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简介 国之瑰宝宋庆龄

宋庆龄(国宝)简介她是中国的革命者,一个英勇的目击者,与中国共产党同病相怜,真诚的合作者,是新中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从业者。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22:08:51

宋庆龄(国宝)简介

她是中国的革命者,

一个英勇的目击者,

与中国共产党同病相怜,

真诚的合作者,

是新中国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的从业者。

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妻子。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

为了党和人民,

为新中国的妇女儿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国家名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任名誉主席,

它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

她就是——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

名誉总统宋庆龄逝世,

享年88岁。

今天,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

民主、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

他逝世40周年。

值此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

她伟大而辉煌的一生,

她努力学习,奋斗,

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在山上,

宋庆龄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年轻时参加革命事业。

19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和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创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15岁时,她随姐姐宋美龄赴美留学,在佐治亚州梅肯市的韦斯特里安女子学院接受“欧式教育”,并接受了民主的洗礼。

宋庆龄(右八,身着黑衣)与威斯特里安女子学院的学生们。

对宋庆龄来说,父亲对她的革命思想的确立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留学期间,父亲寄来了源源不断的信件和剪报,让她认识和了解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当她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时,对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充满了向往,并写下了《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来歌颂辛亥革命。

年轻学生宋庆龄。

毕业后,她去了流亡革命家集中的东京,见到了她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于是,她开始了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1913年,她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处理大量机密信件和其他与国内外联系的日常工作。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她与孙中山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15年10月与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结婚,成为他的革命伴侣。从此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孙中山和宋庆龄。

我们不断成长,致力于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

婚后,宋庆龄忠诚坚定,为人谦逊,致力于孙中山先生的工作,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在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等纲领性著作的过程中,她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她参与起草了许多具有历史影响的电文和宣言,承担了整理文件、处理信件等繁重的日常工作,成为孙中山先生身边的得力助手。

在与孙中山先生共事的十年中,她经历了讨袁反段、保国护法等斗争。1918年,宋庆龄为孙中山先生写了一封电报,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她也从俄国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五四时期,她热情会见学生代表,体会到了工人的无穷力量。

孙中山和宋庆龄。

在孙中山先生与中共代表的协商合作和与列宁特使的多次会谈中,宋庆龄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她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1月,她毅然随孙中山先生北上,在孙中山先生患病期间,她悉心照料,帮助筹备以人民为主体的国民大会。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悲痛中,她继承遗志,坚持原则,向海内外介绍中山先生的遗嘱。她不仅谴责国民党右派,而且投身于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掀起了全国革命高潮。她经常参加群众大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三大政策。她在汉口创办了女子政治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妇女干部,与何香凝等人一起组织了北伐红十字会,策划战时救灾工作,为北伐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3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宋庆龄在前排右五,毛泽东在中排右三。

1927年,当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孙中山的理想和政策时,她发表声明,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方针和政策,宣布与孙中山先生事业的叛徒决裂!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宋庆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1931年,宋庆龄发表《国民党不再是政治力量》一文,指出“只有建立在工农政策基础上的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的基础,粉碎军阀势力,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毛泽东曾写信给宋庆龄:“1927年后,真正能延续救国革命精神的,只有孙中山先生和我们的同志。”

1932年12月,她联合蔡元培、鲁迅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以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护和挽救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宋庆龄与鲁迅和胡愈之合影。

姐妹们携手共赴国难,支持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宋庆龄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崇高威望,强烈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统一战线思想,搭建了国共沟通的桥梁。1936年“Xi事件”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国联盟”,致力于战时医疗救助和儿童保健。她通过“宝萌”为抗日根据地争取了大量的国际援助,给予了根据地军民强有力的支持。她还团结和组织国际友人和国际医疗队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访问和工作,向海外华人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

1938年,同盟会中央的一些成员在香港合影。左起:爱泼斯坦、邓、、、宋庆龄、克拉克、法、廖承志。

为了共同抗日,宋氏姐妹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抛弃旧账,共赴国难,一致抗日。1940年3月,宋蔼龄和宋庆龄接受了宋美龄的邀请,来到重庆。从那以后,宋氏姐妹经常去重庆和成都的孤儿院、医院、反[/k0/]洞、学校和机构。对当地军民的安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此外,他们在重庆期间,非常重视抗战的宣传。她们不仅参加了重庆各界妇女茶话会,还鼓励姐妹们继续为抗战努力,用忠诚为祖国做贡献。在对美国听众的广播讲话中,他们呼吁国际社会的支持。“太平洋和世界的未来历史必将改变,因为中国有45000人拿起了武器,为他们的自由而战,为你们和全人类而战。”演讲后的第二天,纽约州立大学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支持中国人民抗战。

与宋氏姐妹合影。

迎接胜利,继续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支持人民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正义斗争。1946年7月23日,她在上海发表《关于推动组成联合政府,呼吁美国人民停止本国政府军事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1947年11月12日至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召开。会议选举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宋庆龄同志为名誉主席。

194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宋庆龄在上海发表《致敬中国共产党》,欢呼全国人民革命即将胜利,满怀激情地称中国共产党为“我们的领袖”,“致敬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的邀请下,她去北方讨论国家的建立。8月28日,北京前门火车站,、朱德、、林、等50多人聚集在这里,迎接宋庆龄的到来。

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到达前门火车站。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作为特别代表在会上发言,热情讴歌了人民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议选举她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庆龄在中南海怀仁堂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事务。同时,她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卫生和妇女儿童福利事业中。此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宋庆龄一生关心和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最重要的是儿童文化事业。她视中国福利院儿童艺术剧院为“掌上明珠”。宋庆龄先后5次到中国福利院少年宫视察指导工作,使其成为举世闻名的儿童乐园。她鼓励儿童艺术剧院不断为孩子们创作和表演新剧。1979年,尽管已经86岁高龄,她还是出席并观看了儿童剧《童心》,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给予了热情的赞扬。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彭真看望了病重的宋庆龄。当被问及是否还有入党的想法时,宋庆龄在病榻上连连点头,轻声回答“有”。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了接受宋庆龄同志入党的决议。作出了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因病在北京逝世。在宋庆龄的追悼会上,邓小平说:“在她去世前不久,宋庆龄同志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党员,实现了她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邓小平在宋庆龄同志的追悼会上致悼词。

宋庆龄同志,

挺拔如松,常绿如柏,

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中国人民。

她不愧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代楷模!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TSP12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