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最新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一号文件聚焦“新进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目标任务中提出,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到2022年,《意见》将2022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9 00:39:22

一号文件聚焦“新进展”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目标任务中提出,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到2022年,《意见》将2022年“三农”工作方向改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从《意见》的内容来看,“新进展”不仅是在2021年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还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要求。具体来说:

1.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主体责任,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大力实施大豆和油脂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

3.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稳定生猪生产长期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牛羊肉和乳制品工业的生产。常年稳定大中城市菜地数量,大力推进北方蔬菜设施和南方蔬菜运输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供应能力。

4.适当提高2022年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和水稻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益保险在产粮大省县全覆盖。

5.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

6.大力推广种源等关键农业核心技术。推进种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贯彻种子法,落实实质性衍生品种制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7.提高农机装备R&D和应用水平,落实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支付方式。开展农机R&D、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8.促进扶贫人口持续增加。巩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完善农合机制,提高贫困家庭经营收入。

9.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

10.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依托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资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

大力推广种源等关键农业核心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关键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全面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加快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强精准鉴定评估。推进种业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重大农业生物育种工程。加快实施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实行“挂帅曝光”和“部省联动”制度,开展长期R&D工程试点。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主要品种研发和推广后试点补贴。

《意见》还提出,落实种子法,落实实质性衍生品种制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日前,得益于2月11日国务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2月12日以来,登海种业、泉银高科等种业概念股持续火爆。但2月22日,登海种业、丰乐种业等部分股票出现回调。

我们国家的种子面临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一些重要的种子都是进口的,所以处于“大而不强”的格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种业的扶持力度,利好政策陆续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景。

对于此次种业振兴意见中强调的技术研究、产业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中信证券曾指出,生物育种产业化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核心关注点,相关政策有望彻底改变种业竞争格局,促进市场规模扩大和集中度提升。

中信证券认为,在行业复苏和种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种业正式进入高景气周期、强政策扶持周期和新技术升级周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将推动行业盈利模式的升级。

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用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聚焦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意见》从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

在扩大乡村振兴投入方面,《意见》提出,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稳步提高土地流转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发行政府债券。

在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面,《意见》提出,对机构法人在县、业务在县、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小额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实行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提出,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的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全县再延长30年。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开展农村产权转让市场标准化建设试点。制定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实施方案。

平安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钟正生认为,当前中国城乡之间在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尽管并不冲突,但平衡好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与避免农村出现空心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乡村振兴短期的工作重心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此后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重点在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有序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目前各项保障机制也正逐步完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