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买电动车动力电池会衰减。二手电动车不值钱。换一块电池要七八万。动力电池终身保修政策是假的。这些观点似乎是大多数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共识。这是事实吗?是既定事实还是
不能买电动车
动力电池会衰减。
二手电动车不值钱。
换一块电池要七八万。
动力电池终身保修政策是假的。
这些观点似乎是大多数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共识。这是事实吗?是既定事实还是主观偏见?
我是学汽车专业的,也是新能源的车主。看到这些言论,我百感交集。我装真的时候,真的假的。看到太多虚假新闻,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都会当真。
作为一个汽车博主,我觉得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做一个科普。希望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逐一解答这些问题,告诉你最真实的新能源汽车。
1.不能买电动车吗?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298.9万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达到14.8%。
其中,2021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2.6%。该协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5%,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550万辆。
一方面,电动车买不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说大城市房价高,地铁拥挤,生活费高,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但是很多人还是选择去大城市。
原因很简单。大城市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他们工资高,知识面广,资源比小城市多。有能力的都愿意留在大城市。
买电动车不要只看缺点,也要知道优点。节假日期间高速服务区确实会出现收费排队的情况。高速是意外,但市区是常态。谁一年365天高速跑?
电动车一公里不到一毛钱,超低的用车成本不得不看。都说电动车有里程焦虑症,燃油车也有!
我朋友开的是燃油车,百公里油耗9.4L。平时用95号汽油,最近买不起了。92 #汽油只用了半箱,不敢踩油门,红绿灯启动也不比车速快。我尽力节省燃料。
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有里程焦虑,只是体现方式不同而已。对于经常在市区出行的人来说,电动车真的很香。
如果经常跑长途,家里没有停车位,所在城市充电桩普及率低,买不到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人提出疑问,混动车比燃油车贵几万块钱,省下来的油钱够加好几年的油。以这种观点来看,很明显你没买过车。
如果我的购车预算是23万,即使不买23万的混动车,也会买23万的燃油车,都是23万。怎样才能省钱?
不管是买电动车,还是买混动车,还是买燃油车,钱都是自己出,别人的情况不一定适合你。多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只是缺点,还有优点。综合考虑后再买车,这样就不会轻易后悔了。
二、动力电池会不会衰减?
电池的功率具有衰减特性。随着电池的使用,内阻逐渐增大,导致电池输出电流减小,电池容量降低,从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电动车快速加速时输出电流很大,内阻对动力电池的影响更大。
随着电动车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动力电池衰减是必然的,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五年后电动车续航里程会缩短一半。
动力电池会衰减是真的,但是5年后续航里程会衰减一半,这完全是在卖焦虑。
很多人经常用手机电池来比喻。虽然都是电池,但是手机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电池衰减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电池本身的材质、制造工艺、BMS(电池管理),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材料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比亚迪磷酸亚铁锂“刀锋电池”比较有名,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高。
有一个专门研究动力电池的网站。它的名字很直白,叫做“电池大学”。对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进行了充放电实验。
根据很多网友所说,动力电池衰减到80%的时候续航里程大大降低。根据实验数据,三元锂电池需要循环2000次,磷酸铁锂电池需要5000次。
这只是理想状态,电池寿命还和温度、充电习惯有关。
该表显示了充放电量与电池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简单解释一下,电池每次电量耗尽(100%)只能循环300-600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池过放电。这种方法最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每次充电40%,电池可循环1000-3000次。浅充浅放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换句话说,电池的使用寿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充电习惯会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同。目前主流观点是三元锂电池循环次数800次,磷酸铁锂电池续航2000次。
充电这么麻烦,算了还是别买电动车了。估计这是很多读者此时的心理,我们的担忧也早就被汽车工程师想到了。
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始发挥作用。良好的电池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每个电芯的过充和过放,从而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电动车有很多电池组装在一起。比亚迪韩EV里的刀片电池组装在一起有多快?最典型的就是Model S,整个电池组大概有7000个小电池。
在理想状态下,这些电池同时充放电时,电池的充电量和放电量最大,但理想状态很难维持。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每个电芯的容量都会发生变化。
说白了,每个电芯的寿命都不一样,所有电池的平均寿命就是动力电池组的寿命。
很多读者可能迷迷糊糊看不懂。没关系。举个例子吧。
假设一个电池组只有两块电池,A和B,它们的容量是一样的。在不断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A只有70%的电量,电池B只有85%的电量。
现在A和B一起放电,电池A电量小,肯定会先放。此时电池组不能继续放电,否则电池A会过放。
充电也是如此。电池A充满电后,即使电池B没有充满电,也无法继续充电。否则,电池A会被过度充电。长期过度充电可能导致高温失控。
在选择电动车时,不仅要看续航里程,还要看车企在电池管理系统上的能力。好的BMS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动车的使用寿命。从专利数量和技术水平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的BMS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循环充放电是指从0%充电到100%,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充放电;如果每次充电在20%到100%之间,经过5次充放电后才能算作一次完整的循环充放电。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结果。
假设20%充到100%,充三次算一个周期。磷酸铁锂电池可循环2000次,动力电池衰减至80%可充电6000次。
6000收费是什么概念?
以比亚迪韩EV为例。长航时版本续航里程605km。打开空,加热座椅,假设实际续航里程只有450km。
假设车主每天的行程在100km以内,需要每4天充电一次,一年91次,磷酸亚铁锂可以充电6000次,需要65年才能完成。
我知道很多读者会再说一遍。这些都是理论数据。我们打算磷酸铁锂电池只能充2000次电,所以要21年。
还是把条件放严格一点吧。电动汽车两天充一次电,动力电池只能循环2000次,也要10年。
很多着急卖的网友说,5年后电池会衰减一半。不知道是怎么算的。无论是理想数据还是极其严格条件下的假设,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都在10年以上。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项调查。根据J.D.Power发布的2018年版《中国车主指南》显示,中国的私家车更新换代非常频繁。只有1%的人使用同一辆车超过10年,大多数车主在电池衰变前就已经换了车。
动力电池确实会衰减,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现在专车、出租车逐渐被电动车取代。30万公里以上的电动车不在少数,续航里程和性能都在正常衰减范围内。想买电动车的读者不用担心。
三、二手电动车不值钱?
目前电动车保养率低,不代表未来三到五年保养率低。之前电动车保养率低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1.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很多电动车都是油改电,导致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不达标。
2.早期油改电的车主都是跑专车的,普遍车况差,续航里程长,电池衰减严重。
这两个原因结合在一起。如果你是二手车商,看到这样的电动车,你会给出更高的保值率吗?显然不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使用纯电动平台,三电系统迭代更新,续航里程长,车型美观,智能化程度高。现在的电动车已经不是原来的油改电了。
当越来越多的私人电动汽车流入二手车市场,电动汽车的保值率会越来越高,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加,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的保值率将超过燃油汽车。
目前很多私人二手电动车的价格被严重低估。或许车况好的二手电动车比二手燃油车性价比高。
四、换电池要七八万?
目前动力电池价格确实贵,单价1.1-1.3元/wh。以Model Y为例,电池容量为78.4 kW/h,按照1.2元/wh的中值计算,更换一块电池的价格约为9.4万元。
看来换电池真的很贵,但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2018年,瑞银集团(UBS Group AG)发布了一份名为《电动汽车的心脏》的报告。三星、松下、LG等知名动力电池制造商。平均电池成本为150美元/千瓦小时
之后,2020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Group AG)和P3汽车联合发布了一份动力电池拆解分析报告:2021年至2022年,大部分厂商的电池成本将达到100美元/kW·h
当电池供应链区域稳定后,电池厂会越来越多,动力电池价格每年下降15%。
换句话说,现在动力电池很贵,换电池七八万也只是现在的价格,但以后电动电池会越来越便宜。
5.动力电池终身保修政策是假的?
很多车主不敢买电动车,主要原因就是动力电池。为了减轻消费者的顾虑,车企纷纷推出相应的质保政策。
在比亚迪6年或15万公里整车质保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终身质保服务;特斯拉提供8年或16万公里的电池保修。
终身保修是电池,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只有电池有保障,电池组的问题只能由车主承担。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新能源车主,我也希望车企能对整个动力电池组进行终身保修,但是这样的条件太苛刻了。
因为车主自身原因,导致电池组外壳损坏。这是否要求车企承担损失?几乎不可能实现。
就算是传统车企,说是发动机终身保修,保修条件也极其严格,甚至严格到很多人说是套路。
很多时候,无论车企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汽车公司能承诺电池终身保修,是对车主最大的保护。
现在新能源汽车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善,新能源汽车保险已经保障了三电体系。以后如果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会承担损失,车主放心。
写在最后
本文只是想回答大家关于电动车的疑问。希望大家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理性的看待新能源汽车。
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有完整产业链优势、有体量优势、有资源优势,我们正在以领导者的方式全面参与到新能源车的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