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费的相亲网站有哪些,免费相亲社交app合集

据民政部去年统计,我国单身男女总数近2亿,其中男女比例为2:1,22岁至28岁的单身青年占54.14%。不管是自然的欲望,还是父母的逼婚,年轻人在恋爱的时候会找朋友,在婚姻的时候会找伴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8:45:30

据民政部去年统计,我国单身男女总数近2亿,其中男女比例为2:1,22岁至28岁的单身青年占54.14%。不管是自然的欲望,还是父母的逼婚,年轻人在恋爱的时候会找朋友,在婚姻的时候会找伴侣。

十几年前,年轻人主要靠自由恋爱或者朋友介绍对象。随着人口大规模迁移和流动的加剧,大多数年轻人忙于学习和工作。传统的婚恋方式显得效率低下,试错成本高。目前,66%的单身年轻人选择交友网站,21%选择社交软件,只有13%的人可以自由恋爱或找婚介机构。于是,网络成为了约会和相亲的主流方式。

网络婚恋行业在社会结构的需求下野蛮生长。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婚恋网站,用户上亿,在线月活数千万(MAU),让很多创业者羡慕嫉妒恨。可以说,互联网经济所需要的“三大法宝”和互联网婚恋平台是一样的,它们之间的竞争是精细化、标准化的运营和服务。最稀缺的可能是平台的清晰定位。

1.后结婚时代,珍爱网为何平静?

国内大型婚恋平台有珍爱网、jiayuan.com、Lily.com、Youyuan.com等,其中珍爱网、佳缘网、Lily.com网是婚恋服务网站,而有缘网这种主打90后的婚恋网站,距离结婚相对较远。

2015年12月,世纪佳缘与Lily.com在资本的强强联合下选择“牵手”;因此,世纪佳缘从纳斯达克退市,而百合则放弃海外上市,选择在新三板上市。2016年5月,世纪佳缘和Lily.com正式宣布完成合并交易。网络婚恋行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只剩下珍爱网和百合佳缘两家正面交锋。

去年,在To C市场的“资本寒冬”中,很多竞品不得不握手言和。与世纪佳缘百合网的合并,乍一看像是一个“巨无霸”,然而,可能又是一个1+1。

首先,百合佳缘合并后,市场份额并未形成“垄断”地位。硅谷的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ill)称赞新技术创新形成的市场垄断创造了从0到1的高利润和巨大价值。目前以22岁至45岁白领为核心客户的婚恋网站中,百合网和佳缘占市场收入的40%,珍爱网也占40%,另外20%被其他婚恋网站瓜分。

据珍爱网董事长宋丽博士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目前珍爱网已有近1亿注册会员。2016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75亿元,净利润0.31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0.77亿元。2016年上半年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67%。2016年预计年收入10亿元,净利润1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7700万元。目前佳缘和百合的利润收入与珍爱持平,收入增速只有20%。

其次,当两个服务产品和目标用户大致相同的竞品合并后,新成立的公司会将资源向一个投入产出比相对较高的品牌倾斜,而另一个会逐渐退出公众视野。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成滴滴出行,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和影子;58同城和Jiji.com合并为58集团,原Jiji.com CEO杨浩涌离职,另创瓜子二手车;与携程鳄龙合并后,鳄龙差点被陷害空。当然,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两个品牌并肩而立。那是因为美团专注于团购业务,而大众点评的优势在于第三方消费数据。两个用户是相同的,但他们的业务可以互补。世纪佳缘和Lily.com的目标用户和商业模式不谋而合。

再次,佳缘和百合是绑定在一起的,在组织上,业务协调上,尤其是企业文化上,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磨合期。

在相亲行业里,有一个老规矩叫“扭瓜不甜”,至今屡试不爽。

第二,珍爱的模式是自信的,最专业的相亲服务永远是红娘。

约会市场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是纯线下的传统婚介所或红娘;

第二,纯线上C2C信息平台;

第三种是线上到线下,线上线下结合。

世纪佳缘和珍爱网都有online to offline,只是路径不同。线上,百合佳缘是UGC+线上自助交友平台;珍爱网是自助相亲模式+电话红娘模式;在线上,百合佳缘是与不同的当地婚介机构结盟的代理模式,而Zhenai.com是直营店模式。截至2015年底,珍爱网有3000名全职红娘,为会员提供日常电话婚介,在全国28个城市开设37家红娘直营店。

用户要想在平台的海量信息中找到合适的对象,选择太多,无法选择,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沟通成本。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媒人来做信息选择和牵线搭桥。电话红娘在线及时了解双方的择偶标准和好感度,从而给双方合理的建议,提高相亲和相亲的成功率。可以说百合佳缘的定位是信息平台,珍爱网是服务平台。

线上可以聊,线下不能聊。面对面的交流永远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男女约会时,媒人的“点睛之笔”至关重要。百合佳缘整合世界各地的婚介机构的好处是可以品牌溢价快速做大线上线下的盘子,缺点是服务无法标准化,接受的代理商层次不一。珍爱直营店模式可以保证相亲服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让用户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考虑到平台的盈利能力,专业媒人可以通过服务溢价来提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由于相亲是低频服务,老用户很难留下来转型。百合佳缘提出打造“婚恋生态圈”,试图从垂直的线上相亲平台向婚庆产业链延伸,如礼品、约会场所、旅游、酒店、美容美发、婚宴、珠宝、婚纱等。事实上,它走的是信息平台“流量重用”的道路。即使用户从谈恋爱到结婚需要2到5年的时间,也很难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证服务的衔接,而且如果用户需要婚庆服务,会选择线下专业的本地化婚庆公司。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用户在找朋友、找男女朋友、找结婚对象时,心理动机完全不同,服务场景也完全不同。所以,交友、恋爱、约会、婚礼等。看似差别不大,其实分属不同行业。所谓“婚后市场”是个伪命题。珍爱拒绝品类扩张的诱惑,不执着于大而全的生态公司,专注于做好相亲服务。

第三,互联网应该使约会变得更容易和更有效率。

当然,网恋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比如,交友平台无法彻底核查用户的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这就需要引入政府的公信体系,保证会员信息的真实性。

婚恋平台的特点是靠会员费盈利,但不像其他服务项目那样容易靠效果费盈利;如何跟踪用户的恋爱和相亲成功率,成为一个难题。珍爱网的做法是,在服务期内,男女双方通知媒人彼此进行专属约会,如果不再需要介绍对象,则被认为进入了“恋爱状态”。目前这一指标在珍爱网已经达到了78%。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到来,传统的“找对象”方式也将被颠覆。AI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算法和心理学分析平台会员的DNA信息、兴趣爱好、择偶条件和心理需求,帮助会员更高效地缩小目标范围。最后成员根据互动和好感度做出选择。

相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很有意思的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婚恋平台是珍爱网的前身(中国交友中心),创始于1998年,比目前绝对多数互联网公司都要年长。而网络婚恋平台的主导一直是年轻人,并随着年轻人喜欢一直在发生变迁,互联网平台也从PC到移动端,从线上到O2O,从纯信息平台到红娘相亲服务平台,并且还将从凭主观感觉到人工智能匹配。无论未来如何发展,社会都需要一个踏实借助互联网帮助无数剩男剩女做到幸福归属的网络相亲平台,而这只有对婚恋事业的真爱专一、无限热忱,才能办得到!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