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肾(养肾就是养命)

人民网3月11日电(记者乔叶琼)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代谢产物和毒素,还能保留葡萄糖、蛋白质等有用物质,还能调节体内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今天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16:02:32

人民网3月11日电(记者乔叶琼)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不仅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代谢产物和毒素,还能保留葡萄糖、蛋白质等有用物质,还能调节体内酸碱和电解质平衡。今天是世界肾脏日。为了提高公众对肾脏的关注,人民网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赵新菊副主任医师。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记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对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也有了更多的认同。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尽早发现慢性肾脏疾病?

赵新举:根据201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但知晓率仅为12.5%,合理治疗率为7.5%,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三个特点。

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早期没有特殊症状。当他们被发现身体不适时,疾病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所以对于患者来说,有症状是幸运的,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因此,一旦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断:

1.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严重者;

2.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和下肢水肿;

3、胸闷、活动耐受力下降甚至晚上无法躺下;

4.轻中度贫血,表现为乏力、虚弱、头晕;

5.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发红;

6.呼出气体有尿味,气短气短;

7、手脚麻木,口唇无力,手脚抽筋。

8、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记者:哪些人群需要警惕慢性肾病?

赵新举: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如果存在以下高危因素,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两次,并根据病情增加筛查次数。

1.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2.肥胖者和吸烟者;

3.高尿酸血症;

4.年龄≥50岁;

5.有肾病、糖尿病或高血压家族史者;

6.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

7.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日常肾脏保护的八条黄金法则

记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养肾护肾的?

赵新菊:健康生活,科学护肾,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适度运动;

2.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3.定期测量血压;

4.饮食健康,不要吃太多盐、油、糖;

5.保持适当的饮水量;

6.拒绝吸烟;

7.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

8.如果有高危因素,请定期监测肾功能。

来源: 人民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