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费基数是什么意思 个人缴费基数如何计算

我们每个月的社保缴费都是按照本人缴费年度社保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我的社保缴费基数一旦确定,缴费年度的月缴费额就出来了。那么,我每年的缴费基数具体是怎么确定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18:23:27

我们每个月的社保缴费都是按照本人缴费年度社保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

我的社保缴费基数一旦确定,缴费年度的月缴费额就出来了。那么,我每年的缴费基数具体是怎么确定的呢?

由于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有个人保险和单位保险两种方式,且这两种方式的缴费基数确定方法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员工的社会保障方式进行合并。

个人参保企业职工社保的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根据国家社会保障政策,个人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月缴费,养老保险按照缴费基数的20%计算,医疗保险各地不同,按照缴费基数的5-12%计算。

个人参保的,年缴费基数由本人在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当年上下限缴费标准中自主选择(正常下限为缴费工资的60%,上限为缴费工资的300%),每年一次。

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省市都设定了相对固定的缴费档次,供个人选择。个人选择好缴费档次,缴费基数就出来了。

比如安徽有九个档次:60%、70%、80%、90%、100%、150%、200%、250%、300%。2020年选择80%缴费档次的,按照2020年安徽省5028元缴费工资的80%计算。

养老保险月缴费为个人缴费基数4022.4的20%,即804.5元。

如果所在省市没有具体的缴费档次,个人可以在当年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上下限之间直接确定自己的缴费基数。

个人参保,它的缴费基数每年都会因为社保缴费工资的变化,或者因为你的个人缴费档次重新选择而变化。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会提高,社保缴费工资也会提高,导致个人缴费基数不断上升。

单位为职工参加社保,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在单位,个人的缴费基数其实是我的平均工资。

当年的缴费基数是本人上一年的平均工资。但根据国家规定,职工个人实际缴费基数应当在本人上一年度缴费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确定。上年度平均工资超过当年社保缴费工资300%的,本人按300%确定缴费基数;低于缴费工资60%的,按60%确定缴费基数。

比如你2019年在安徽的月平均收入是8000元,2020年安徽的上下限缴费标准在3017元到16366元之间,那么你2020年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就是8000元。如果你2019年的平均工资收入只有2500元,低于安徽省2020年社保最低缴费限额3017元,那么你2020年的缴费基数就是安徽省社保最低缴费限额3017元,而不是2500元。

然后根据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计算出你个人“五险一金”的月缴纳金额。

当然,目前很多私企并不是根据工资收入来确定个人缴费基数,而是直接用社保缴费工资的60%或者下限标准来违规确定个人缴费基数,这是另一回事。

总结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