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最终流入东海。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并称为中国七大河流。长江为什么不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长江的水是蓄起来
长江最终流入东海。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并称为中国七大河流。
长江为什么不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长江的水是蓄起来的,但这种蓄并不是简单的拦河筑坝。而且河流的意义在于它的流动,它是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过度的人类干预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
宋代理学家朱曾留下“运河到底有多清”的疑问有句话说得好,源头活水来,母亲河长江之所以世世代代奔流不息,哺育着沿岸各族儿女,就是因为全长6300多公里的长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众多,汇水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比如最长的支流汉江1577公里(雅砻江源头标准不同,全长1670公里),平均径流量最大的支流岷江900多。
众所周知,长江发源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各拉丹冬峰(冰川)的西南侧。干流蜿蜒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流入东海。从主要支流流经的区域气候来看,除青藏高原外,主要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
从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可以得出,春末夏初长江源头主要由冰雪融水补给,其余大部分主要由大气雨水补给。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热特征,也可以得出长江流域的河川径流也具有一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河流的补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主要的补给类型外,还有地下水补给和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作用。
长江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湖泊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一方面,森林面积广阔,植被覆盖率高,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和调节局部气候的作用,直接表现为河流丰水期土壤保水处于饱和状态,枯水期地下径流补给河流。另一方面,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具有调节长江径流的天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洪水,补充枯水期的河流径流。
以上是关于长江“水”在自然条件下是如何储存的。当然,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为因素。那些建在长江干流上的大坝(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二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其中三峡水利枢纽是集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三峡水库是由蓄水高程175米的大坝形成的人工湖,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虽然面积远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总库容分别是鄱阳湖和洞庭湖最大库容的1.51倍和1.79倍。
总之,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从雪山奔流到东海,这是大自然赋予她的使命。这“长江水共饮”也是所有沿海地区和各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要统筹流域绿色发展,切实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