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的由来和意义(丰收节是怎么来的)

面包是生命的支柱。毫无疑问,农业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它伴随着人类聚落社会的兴起而诞生,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本质上是人类用智慧改造自然,获取经济利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5 22:34:37

面包是生命的支柱。毫无疑问,农业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它伴随着人类聚落社会的兴起而诞生,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本质上是人类用智慧改造自然,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

和农业一样历史悠久的,是丰收节。对许多民族来说,丰收节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日子。千百年来,无数的感谢、期待和祈祷都寄托在这上面。

它凝聚了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在农业社会,丰收节是感谢上天的礼物。然而,在消费时代,丰收不仅需要在土地上收获沉甸甸的庄稼,还需要将它们转化为适合消费者的商品。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会被定位为“金秋消费季”。正在举办今年活动的拼多多,不仅让农民享受丰收的喜悦,也让消费者享受丰收的实惠。

一个

在古代,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获得好收成不容易。因此,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感谢上帝的“光临”,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庆祝农作物的丰收。

在美国,著名的感恩节来自对丰收的庆祝。1620年,102名在英国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登陆。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些移民开始种植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最后获得了大丰收。按照宗教习俗,他们举行盛大宴会庆祝。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3天,舞蹈、摔跤、游戏等活动轮番进行,许多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丰收节在奥地利也被称为“丰收感恩节”,它的起源也是农民在秋天收获后举行的表达对上天感激之情的传统庆祝活动。如今,该节日已成为农民展示产品、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平台。在活动现场,人们品尝了各种小吃,了解并购买了所需的农产品,欣赏了音乐和舞蹈,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似乎比其他民族更重视收获。每年从1月14日开始,他们都会庆祝4天。庆祝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支起火炉,将牛奶煮沸,然后大喊“‘Pongal-o-Pongal’,意思是“沸腾了”,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生活。在接下来的三天庆祝活动中,他们将分别感谢雨神因陀罗,耕种土地和供应牛奶的牛群,以及太阳神苏里亚。可见这是一个感恩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也会庆祝并祈求丰收。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有庆祝丰收的意思。一些民俗学家认为,中秋节是庆祝秋收的节日,人们也崇拜土地神。这是一个感谢上帝恩典的节日。向月亮祭祀新鲜的时令水果,祭完后食用,既是对月亮的敬意,也是对新事物的品尝,同时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四川、福建等地会在中秋节祭祀土古之神,称为“秋扰地酬福”,也是丰收后酬神谢恩的意思。

第十个节日是南方部分地区非常受欢迎节日。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初十左右,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之神。人们相信十月的第十天代表着完美,它是秋收后最完美的一天,所以他们应该在这一天感谢土地的仁慈。

一般来说,虽然世界各地庆祝丰收的方式不同,但团聚和感恩是共同的特征。

2

时间总能赋予很多东西新的意义。

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丰收节,终于在新时代“正式宣布”了。2018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准,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九月,这个老少咸宜的节日又要来了。

9月1日至11月31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举办“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系列大型活动。

2020年的丰收节意义重大。一方面,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同时,疫情下的庆典也特别特别。

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所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一年,也注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把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办好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略大参考》透露,拼多多将作为唯一的电商平台,共同承办本次丰收节的相关活动。众所周知,电商平台热衷于打造节日,但拼多多没有跟风打造全新的节日,而是选择跟随农业农村部的步伐,共同赋予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节日新时代的内涵。这也符合他们的气质。毕竟这家电商新贵总是不走寻常路,从拼团到补贴100亿。

目前品多多的加入,至少在两个方面赋予了丰收节新的意义。

首先,有了拼多多的参与,丰收节变成了更广泛的全民狂欢。

在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各地农作物的收获时间不同,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庆祝的方式也不同。

比如在广西,每逢初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做油酥白饼招待客人,青年男女还会唱山歌。他们崇拜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广东,人们用新米煮饭,杀鸡鸭祭祖,然后宴请亲朋好友。去刀山是当地人庆祝百分百节日的必经节目。同时,他们崇拜的人物也变成了丰收之神,古武勋爵。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来说,扫墓、赛马、摔跤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今天,虽然有各种地方特色的庆祝方式,但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拼多多平台上,近7亿用户可以一起欢度丰收节。通过直播,远在北京的用户可以观看到来自广西的男女对唱;杭州人也可以待在家里,享受去稻山的刺激。

其次,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的加入,可以让丰收节不再局限于对丰收的感恩,还可以在buy buy中加入购买和促进消费的含义。

本次丰收节,拼多多将作为商家展示销售相关农产品的唯一渠道,肩负着促进优质农产品消费、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

拼多多以商场起家,现在看来这种模式是为农业量身定做的。需求过于分散是当前制约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因素。联合采购整合原本分散的C端需求,在时间和空上形成集合效应,从而产生稳定的大规模订单,进而重塑农产品流通链条。

过去一年,大量用户在拼多多平台上“卖出”了1364亿件农产品,比上年增长109%。

在这个“金秋消费季”期间,130多个农产品品牌、15万涉农商家将与亿万消费者零距离接触。补贴依然是拼多多拉近双方距离的重要手段。

“活动期间,平台初级农产品单笔最高补贴达到20元,农副产品单笔最高补贴超过200元。同时,平台还将通过‘限时杀万人’、‘多多果园’等多个流量引擎,全力推动农产品线上市场规模扩大,农民增收。"品多多新农业与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说。

所以丰收节好像是“双十一”。为什么今天的丰收节一定要和买买买捆绑在一起?

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很大一部分用于自给自足。收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胃是否能吃饱。如今农业从业者种植的多为经济作物,种植者往往不直接食用这些农产品,而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出售。

所以在古代,只要庄稼能有个好收成,大家都可以庆祝。然而在今天,如果只有丰收,却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农民还是放心不下。这是古今丰收节最大的区别,也是拼多多致力于推动农产品交易的原因。

只有销量好,才能让农民迎来真正的丰收年。

之前两个“90后”同时上热搜。他们是90岁的袁隆平和1990年出生的李。他们被聘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首批推广大使。杂交水稻大师和美食博主的“跨次元组合”让人耳目一新。

这可能就是丰收节形象的缩影,即有时代感,又充满活力。

梅子不是丰收节唯一的青春元素。拼多多作为合作电商的唯一平台,近年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拼多多平台16-25岁的用户占比达到40.6%,远高于天猫的32.9%和京东的35.3%。同时,26-35岁的用户占比也高达42.4%。这意味83%的拼多多用户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去年一项调查显示,拼多多平台16-25岁用户占比达到40.6%,远高于天猫(32.9%)和JD.COM(35.3%)。同时,26-35岁用户占比42.4%。这意味着拼多多83%的用户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显然与“只有小镇的大姨妈、大叔才会在拼多多上买东西”的刻板印象相悖。其实一二线城市的80、90后确实是拼多多的消费主力。

早在2018年,一二线城市就是拼多多新增用户的主要来源。Trustdata的报告显示,2018年拼多多新增用户城市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进入前十,其中北京增长最快。

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是一二线城市大量年轻人喜爱拼多多的原因。

还记得去年的《樱桃自由》吗?一斤樱桃的价格一度接近200元,让广大年轻人望而却步。

今年1月,拼多多与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产地直销大幅降低樱桃价格。品多多年货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平均每斤只要30元,仅为线下价格的1/6。

不仅是樱桃,还有油桃、山竹、梨、丑橙等大众水果,其在拼多多平台的价格普遍明显低于其他渠道,部分商品的价格甚至只有线下实体店的1/3。

这背后是拼多多多年来通过流量扶持、资源倾斜、人才培养、市县负责人直播等模式,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巨大变革。在拼多多的模式下,整个农产品链条只包括采购、包装、物流配送,农民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因此“没有中间商赚取差价”。在农产品上行的同时,农产品价格也在下行,这不仅让消费者受益,也让农民腰鼓了起来。

以前,追求精致生活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在品多多购物会丢面子,但当面对真正的性价比优势时,终究逃不过“真香法则”。

就这样,90岁的袁隆平、90年生的李子柒、赋予年轻人“水果自由”的拼多多,共同让丰收节成为中国最久远的寄托和最年轻的节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