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四川苍溪,一个穷孩子,从军17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填充自己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他在大连书写了自己的商业传奇。他热爱足球和唱歌,曾被称为中国首富。秉承军人严格自律的作
出生在四川苍溪,一个穷孩子,从军17年,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填充自己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他在大连书写了自己的商业传奇。
他热爱足球和唱歌,曾被称为中国首富。
秉承军人严格自律的作风,他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业务版图。他本该赢得商业世界,享受无限风光。
2019年,短短一年时间,他的资产从1566.3亿元暴跌至883.9亿元,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排名从第4位跌至第14位;他就是那个“大放厥词”要我们“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赚一个亿”的王健林。
本期少儿趣味商家带你认识霸气侧漏的万达王健林。
1954年10月24日,王健林出生在四川广元苍溪县元坝镇的一个贫苦家庭。
他的父亲王义全是一名老红军,光荣退伍,直到新中国成立。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退休的王义全被安排成了一名林业工人。闲暇之余,他经常给大儿子王健林讲自己在部队的故事和经历,让小王健林震撼不已,也让父亲成为王健林心中的英雄。久而久之,王健林从心底里崇拜解放军。王健林想当兵,这个想法不能动摇。
穷人家的孩子往往从小就懂事。父母上班后,王健林是照顾他们四个弟弟的主力。1958年,4岁的王健林随父母离开元坝镇,到阿坝州金川县生活。
在那里,王健林上了小学和中学。因为他是家里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母总是要求他为弟弟们树立榜样。王健林也很好学,成绩一直不错,各方面都不让家人和老师担心。
15岁时,中学毕业的王健林进入当地林业局当工人。从小就有“军旅梦”的王健林,内心的渴望也留不住。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辞职了。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当过兵的人对军队和国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王义全也是一名士兵,他强烈支持他的孩子参军。
王健林即将满16岁时,来到东北,成为吉林军区某部的一名战士。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军旅生涯。
(2)军旅生涯
东北的冬天多冷啊。即使王健林从小就开始吃苦,他也没有想到部队的生活会这么苦。
大雪封山后,战士们进山了。为了锻炼体力,适应环境,他们不得不翻越银装素裹的高山,在茫茫雪原中徒步行走。
对于一个16岁的少年来说,考验的不仅仅是体力,更是意志力的锻炼。
作为军人的儿子,红军的后代,王健林怎么可能向部队训练低头?参军前,妈妈告诉他,“你爸爸也是老军人了,你要努力超过你爸爸当军人”。
王健林咬紧牙关,积极参加部队生活。第一年,他成了“五好士兵”。
已经适应了部队生活的王健林逐渐对其他事情感兴趣。他觉得自己时间很多,为什么不充实自己呢?他想了又想,最后报了辽宁大学的函授班,成了一名学生。
因为他是军人,身份和地位有些特殊。和部队其他战友一样,王健林在部队的业余时间自学。
1974年,王健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党员。
也是这一年,自学了3年的王健林20岁拿到了辽宁大学的毕业证,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部队里的生活造就了王健林自律的性格,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健身学习的习惯也源于此。
1978年,王健林的军旅生涯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他被提拔入伍的同时,进入大连陆军学院,一年后顺利毕业。
毕业后留在大连陆军学院当参谋,在岗位上表现出色,被调到宣传部。
从来没有接触过宣传动员的王健林,一时间一头雾水。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既新鲜又具有挑战性,但王健林在摇摆不定后却非常兴奋。挑战意味着他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他拿出刚入伍时的气势,一头扎进了宣传工作。
犹豫的时候,不如放大胆子,跨过去,你会遇到更好的自己。王健林就是这么做的。
1983年,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的王健林进入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3年后获得经济管理学士学位,顺利毕业。这短暂的学习也为他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3)毕业
从学校毕业后,王健林回到大连陆军学院,担任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在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时,王健林曾说,自己能坚持下来,不是靠体力,而是靠“一直坚持到最后”的信念。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人什么都做不了。
1986年,王健林32岁。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被调离了部队。跳槽后,王健林成为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创业潮”席卷全国,“下海”经商的人比比皆是。受创业潮的影响,王健利放弃了现有的美好生活,抱着必胜的心开始做房地产。那一年是1988年。他34岁。
刚进入房地产行业,王健林就帮助大连西岗区房屋开发公司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并顺势成为公司总经理。
一年后,恰逢中国国企改革,王健林接手公司。那一年,他遇到了第一个创业难点——资金不足,没有项目。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王健林跑遍了亲戚朋友的住处。借钱拿到指标后,他到处找项目。
当时,市领导在他的政府北面批了一块地。那块地是一个不错的国企因为改造成本太高,成本收不回来而拒绝做的旧城改造项目。
王健林并不害怕。他把所有的钱都投资了,还欠着钱。他孤注一掷,进行“旧城改造”。
他很独特。他在自己的房子里设计了明亮的大厅、独立的浴室、防盗门和铝合金窗户...即使价格比当时很多地方都贵,一个月1000多套房子还是卖完了。王健林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000多万。
1992年,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改制为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王健林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他接管了一个政府,并完成了一半的工程。
程响刚刚与政府签订完合同,就突然遇到了全国性的“整顿”。为了2000万的启动资金,王健林抵押了所有资产,但仍然没有一家银行愿意放贷。因为项目是政府转的,所以政府也给他帮助,指定银行给他贷款。
有人递给他一个枕头就犯困的王健林,立刻出发去和这家银行的行长办理手续,没想到,前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找不到。
后来终于找到了,但是总裁一推再推。他一天天过去,但他看不到希望。
没有办法,王健林去了另一家银行,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取不到钱。当他一筹莫展时,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发行债券。一个民营企业发债,为市场保证收益率,是多么大胆的行为。
但没想到,王健林真的有勇气这么做。随着债券的发行,万达从悬崖边上退至安全线,王健林从破产的边缘退了回来。
1993年初,当这个项目的后续问题全部解决后,王健林的精神开始徘徊。他9天9夜睡不着觉,吃药也没用。直到第10天,王健林一头栽进会场,才开始接受治疗和休息。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为了拉动内需,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明确禁止单位集资建房,商品房时代来临。
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健林意识到房地产会有很大的变化。他决定改变公司的经营策略,进军商业地产。
2000年,万达为了引进人才和品牌,果断参加了千里之外的深圳举办的房交会。他不仅重金赞助,还租下了300多平米的展厅,让主办方大吃一惊。同时,王健林亲自现场举办专场招聘会,最终将手下200名精英人才,从深圳带回大连。
新千年,万达带着人才、名气、资源,开始了转型之路。
(4)转型
2002年,48岁的王健林提出了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在建筑物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集商务办公、餐饮、酒店、商业零售、公寓、娱乐于一体的“城中之城”。然后在沃尔玛等国际公司的帮助下,开了商场和电影院,“杀”进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万达集团成立了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次年,万达百货正式成立,万达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这一行业的商业地产公司。
2013年,王健林以860亿元的身家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次年,万达上市。随后几年,王健林多次问鼎中国首富宝座。
2017年,各方面都“大手大脚”的万达负债累累。由于海外投资太多,万达资金链断裂,无力补足欠款的王健林开始向公众出售13个万达城、70多家酒店、37家万达百货、几十个万达广场、长白山度假村……等等。即便如此,这个巨大的财务漏洞仍未填补。到2018年,万达债务高达4205亿元。没办法,王健林继续卖产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万达影城关闭数月。有几个谣言说万达要破产了。这一年,王健林越来越瘦,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2020年中后期,2021年年初,经济复苏,万达重生,影院大量盈利。加上之前产业的出售,王健林终于把负债降到了2000亿李。
多年来,他一直是中国首富,登顶又摔倒。王健林从未向命运低头,但总有一些人能从低谷走向辉煌。"舜在厚田里发了财,在板楼里发了财,胶水在鱼盐里发了财."他可以白手起家,我相信王健林晚年也可以力挽狂澜,拯救万达。
你觉得王健林能拯救万达,继续辉煌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并喜欢转发。你的每一次鼓励,都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
—结束—
金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