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有前景的农业项目有哪些(这4个项目大有前景.doc)

来源:[科学网]中国农民培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爱”番茄和美丽蔬菜。中美蔬菜供图“我们的‘深爱’番茄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中农舒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CEO陆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2 07:02:39

来源:[科学网]

中国农民培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爱”番茄和美丽蔬菜。中美蔬菜供图

“我们的‘深爱’番茄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中农舒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CEO陆亚青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公司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科研力量,以开发美味番茄新技术、新品种为目标的创新型企业。

2022年2月,IDG资本宣布完成中农舒眉天使轮700万元融资。这是这家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

据长期关注农业产业发展的专业服务机构35 Dou的数据分析,农业创投空从2022年开始火热。截至6月底,共有超过74起投融资事件(包括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并购等。)农业板块,且资金流入超过100亿元。

农业领域的风口已经悄然而至。

“热门”农业投资

前不久,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龙耀在深圳参加了一个会议。他遇到的一些投资人,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在关注农用无人机;而另一些人则关注人造肉行业,因为全球对减少碳排放的需求正在增加...

3Dou分析师胡小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她最近观察到一线投资机构,如高轩、红杉、经纬等。都在农业领域有所动作。历史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农业领域每年融资规模平均在10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达到上年水平,预计今年农业投资规模将创下新高。

“农业领域的投资,从政府到金融机构,再到vc/pe等市场投资者,真的是越来越重视了。主要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投资的资金需求特别大,缺口也大。”张龙耀告诉《中国科学报》,然而,在2019年之前,政府和农民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增长率逐年下降。

从冷到热,农业行业是如何俘获资本青睐的?

过去,对农业部门的投资不温不火。胡小凤认为这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低,农业投资回报率低,缺乏爆发式增长的“基因”;农业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受天气变化、动植物疫病风险等影响较大。农业项目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家族企业和地方企业较多。

现在,农业部门很“热”。据张龙耀分析,首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融资需求正在下降,而农业部门受疫情的影响较小。“民以食为天。而且面对疫情,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外出就餐频率降低,对在家吃饭的优质食品需求增加。”正因为这种特殊性,农业行业吸引了资本的目光。

同时,“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趋严。互联网公司过去发展很快。监管完善后,资本投资互联网公司会更加谨慎。一些资本已经离开这些领域,寻找新的增长领域,”张龙耀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卢看来,政策环境的优化为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提供了更强的支持和信心。比如高标准农田建设、仓储冷链物流、现代种业等。都是政府明确给出强烈政策支持信号,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从而给社会资本带来信心的重点领域。

此外,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包括现代铁路和公路货运物流的延伸,使得农产品的运输更加便利,这被投资者认为是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的基础。

张龙耀和胡小凤都认为,尖端技术已经开始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如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这既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资本关注农业的重要原因。”张龙耀说。

高科技成为资本青睐的热点。

本文分析了胡小凤《中国科学报》的社会资本优势领域。按技术领域分,有三类: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转基因;数字技术,如SaaS;;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比如3D打印食品。

按产业链上下游或子领域分,分别是育种、合成生物、新型农药化肥、农业智能装备、植物性食品、细胞培养肉等。

“今年上半年,融资金额较大的项目有萨摩斯的艾克农、长金生物、CellX、瑞丰生物、齐河柯胜等。”胡小凤说。在所有的投资、融资和M&A项目中,育种、合成生物和数字农业是比较热门的。

从项目数量来看,养殖企业最受欢迎,其次是合成生物学和数字农业项目。从融资总额来看,合成生物学赛道较为突出,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育种赛道融资金额超10亿元。

张龙耀还肯定了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农业项目更容易吸引投资者。不过,他认为,从农业的角度来看,一些领域仍需要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冷链物流、农村道路、环境治理等。),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现在更多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投入。“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周期长,社会资本对此兴趣不大。事实上,这些领域的项目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支持。”张龙耀说。

此外,政府高度重视的种业也是投资难点。然而现在,一些资本正试图进入种业。张龙耀认为,种业一旦有成功的项目突破,可以对种子形成良好的商业保护,“未来利润空非常大”。

“目前总体来说,农业项目是缺钱的。社会参与农业投资有方向性方向,包括现代种养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品牌化。”胡小凤表示,目前的流向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驱动的领域,这更符合从TMT和消费转向的投资人的投资逻辑。“投资新、早、硬技术”的投资逻辑同样适用于农业。

胡小凤强调,资本进入农业肯定是有利于产业的,尤其是“使能投资”,可以带来更好的投资管理,帮助项目“从1到10,100”。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现代化和适度规模经营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给农业更多的包容和信心。

进入首都农业需要注意什么?陆建议,社会资本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定位和风险偏好,选择参与一些大型的或有潜力的农业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因为合作社的优势是与当地农民关系密切。

“社会资本要挖掘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商机,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增值意味着蛋糕更大,意味着分享增值收益,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机会。”鲁对说:

“我觉得资本的介入一定要有耐心。”张龙耀表示,农业产业的发展周期长且慢,需要投资者善于抓住机遇。

“其次,注意风险问题。”张龙耀指出,无论是基础科研创新还是农业生产项目,都受到自然和气候的影响,农业产业的风险仍然大于一般产业。

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农业企业很难形成统一的商业模式来推广。

“农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项目扩张的一个因素。”张龙耀建议,在资本进入农业时,应对项目进行相关方面的考察。

胡小凤对此表示赞同:“风险控制是所有投资的第一要务,农业投资也是如此。有必要识别农业项目的潜在风险。同时,本着长远的精神,不能指望今年投资,明年退出。一般来说,退出期会超过5年,所以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她说,在农业领域,现有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生物技术的应用,如基因编辑工具和方法,蔬菜水果种子的研发和应用,微生物的发现和利用;数字技术的应用深度和产业价值还有很多软肋。很多项目都是政府主导和买单,缺乏商业应用的氛围和竞争意识。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也存在不足。跨领域技术的应用还是比较少的。作为一个跨学科的行业,跨领域的进展将直接影响农业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新材料、机械制造、智能控制方面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处女地。

“农业需要补短板。对于农业风险投资来说,这也是一个明显的机会。换句话说,未来谁能解决农业的短板,谁就有机会创造十亿级、百亿级的市场,建立千亿级的公司。当短板问题真正解决后,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胡小凤说。

张龙向关注农业的投资者推荐了ESG的投资理念,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人投资一个项目,不再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要求项目具有社会影响力。在农业领域,可以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农村共同发展。”

张龙耀表示,由于全球投资环境的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投资。具有ESG评级的农业企业和项目将可能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可,这将是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因素。

本文来自【ScienceNet】,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