营杠杆低);如果公司采用重资产模式(高经营杠杆),就会尽量多利用股东的钱(低财务杠杆)。
我的新书《经营者的财务金三角》第17章和第22章分别用具体的案例数据对这两个杠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投资投机和理财只有一线之隔。希望财务管理能帮助企业减少投机决策,提高利润的确定性,在“生存”的前提下进一步“赢”!
推荐:不懂会计就当不了好老板?把财务报表从原材料变成成品,帮助运营人员设置财务仪表盘,只讲运营人员急需了解的财务知识,零基础轻松读懂!由、、贾、肖星推荐。
.UEZ63 { display:n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