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国》里,马云问他“你是商业艺术家还是有艺术情结的商人?”他笑了,但没有回答。于丹说他是:“一个极度混搭的跨界天才。”他是14年前电视剧《奋斗》中陆涛的原型。可以
《赢在中国》里,马云问他“你是商业艺术家还是有艺术情结的商人?”
他笑了,但没有回答。
于丹说他是:“一个极度混搭的跨界天才。”
他是14年前电视剧《奋斗》中陆涛的原型。
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陆涛。
他就是:蔡明。
热门电视剧《奋斗》的编剧石康和蔡明是北师大附中的同学。
多年后,石康开着一辆破桑塔纳去参加同学聚会,而蔡明已经开上了宝马。
“巨大的差距激起了石康对赚钱的愤怒。”蔡明取笑石康。
晚会后,石康以蔡明为原型,写了《奋斗》。电视剧一经播出,便风靡全国,赢得了文章、马伊俐、王、、大卫等明星的赞誉。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蔡明不同于电视剧中的陆涛。
电视剧里,陆涛是富二代,蔡明不是。
但蔡明比陆涛更热爱艺术,更喜欢设计,更追求创新。除此之外,他还喜欢时尚,对未知充满好奇。
开会馆,唱昆曲,玩马术,做模特,霹雳舞等。,与蔡明的主营业务无关。
蔡明的主要业务是科博博洛尼的整体家居。
他是博洛尼品牌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家居时尚领域的第一人。
蔡明于1968年出生于北京。
如果他写的是小写作文,就会和别人写的不一样,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
这让蔡明坚信,如果他与众不同,他会得到积极的反馈。
慢慢长大的蔡明,并没有开始大胆创新,走寻常路。
蔡明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空。
在大学里,他随便追求新鲜事物。
他参加了霹雳舞比赛,获得了冠军。他骑了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看乐队表演。
没落下什么东西,学习成绩也还不错。
1991年,他从蔡明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月薪七八十,妥妥的铁饭碗。
仅仅过了几个月,蔡明就不想工作了。
这个工资和我上大学时父亲给的每月生活费差不多。我请不起女朋友去看电影,但我一周只敢吃两次猪头。
蔡明觉得像这样过一辈子是不可能的。
他计划参加托福考试,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继续深造。
为了攻克英语,蔡明每天睡两三个小时,努力背单词。
他把自己逼得太紧,压力太大,没多久就开始头疼。
蔡明再次住院,针头扎在了他的头顶。经过长期的折磨,他终于康复了。
这也给蔡明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就是背单词时头疼。
医生还告诉我不要过度用脑。
那段时间,蔡明每天早上去体育学院打网球,下午在清华踢足球,晚上在清华游泳后回家。
既然考不上托福,又不想继续在研究所,只能选择创业。
有句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蔡明,就是这样。离开学院后,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992年,蔡明果断辞职,下海创办了科博公司。
起初,他的生意是修理山里和乡下的淘金者。
今年冬天,蔡明不得不站在家里的地板上洗拖把,猫用手将拖把拧干。
冷水刺激了蔡明的手,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为了解决手洗拖把的麻烦,他自己做了一个挤压式拖把。
在拖把杆上套一个塑料齿轮,拧一下就能把水挤干净。
产品已经开发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启动资金的问题。
蔡明找到一家塑料制造商,和老板谈了条件。
他把后来需要的塑料零件交给工厂,条件是先借5万启动资金。
也许老板从长计议,或者也许他被蔡明的个性所打动,无论如何都同意借用。
蔡明制造的挤压拖把被放置在长安商场。
一堆拖把并排放着。普通拖把售价1.8元,蔡明的扭曲拖把售价19.8元。
拖把在商场挂了一个多星期,也没人问。
蔡明去说服商店经理在柜台外演示拧干拖把的使用。
不需要太大空间,铺一小块地板革,上面放个水桶就行。
商场也认同蔡明已经开始了一种体验式销售商品的新模式。
被看好的卖拖把,蔡明有一些问题。
虽然蔡明站在柜台外面,但他不敢抬头。他低着头努力工作。
半天过去了,也没人问。
事后,蔡明分析说,顾客可能把他当成了清洁工。
这可不行。做过心理建设的蔡明微微抬头,环顾四周。
说来也巧,他看到一个熟人朝这边走来,这个人也是他以前的同事——动力学研究所的“花”。
路只有一条,不容出错,相遇在所难免。
蔡明主动打招呼,“哗啦哗啦”大吃一惊:你是怎么做到的?
蔡明傲慢地说,怎么了?
他还指着拖把说:“这是我的发明。”他一边说,一边又示范了一遍“哗啦哗啦”。
对了,被卖了:“要不你也帮它一把?”
我买了一把花,蔡明的第一笔生意就这样完成了。
有了第一笔生意的经验,蔡明不会再犹豫了。
他开始熟练地招呼顾客并介绍他们。第一天就卖出了72个拖把,成为商场杂货组的销售冠军。
看到生意越来越好,蔡明开始琢磨另一个产品,那就是抽油烟机。
当他们在研究所做实验时,有一个盖子,防止气味扩散。
蔡明又在考虑这件事了。
家里每次炒辣椒,油烟机都憋不住,气味满屋跑。最好试试油烟机。
他根据油烟机的尺寸做了一个油烟机。
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我再也不怕炒辣椒了。
在卖拖把的同时,他准备推广抽油烟机。
蔡明用卖拖把的钱租了一栋带山墙的房子。
为了省钱,他找了一个很便宜的施工队干活。
时间长了,窗户也没装上。
他只能在店里吃饭睡觉。冬天,当蔡明醒来时,她发现床上落了一层雪花。
我原以为会是酸甜苦辣,但人比天差。
1993年,赶上经济危机,原材料翻倍。蔡明的拖把仍然卖19.8元。
一年到头,蔡忙着给算账,却输了30万。
心灰意冷的蔡明一个人跑到杭州,住了15元一晚的旅馆,半夜冻得瑟瑟发抖。
一个破产计划在几秒钟内闪过蔡明的脑海。
如果他真的破产了,他会“死不瞑目”,所以再赌一把。
看着手里一万多的流动资金,他拨通了北京晚报的电话。
他要给抽油烟机打广告,这次输了就认了。
蔡明咬咬牙,把所有身家都押在了第一个广告上,花了12800元。
广告投放后,奇迹发生了。
留下的电话成了热线,一个接一个,第一个电话刚放下,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一个多月来,蔡明忙着晚上两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床。
至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蔡明感叹:现在花了多少钱,当年的广告效果再也没有做出来了。
一个教师节活动能卖6000台,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
一年时间,排烟柜销量达到1000万。第二年达到3000万。
一万块钱的广告费变成了三千万。这一次,蔡明赌赢了,他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1996年,事业稳定的蔡明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去上学,实现他的托福梦想。
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后,我独自去了美国学习工商管理。
本来打算学两三年,结果一年后公司就陷入困境。
蔡明只能回家了。这个一回来,蔡明就再也没能成功。
1999年,爱玩、爱时尚的蔡明去德国看展览。
这个展览刷新了蔡明对厨房和家居可以时尚的认知。
在展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咨询公司的人。
这个人带着蔡明,花了23天,看遍了德国所有的橱柜工厂和品牌。
回国后,蔡明开始进入橱柜行业。
两年后,蔡明Cobo公司与意大利品牌Bologne合资,成为Cobo Bologne品牌。
蔡明是整体家居体验馆的第一人。
他将德国制造业引入中国,成为行业标杆。
将时尚带入家居行业,成为时尚家居第一人。
事实上,蔡明有一个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上市。
从橱柜到整体家居,再到整体家居装修,博洛尼一路摸索前进。
2014年,后来者东易日盛上市,博洛尼依然没有上市的希望。
经过多次融资,始终没有上市成功,这也成为蔡明的遗憾。
上市失败可能与蔡明的性格有关,但他不够专注。
他不仅做整体家装,还做高级会馆的九庭会。
2010年,《京华情缘》演员签约仪式在蔡明会所举行。
他还在剧中扮演了一个成功商人的角色。
除了涉足电影和电视,蔡明还在舒雅做内衣模特,拍摄大片。
上过很多电视节目,成为家族圈第一网络名人。
他穿着蕾丝连衣裙,梳着古利特披肩的辫子。
他敢出门,时尚不拘一格。
桀骜不驯的外表下,他还有一颗传统的心。
他和父母近在咫尺,远在天边,共用一个院子,却又分开居住。
家里谁做的好吃,谁就来一起吃;而且生活中不要互相干涉。
传统的个性、艺术和商人在蔡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雅皮士。
你觉得这样的蔡明怎么样?你会选择科博博洛尼的整体家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