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的主旋律大致是离别。好像自从过完年回来上班,宣布退休的消息就没断过。有很多出道十几年的老手,也有一些刚刚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外炮灰的新人。今天就来说说这件事。
2022年行业的主旋律大致是离别。好像自从过完年回来上班,宣布退休的消息就没断过。有很多出道十几年的老手,也有一些刚刚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外炮灰的新人。今天就来说说这件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行业的职业生涯确实被缩短了,所以接下来应该会有很多老兵选择告别。事实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只是说现在的情况可能会缩短演员的职业生涯,更容易有不回头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比较复杂。
其实早在去年9月份,我就跟一个在日本工作的朋友说过这个情况(他也是上个月入职的)。据我了解,虽然现在行业退潮、新人群很多,但和前几年相比,也不是没有预兆。可以总结为:2020年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2021年下半年开始爆发。
2020年,由于各种问题,很多人涌入这个行业,也是第一批新人,而这一波新人持续的时间很长,也就成了一波新人。
所以前几天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些制作人能一直签新人?这些新人都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经济下行是阶段性的,各种因素是连续的。比如2020年受影响最大的是旅游业,然后宣布紧急状态后餐饮业就来了。然后很多人会开始找其他行业的工作,导致其他行业跟风。例如:
比如我以前在工厂拧螺丝,后来工厂不景气,我就去开了一家早餐店,拿着失业救济金。发现之前和我搞过的人也来开早餐店,买的早餐都差不多。去餐厅上菜,结果想上菜的人比吃的人多。最后干脆去写小说了,发现写不出小说了。这种现象增多后,很多门槛低的行业迎来了大量求职者。
所以不仅仅是几个行业的事情,大环境下,岗位数量减少,导致很多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比如餐饮、陪酒、海关等等。这些行业目前也是体量很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进入,也不断有人被挤出。所以行业里不缺新人,因为它的门槛很高很低,自然会有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
当然,行业有来有往很正常。以前每年大概有3000 ~ 4000人离开这个行业,2019年出现退潮。但是,那一年其实有很多大咖公司退休,实际离职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2020年大概有5000人离职,去年大概有6000人离职(据说大概5800人
原因也挺简单的。新增人群推动了新增人数,但行业规模并没有增加。相反,这几年行业规模一直在萎缩,市场不减反增。但是现在个体小作坊越来越多,一个c2越来越多人做大做强,行业的市场不足以消化大量的人。
整个行业的市场大致维持在1万~ 1.3万,人数几乎处于饱和阶段。所以新人群的增加会加剧退潮现象。
但是这一波退潮对那些不温不火的老手来说是极其不友好的,因为目前市场上的消费经济明显是围绕着新人市场展开的。
这两年几乎是新人的天下,大家可能没什么概念,我就拿这两年的年度榜单来举例:比
2020年作品榜单中,有22首出道作品进入前100。按照属于新人的前三部作品来看,2020年FANZA作品100强有一半以上是新人。
2021年FANZA年度作品榜单也是如此。前100有27首出道作品(这只是1-10月的数据),所以目前来看其实是新人的出道作品,新人的运营空也是很大的。如果做不到,就把修图器拿出来玩。
因为新人群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还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新人登场,但是工作岗位就那么多,那些不温不火的老手就陷入了工作机会被打掉的问题。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这些问题也爆发了,很多原本在一个小市场的人,要么失踪,要么去参加一个联合演出。
同样,新人群对新人也很不友好。在我看来,这种新人群造成了过于单一的暗恋,也加速了新人的淘汰率。很多新人经过几轮筛选才在封面留下名字,结果只能卖出一本处女作。新人期还没过,他们就已经被淘汰了。
因为在新的人群下,真正能上的人,都得拼自己的条件,还要拼制作人和经纪公司的资源。一旦他们出道失败,基本没有翻身的机会,因为会被更新的新人排挤。
所以产生了很多炮灰,还没亮就化为灰烬了。比如去年,有600多位新人能够出道。但是真正能留下来的不到300家,真正能混到知名的不到50家,基本都是独家。少数项目难度较大。
比如【小花暖】,我觉得她挺优秀的,只是还没火起来。
粗略来说,整个职业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连新人的职业生涯都被按下了快进键,更别说那些老手了。
在这种环境下真正能崛起的,一定是有优势的外貌条件。所以也就不难理解,prime事务所的老板不久前因为在大街上拉人被抓了,被处罚不起诉。现在确实不缺新人,但是缺的是有优势的新人,所以prime违规开办了街头达人球探业务(街头达人球探从2017年开始禁止)。
从这件事大致可以看出,不具备优势的新人,不说制作人不买账,连经纪公司都不喜欢。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制作方对优秀新人的争夺非常激烈。例如,最大的赢家S1去年赢得了整整一年,因为他们可以花巨资找到更好的新人,Moodyz也不例外。即使是资金一直很紧张的IP社,也能顽强的签下一个真正的人才,卡哇伊,E身,premium,虽然不是大厂,也打下了一个。
原因也很简单。现在的市场是新人市场。如果你真的想做,就要不断招新人。哪怕只签三份合同,也要撑起自己的新人市场。当你拿下最优秀的新人,其他厂的人都没得用。北渡集团去年的策略相当强硬。看到了就拍,哭了ps。
但是,这也就变成了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新人们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在保持新鲜血液的同时,还得空让出足够多的专属名额。
通常这个时候,就是开始独家洗牌的时候了。9月份,我得到风声,各大厂商的独家合同到期后,可能会有大的转让。
总的来说,就是换个住处,换个住处,换个住处就知道了。F社大换血,IP的小栗子去了麦当娜,伊姐最近也去了。S1的情况类似。第一白之后,有些人要走了,Moodyz也是。按照目前Moodyz带人的节奏,Moodyz又要换卡了。
换卡的目的不能说这些人卖不出去,而是为了给新人腾出空的空间,他们会卖的更好。所以那些不那么出众的专属可能会被取代,虽然不亏。
而且我之前也说过,一旦其他制作人在独家毕业后没有给出独家名额,很大概率会有很多人选择回去,而这个独家名额真的不太好给,说实话,因为畅销的都是新人。签新人是不是很甜?
所以目前各大集团的独家,不算顶尖的,压力应该很大。昨晚看到【齐泽美雅】说她最近很低迷,想休息但又不敢(不是经纪公司不给她休息,估计她给自己压力太大了)。
如果她不说,没想到齐泽也感受到了压力。Moodyz目前当然不会放她走,但是考虑到目前整个行业的生存压力,平均职业生涯在缩水。而Moodyz最近又接连签了几个小萌妹,也就不难理解齐泽美雅会感受到压力了。
说到这,我想起了[伊·武藤·斯诺]。虽然这个姐姐不是任何顶级厂商的专属,但在卡哇伊的三亩地,一个薛佛也搬不动如山。
情况也大致就是这样吧,接下去应该还有一大波新人会出道,2022年最大的赢家不出意外的话依然会是S1和Moodyz,至于IP社……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