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做空香港是怎么回事 简述其手法以及当时的背景

索罗斯空香港的战术相当复杂。他通过外汇、股市、期货三个维度来攻击,其实本质上都差不多。第一步,低息借大量港币,准备足够的弹药;第二步,抓住机会疯狂抛售港币,导致恒生指数暴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3 08:31:26

索罗斯空香港的战术相当复杂。他通过外汇、股市、期货三个维度来攻击,其实本质上都差不多。

第一步,低息借大量港币,准备足够的弹药;第二步,抓住机会疯狂抛售港币,导致恒生指数暴跌;第三步,恒生指数暴跌时,所有空股指合约平仓出逃。

事实上,要利用期货和股指的空单次盈利,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市场跟风帮助我们成长。甚至当索罗斯在恒生指数最高点卖出股票的时候,他赚了很多钱,但对他来说,这是小赚了,期货股指的空单才是最大的亮点。

索罗斯狙击泰铢引发金融危机,泰国、印尼等国相继倒下,随后资本的镰刀直指香港。

当时的背景是,香港虽然基本没有泰国那么差,但是房地产和股市都有泡沫。1997年之前的7年间,香港房价上涨了4次,恒生指数房价一次次突破新高,1997年8月7日达到16673点的高点。但港币有自我调节的联系汇率制度,不容易直接打破。

联系汇率不同于固定汇率。简单来说,香港的三家发钞银行,包括中国银行、汇丰银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无论何时发行港币,都必须向香港金融管理局存入美元。不存美元,就不能发港币。这是联系汇率。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不时采用这种汇率制度。这一制度最初与英镑挂钩,1972年废除,1983年重新启用,与美元挂钩。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时,必须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HKMA支付美元,并取得债务凭证后才能印钱。

索罗斯等投机者认为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很高,认定香港政府无法生存,于是开始积极研究,然后对香港发动攻击。

1997年11月,对冲基金开始狙击港元,时间长达10个多月。宏观对冲基金首先在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联动市场做市。期货市场:他们对港币发起了立体攻击。他们大量卖出港元换取美元,同时在股市卖出空港股,然后在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卖出大量期货合约。

最后,在香港政府的顽强抵抗下,对冲基金的三次进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都未能摧毁港元。

1998年8月5日,在美国股市和日元汇率的配合下,对冲基金开始对港元发起第四次冲击。包括索罗斯量子基金在内的国际炒家发起攻势,开始炒作港元。他们先是从银行借了大量港币,然后卖给香港政府,换取借美元赚取利息。同时,他们在期货上大量抛售港股。

对于索罗斯等人卖出的港币,HKMA和香港按顺序接受。索罗斯大举抛售导致股指暴跌,香港政府向中央政府求援。香港政府在股票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期货交易中,港府甚至向香港中国银行等券商发出指令,要求其不惜一切代价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抬高期指。

8月,当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先生带领金融官员采取了灵活的做法。他没有大幅加息,而是用大量外汇储备卖出港元,然后用港元买入香港蓝筹股作为长期投资。这个新策略成功稳定了港元汇率和恒生指数。

香港政府最终以近1.2亿港元(约150亿美元)买入大量港股,投机者退出。索罗斯最终承认了工厂,但是失败了。私人对冲基金索罗斯从未宣布输掉这场战争。据传损失约10亿美元。

在这场运动中,香港政府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投资股市,一度占据港股7%的市值,甚至成为一些公司的大股东。这场运动也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精彩、最辉煌的一页。

索罗斯的优势不在于他的资本本身,而在于他推动市场联动的能力。所以,即使中国现在强大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人民日报》的一句话结尾,如果你把a股当成“梦想”的载体,那么它蕴含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但如果把a股当成赌场,世界上任何一个赌场都是危险的。

以上就是关于索罗斯做空香港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