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退税条件(7种情况个税可申请退税标准)

每年需要结算的收入有四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版税。不需要计算其他银行的利息。(不需要报告条件)(申报条件为必填项)简单来说,补税金额≤400元,或者年综合所得≤ 12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02:19:17

每年需要结算的收入有四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版税。

不需要计算其他银行的利息。

(不需要报告条件)

(申报条件为必填项)

简单来说,补税金额≤400元,或者年综合所得≤ 12万元。

以及同样纳税或者不退税的人,都不需要办理。

如果还不知道是否需要办理,可以登录税务App查询自己的所得税缴纳明细。

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退税?

1.年综合所得不足6万元,但预缴了个人所得税的,可以退税。

比如,你可能因为月薪>5000元而提前缴纳个税;

但从全年来看,全年总收入不到6万。这时候预付的钱就可以退了~

2.符合享受条件的当年有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未申报扣除的,可以退税。

预付款的时候忘了填报告,让我多交了钱。

在年度决算时,可以补报,申请退税。

专项扣除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子女教育,房屋租金,房贷利息,赡养老人,重疾医疗,一般不会忘记。

继续教育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除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以外,

还有很多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可以税前扣除。

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定额扣除。

3.因年中就业、辞职或部分月份无收入等原因,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致,可办理退税。

因退休、辞职等原因未完全享受全年总收入税收优惠政策的,可以申请退税!(比如基础养老金按规定免税)

4.没有用人单位,只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需要通过年度汇算清缴在税前扣除;可以退税。

5.全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适用的扣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适用税率的,可以办理退税。

6.预缴税款时,未享受综合所得税优惠或未享受全额的,可予以退还。(比如残疾人个人所得税减免等。) 7.如果有符合条件的慈善捐款,但事先没有扣除,可以退税。

要补或退,看公式:

2020年期末退/补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2020年预缴税额(简化版:退/补税额=已纳税额+减税额-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其他依法扣除。

懒得直接看下面实用部分:

处理过程

现在最常见最便捷的处理方式就是登录税务App操作:

01

去各大应用商店,

搜索“个人所得税”App

对于开发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

02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

按照提示注册帐户密码。

成功登录后

点击首页【综合收益年度结算】。

选择报告年份[2020]

找到右上角的【交换机标准声明】。

选择[我需要报关单预填服务]

税务机关已经预填了一些申报数据。

你只需要确认一下。

阅读申报说明后

点击【我看过知道】

确认信息

然后单击[下一步]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是正确的。

直接点击【下一步】。

数据会自动计算。

本年度综合收益应纳(退)税额

申请退税或补税。

点击【申请退税】。

纳税人需要选择退税银行卡。

没剩多少时间了

还没申报的抓紧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