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玲本文由读者投稿,授权全网独家运营并公开推出肖磊雷(微信官方账号ID: gongjulei)。1月8日,支付宝2018年度账单发布。支付宝官方回应称:“事情很多,这个账单简直不可数
作者:兰玲
本文由读者投稿,授权全网独家运营并公开推出肖磊雷(微信官方账号ID: gongjulei)。
1月8日,支付宝2018年度账单发布。
支付宝官方回应称:“事情很多,这个账单简直不可数”“数字能讲的故事太有限了”。
从2012年开始,支付宝每年都会公布年度账单。
对于支付宝来说,每年的账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对于用户来说,支付宝的年度账单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每到年底,看看支付宝的账单,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和期待。打开账单,一起回头看。一年来伴随着支付宝的网络经济生活中发生了哪些故事。
对于该年度账单,在最终汇总表的呈现中有两种选择:
1.我不忍心直视
2.点击看我。
当你想暴露自己的账单,但又不想暴露数字时,可以点击“不忍直视”,这样账单就没有数字了。
无论你花了多少钱,这张账单都能让你一眼看出你的主要消费兴趣。这样的设计让用户可以毫无顾忌的暴露自己的个性。
今年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下还有一个新指标,“环保减少碳排放XXX公斤”。在列表中,有支付宝蚂蚁森林浇水次数的统计。
相比以前的“简单粗暴的炫富”,现在的支付宝账单可以从消费结构的层次来定义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和社会阶层。
通过支付宝年度账单的分享,消费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各个阶层消费者的消费比例。
支付宝账单,不仅审视自己,更能了解自己身边的消费环境。
这些都是拜大数据所赐。大数据不仅可以分析消费者行为,还可以分析一个人在互联网中的社交媒体和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毕竟现在是实名登记制。
甚至与银行、航空公司空公司等合作。,我们可以分析各种私人数据。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可言。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更真实。新形势下,大数据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做运营的用大数据就太out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线上个人经济行为,金融科技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高效发展也使得金融行为的数字化成为可能。
根据支付宝报告引用的数据分析,无论是线下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如本地生活、超市、移动货柜等。,还是对现有应用场景的深耕,移动支付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
一个
数据分析
首先,通过以下三点构建产品数据体系:
数据分析不是一个技术流程,而是一种思维习惯。
它能帮你梳理业务,找到方向,实现有目的的数据分析,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分析。
支付宝的账单报告可谓是用了火和纯绿一样的数据分析。我不禁想,我们运营中数据分析的技巧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下数据分析的入门模型——漏斗模型。
漏斗模型的使用取决于流程的性质。
如果把每个事件分解成一个模型,那么使用漏斗模型是很有帮助的。
相信有了解的朋友应该听说过漏斗模型,但真正了解并实践的可能性并不高。可以用Excel进行操作。
也有软件是自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选择字段。像Tableau的操作,优点就是方便。
2
系统思维
首先,通过以下三点构建产品数据体系:
1.定义核心指标(与产品形态相关),如游戏中观看“同时在线人数”和“ARPU”,微信朋友圈观看“制作的图片和视频数量”。
2.定义影响核心指标的因素和模块。
3.画一个漏斗,根据数据计算每个环节的转化率。
转化率是“次数”还是“人数”,取决于过程是否单向。
通过产品每个设计步骤的数据反馈,可以得到产品的运行情况。
然后通过每个阶段的具体分析,改进产品的设计,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三
模型框架
通过检测目标流程中的起点(用户入口),最终完成目标动作。
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每个节点的用户数和留存来评估每个节点的质量,找到最需要优化的节点。
可以说,漏斗模型是从起点到终点的用户行为状态和用户转化率的重要分析模型。
漏斗每个级别的大小反映了当前级别的数据大小。如果数据缺口大,像互联网电商行业,数据交易量大,实时性强。这个技术excel做不了,可以用BI工具来做。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公司整体是一个大漏斗模型,每个部门模块都是一个小漏斗模型。从公司的整体运营来看,投资回报率和净利润都可以,部门也可以。
如何建立漏斗模型是很重要的一点。一旦建成,相对来说比较好评价,比较恒定,就是投入多少,产出多少。
技术创业其实就是跳出技术的圈子,从另一个维度,比如产品、商业模式,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这个过程也充满了挑战和乐趣。有的人会喜欢你的产品,有的人会讨厌你的产品,有的人会为你的产品买单,有的人会完全无视。
从漏斗模型来看,流量、激活、留存、核心价值、用户都形成正反馈。
漏斗模型是最核心的流程步骤,在流程的过程中用户数量逐渐减少。我们要做的是降低每一步的用户流失率。
有以下三个常规流程:
1.画出过程。
2.列出影响每个过程的详细步骤。
3.一步一步优化看似简单,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比如管理QQ群就很常见。
如果你发布另一个APP,注册用户,你就不得不考虑在一系列流程中,漏斗长度能否缩短。工艺顺序可以调整吗?有助于产品的转型,或者有其他目标。
另外,一定要注意漏斗进程的断开,注意不要打断整个漏斗模型,因为如果用户在进程移动的同时跳转到页面做其他操作,很可能会丢失。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用邮件验证的时候转化率特别低。
为什么这么低?
经过漏斗模型分析,我们发现了问题:
每一个邮箱验证都需要用户跳转到个人邮箱,但是只有登录后才能验证该邮箱。因为该邮件的登录和验证是一个麻烦的过程,并且用户可能会临时浏览其他邮件而忘记直接注册。
所以简单的将邮件验证改为短信验证,会大大提高当前界面下的注册成功率。
“转型”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它与漏斗模型密切相关。
“转化”可以是一个环节。
比如:登录、点击、支付;
也可以是由很多环节组成的流程,比如电商的购买流程,理财产品的注册和绑定卡流程。
转型这个词用的很多,但是你想过什么时候用吗?
是不是刚看了数据,百度统计,渗透率很差,然后觉得要调整产品,然后就没了?该怎么改还是怎么改。
先说转化率的公式:
转化率=预期行为次数/总访问次数。
也就是说,转化率是所有预期行为的比率指标,即预期行为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率。
数字,很好理解,预期行为的数量。
在很多人眼里,转型只是一个数据,一个可以看的数据。
为什么要谈转型?这有什么意义?
这不得不说以下几点。
四
定义问题
当我们产品的用户输入足够大,但是价值用户不高的时候,确定这是一个转化的问题,也就是定义了问题,也就是找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套路。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传统线上运营的挑战?
1.运营基本上会面临漏斗模型转化率的挑战。现阶段线上运营已经进入增长模式和裂变模式时代,即突破漏斗模式转化率的困境。
2.用户付费不能只靠展示销售。辅助人工销售,如电销、网销,有助于拦截和杀入单。有条件的机构可以线下销售辅助成套道路的面授技巧,成功率很高。如果有孩子,在给孩子选择线下培训课程时会遇到。
再往前一步,在站外广告分流的时候,如果辅助线上客服获取潜在用户的联系方式,用户的注册率会大大提高,对后续的线上销售也有帮助。
只要服务好核心价值用户,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这一章有很好的口碑和事实,然后吸引更多的核心价值用户。
那些不是目标用户,没有价值的用户,无论被喷还是被赞,都没有价值,最不受关注。
单一的漏斗模型对分析没有意义。我们不能从单一的漏斗模型来评价一个网站关键流程中每一步的转化率。
过程中每一步的转化率都要通过趋势、对比、细分等手段进行分析。
你用过漏斗模型吗?
在留言区和肖公举对话!
从现在开始,我将把我的运营原创文章提交给公众号运营人雷。一旦发表就要支付一千字一百元的稿费。阅读量越高,付费越高,而且没有上限。
点击《投稿》了解详情,投稿邮箱:qw46593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