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2月25日火烧圆明园 到底是谁烧毁了的

我们的课本上总说“1860年,英法联军进京,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但从各种记载中加以区分后,可以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具体来说,英军火烧圆明园,法军没有参与。虽然两人都对中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00:08:02

我们的课本上总说“1860年,英法联军进京,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但从各种记载中加以区分后,可以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具体来说,英军火烧圆明园,法军没有参与。虽然两人都对中国犯下滔天罪行,但我们应该找出谁做了什么?

1.中国军民的抵抗引来了英法联军。

1860年,英法联军从天津大沽口再次登陆,僧格林沁亲王率领的三万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展开决战。但是中世纪的骑兵对抗19世纪,我却用了西方的火器,这几乎等于自杀。这些蒙古骑兵虽然骁勇善战,但在盟军的密集火力下纷纷倒下,最后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时候,清朝皇室的帅哥咸丰帝呢?他带着妻妾和文武大臣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出逃前,他让弟弟易留在北京,一旦北京破了,就准备让弟弟和洋人谈判。

此时北京的防守已经非常薄弱,咸丰帝完全有可能让易留在北京,借洋人之手除掉自己最大的政敌。咸丰帝本身身体状况不好,独子才几岁。一旦他死了,他超能力的哥哥很可能会有所作为。但他的算盘打错了。英法联军的目标是他,而不是他的兄弟。英法军队进入北京郊区时,骚扰了一些村镇,让村民们非常反感。他们开始攻击小股的英国和法国军队。英法联军视其为清军败兵,于是追击。这些村民也抵挡不住西方的枪炮,开始四处逃窜。逃到哪里?你自己的村子?那也不会把洋鬼子引过去。当然,它会逃到皇帝的花园里,那里有很多建筑和树木,非常方便躲藏。同时这是皇帝的东西,坏了也不疼。

二是英法联军误以为咸丰帝在圆明园。

由于这些村民逃到了圆明园,西方军队视他们为清朝的“游击队”,英法联军认为咸丰帝在圆明园坐镇指挥。这只是一个标准的西方逻辑。一般来说,皇帝不是在宫里,就是在自己的私家花园里。如果能抓到清朝的皇帝,将来在谈判桌上会得到很多好处,皇帝会勒索那些贵族,让他们不怕不赞成。这个想法很好,很刺激,但是很可惜他们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清朝咸丰皇帝没有国家观念,没有帝王应有的风度,早就跑了几百里了。圆明园里除了几个当官的,没人。

首先,法军进了圆明园,英军还在路上。由于是法军第一次带中国,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值钱的,什么是不值钱的,于是找了一大群当地居民帮忙,也就是所谓的“汉奸”。不得不说那时候的人真的很毒,真的没有国家观念。他们一直认为这些东西是皇帝的,不是国家的,但是鉴于当时人民的观念,也不能怪他们。但是,有一点很尴尬。他们把所有好的东西都推荐给法军,有价值的就让法国人拿,最后自己拿一些不值钱的。一天下来,圆明园周边的居民几乎都提着鼓鼓囊囊的袋子,有的甚至推着手推车。当然大部分好东西都是法国人在他们的推荐下拿走的,而可怜的英国人还在路上(不得不说是命苦)。

第三,英军火烧圆明园报复清军。

可以说,在英军到来之前,圆明园已经被法国人和他们的助手“中国人”彻底搬光了。英国人来的时候,圆明园里除了建筑和树木,几乎什么都没留下。这时候英国人愤怒了,他们努力却一无所获。英国人为了泄愤,报复清军,决定烧毁这片圆形森林。原来,早在中英谈判时,由于英方代表的蛮横态度,令森格林威治亲王震怒。僧众扣留了所有26名英国代表,并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当他们被释放的时候,他们中的一半已经死了。可见清朝的官员真是没文化,连两国是否开战都不知道。

最后英国人决定烧毁这座园林,但是法国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因为如此精美的建筑英国保留,真是标准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最后的情况是法国人带着大批的珍宝满载而归,而两手空空的英国人放了一把火。这也是现在法国是储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欧洲国家的原因,这是法国人犯下的罪行。但是摧毁圆明园的那些英国人,这一点从当时法军将领的日记、传教士的笔记甚至英军将领自己的笔记都可以得到证实,确实是法国人抢东西离开以后,英国人紧接着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