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二手电商利好政策叠加。先是一月份几个部门联合发文,两次提到支持二手交易发展;3月晚些时候,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开放二手商品流通,促进回收利用;这些消息让二手电
2022年一季度,二手电商利好政策叠加。先是一月份几个部门联合发文,两次提到支持二手交易发展;3月晚些时候,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开放二手商品流通,促进回收利用;这些消息让二手电商得到了很多关注。
美国东部时间3月10日美股开盘前,Everything New(爱回收)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爱回收实现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或许可以为当前二手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做一些验证。
在当前二手电商梯队化明显的情况下,无论上市或定位垂直与否,平台们的竞争或许要进入新阶段。目前二手电商梯队明显,无论是上市还是定位是否垂直,平台之间的竞争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市场上有二手食用油,但回收标准不足。
去年以来,万物新品的上市,转转、胖虎、飞鱼等二手电商平台的融资,都向外界展示了这条赛道的火爆。
从二手3C行业来看,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CIC(燃烧知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量将达到1.886亿台,未来五年将保持23.7%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458亿台。
2020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总成交额达到2522亿元,未来5年将保持30.8%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将逼近万亿市场。
从财报来看,GMV和营收的增长也是市场万物的缩影。2021年第四季度,万物新生总营收24.4亿元,同比增长48.2%,平台总GMV 101亿元,同比增长50.7%。按全年来看,2021年总收入和GMV同比增速分别为60.1%和65.8%。
两项指标增速均已超过二手电商市场整体增速,这可能与万仕盛专注的电子3C产品二手交易有关。目前电子产品存量的大幅增加,加上该类产品比其他二手产品更加规范,使得二手交易的活跃度在整体二手市场中尤为突出。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细分市场的增长更为显著,但仍存在恢复渗透率不足的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指出,当前废旧电子产品流通存在回收体系不完善、回收行业个体商家占比高等明显问题。
同时,根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我国每年的电子垃圾处理量已经达到8000万台左右。而中国的标准回收率不到20%,而欧洲达到了42.5%。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努力缩小差距,顶层设计已经在行动了。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NDRC)牵头国家主要部门,《关于加快废物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几乎同时发布。某种程度上,它是去年“循环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延续。
他们同时提到了关于二手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主要集中在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加强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鼓励二手检测中心、第三方评测实验室等配套发展,分品类完善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体系等痛点。同时,他们提到了关于发展二手经济的诸多方面,主要集中在积极实施“互联网加回收”模式,加强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鼓励二手检测中心、第三方评估实验室的配套发展,完善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类分级等标准体系。
从鼓励二手检测中心、完善标准体系的话语中,当前二手交易行业的聚焦方向越来越清晰。
自动化质量检测有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技术能力或放大马太效应。
全球知名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在其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顶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人工流程正在被规则驱动的智能系统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自动化技术来实现业务自动化。
二手电商可能更急。国泰君安在去年的研究报告中明确表示,市场参与企业要想在二手消费电子市场取得成功,必须保证稳定的货源和强大的大规模质检加工能力。规模最大的帮助就是利用机器技术完成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从而加快周转。
据《万物新生》财报显示,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业绩利润率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13.2%提升至14.6%,年度毛利率从2020年的25.7%提升至2021年的26.3%。原因之一可能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换句话说,由于二手交易需要对大量非标产品进行分级评估,标准越细,质检能力越强,需要中途支付的操作周转成本就越低。精密制造的二手电子产品的属性,为玩家搭建自己的流通体系提供了便利。
然而,并不是所有二手电商行业的玩家都有这种优势。光大证券根据网上经济社会信息整理,提出二手电商四大梯队,以上市和估值划分。选手自动化水平和大型质检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各方在R&D投资能力和质检建设能力上存在差距。
从这个梯队来看,万物新生已经上市,在二级市场融资的支持下有着充足的资金储备,相对于供应链建设需要的长期投入,机构直言,中小型玩家“要先把生存的问题解决掉,再考虑扩张和发展的问题。从这个梯队来看,所有的新生事物都已经上市,在二级市场融资的支持下,资金储备充足。相对于供应链建设所需的长期投入,该机构直言中小玩家“要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考虑扩张发展问题。
All things财报中提到,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质检流水线Matrix 2.0,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减少了85%,人工辅助的成本减少了83%,质检的成本减少了20%。相反,缺乏自动化能力积累的中尾玩家需要投入建设,而又无法避免现有的人力和质检成本。技术壁垒正在放大马太效应,这可能是平台最终胜出的关键之一。
在此之前,二手电商正在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互联网加回收”的模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左手线下+右手供应链,回收这个生意的思路要变了?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线上流量太贵,线下是非常好的流量入口。相比线上,线下引流、产品推广、交易具有计划性优势。但如果经营不善,确实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隐性成本。”
这体现了二手电商行业独特的流量评价体系。线上流量太贵,却无法直观展现平台的可靠性,打消用户的疑虑。反而线下成了很好的流量入口。《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支持线下二手市场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手机等交易区域。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all things new全国门店覆盖214个城市,门店总数达1308家。“互联网加回收”明显是线上线下并进,不同于传统移动互联网对渠道的纯线上改造。但重资产意味着花钱,二手电商需要在挑战中筑起护城河。
2021年第四季度,万世盛发布“一体化城市模式”战略,以城市为业务单元实现业务推广,填补空在部分市场的空白,扩大整体投放能力,同时实现更快的服务向当地市场渗透。其优势在于平衡了城市细分市场差异带来的二手市场差异。
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曾颖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提到:“二手商品主要在下沉市场流动,平台需要保证下沉市场有更多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二手商品,这些商品大部分可以从一二线城市用户的闲置商品中流出。”高低市场的区别来自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观念的不同。
压力来自于建设期的投入和管理,一方面是线下成本,另一方面是城市化管理极其考验微观认知和宏观感知能力。所有新事物的短期目标是2022年在50个城市重点推行“一体化城市模式”——目前已在22个城市铺开,其中重点运营的沈阳南昌合福等12个城市B2B同比增速超过100%。
艾媒咨询的一项统计显示,2021年,仍有37.8%的网民不信任二手电商平台,33.3%的用户没有接触过相应的APP。从未来来看,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是更好的选择。
这种思维的转变,说明行业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竞争转向对效率增长方式的深入思考。从竞争性融资,到C2C、C2B2C模式的探讨,再到信任和信息不对称的消除,二手电商始终处于自我反思和调整的状态。但从这些头部玩家的动作来看,迷雾已经散去,道路已经验证,未来的发展会更加明朗。
正如投资大师芒格所说:“一个问题,一旦彻底理解,就解决了一半。”
来源:美国股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